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部城市化水平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部城市化水平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合选取指标,采取熵值法赋权,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评排序。

西部地区 城市化 熵值法

一、西部城市化水平实证分析(一)指标选取

〗数量测度上,采用城市人口占比这一指标。质量测度上,考虑到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质量测度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子”、认识城市化系统差异的“公平因子”、度量城市化系统水平的“质量因子”。三个因子的综合评价结果,将成为城市化的最终质量表征。具体指标如下:

城市化动力因素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我们从城市发展潜力(人均耕地面积指标来反映),经济实力(人均GDP及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水平(专利授权数占比)等 3个角度来考察分析。城市化公平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所以我们选用基尼系数来分析。城市化质量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本文采用六个不同方面的指标来综合估测城市化的质量水平。(二)数据整理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差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1、数量测度城市化

2、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关于质量测度的指标有11个,为了测定城市化的质量水平,必须找出各指标权重,进而加权形成一个综合指标,本文采用熵值法赋权。各指标测算权重结果如下:根据上述各项指标权数,我们得出西部12省份通过质量测度得出的城市化水平,并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升序排列。如下表:

(三)综合指标通过上面质量分述法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数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以及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为了更全面的反应各省的城市化水平,我们对两种测度水平分别主观赋权50%,加权平均求出城市化的综合测度水平。城市化综合指标用T表示,按综合指标排序结果如下图:

二、结论

注:1999年城市化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建设年鉴2000》,其测算依据是“城镇人口占比”,为了统一口径,我们选取上文数量测度结果为2008年城市化水平,进行年度比较分析。根据上表我们发现,西部12省在“西部大开发”时期,城市化发展很快,成果显著。从城市化发展速度来看,西部地区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为10.87%,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将近1个百分点。其中重庆、云南、广西、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但也有部分地区发展速度迟缓,例如新疆,年均增长速度只有3.29%。从城市化水平来看,2008年除了、贵州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没有超过30%外,其他省份均达到30%以上。根据诺瑟姆(Ray M. Norhan)的“S”型曲线理论,世界城市化发展路径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初级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中级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以上)为了保持社会必须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滞。城市化进入稳定阶段。根据以上理论,也就是说,当人口城市化率达到30%以后,城市化发展将产生飞跃。可见,经过10年的“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各省纷纷迈入城市化中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10年的西部开发,这一战略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经凸显出来,在未来,西部地区应继续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中部、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城市化水平差距。

参考文献:

[1]任国炜.中国大陆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

[J].经济与管理,2010.

[2]高义.城市化发展学原理

[M].北京: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