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现状,研究有效的管理对策防止感染情况的出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0例,通过一系列方法将发生感染的情况落实,研究有效措施加以干预。结果:通过对我院患者进行监测后发现,多重耐药菌患者主要分布在我院的呼吸内科以及内外科;发生感染的患者,最为多见的便是患有糖尿病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数量与发生感染的数量之间不存在比例关系。结论:对我院的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全面监测,能够有效确定我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研究有效措施防止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避免造成院内传播的危害,为住院患者以及我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人身保障。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77-02

多重耐药菌主要指的是一种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特点。并且近几年也已经成为了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因为此种病菌造成医院感染后会表现出诸多的缺点,其反复性以及复杂性都非常大,给医院的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其发生感染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患者出现泌尿道感染、出现呼吸道感染以及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等[1]。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4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发生感染的情况,研究具体的管理对策加以干预,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0岁,患者最大年龄为8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6.5±2.5)岁;患者住院的时间最短为2天,最长为66天,平均住院(22.3±1.2)天。有效进行标本的采集(痰液、血液以及尿液等)。要求临床护理人员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标本的采集,完成采集后送往医院的检验科进行检验。

1.2 方法:针对检验科对送检标本完成检查与鉴定后的结果,分析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诸多情况。并对发生感染的部位以及分布特点进行准确统计并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的概率: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4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所占百分比为15.0%。有34例患者出现了社区感染的情况,所占的百分比为85.0%。在所有患者中,在20岁与25岁之间的患者2例,在25岁与30岁之间的患者无,在31岁与40岁之间患者2例,在41岁与50岁之间患者8例,在51岁与60岁之间患者6例,在61岁与70岁之间患者10例,在71岁与80岁之间患者10例,在81岁与89岁之间患者2例。

2.2 感染发生部位:多重耐药菌感染最为常见的发生部位便是患者的下呼吸道,其余部位可见下表。

表1 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部位

2.3 通过对我院患者进行监测后发现,多重耐药菌患者主要分布在我院的呼吸内科以及内外科;发生感染的患者,最为多见的便是患有糖尿病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数量与发生感染的数量之间不存在比例关系。

3 讨论

3.1 现存问题

3.1.1 没有落实防控措施

①医疗人员认为不需要进行隔离:对于住所与医院距离较近的患者,因为其所患疾病情况较轻,医疗人员认为其属于定值菌,不需要隔离;标本怀疑出现了污染的情况,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相符,需要再次进行检查,医疗人员认为不需要进行隔离。

②护理人员不了解是否需要隔离:医疗人员收到多重耐药菌化验报告后,没有通知护理人员,导致护理人员不了解是否需要隔离;患者科室信息的登记发生了错误,护理人员没有收到患者阳性结果化验单,导致护理人员不了解是否需要隔离;患者的电脑化验单没有做特殊的标记,进而导致感染办不能对护理人员及时提醒,造成护理人员不了解是否需要隔离[2]。

③医疗人员与护理人员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在通知时,应该以化验单为标准,不应以电话为准;化验单上面一定要盖有印章,诸多病区医疗人员都没有关注;电话通知后没有铭记于心,最后望于脑后。没有出现大面积医院感染的情况,因此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3.2 管理对策:分析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部位以及分布的特点发现,患者的年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患者的开放性伤口、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与医疗人员没有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造成我院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因素。并且多重耐药菌的种类不同,其对同一种抗菌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耐药性,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对此针对多重耐药菌患者,在对其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大标本检验力度,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患者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与此同时,对医院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相关操作都需要进行有效的规范,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诊断与治疗的环境[3]。

针对临床治疗医师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并且定期采集患者的标本进行送检,之后根据最终的检测结果,有效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防止药物选择不正确造成出现细菌耐药性的情况。

医疗人员与护理人员在进行诊断与治疗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无菌操作,尤其是在进行诸多带有侵入性的操作过程中,要有效防止出现污染以及交叉感染的情况,进而避免出现多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有效确保患者诊断与治疗工作的整洁,定期做好医院的消毒工作。被患者的血液以及体液所污染的物品,需要对其立即进行消毒。对于发现具有耐药菌感染的倾向或者怀疑已经出现了感染时,应该增加消毒的次数。在对患者进行隔离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单间对患者进行隔离,也能够选择将同一类型的患者隔离在同一个病房。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工作,涉及到诸多项目(包括医疗项目、护理项目以及检验项目等)。因此在准备对其进行检查与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进行,有效防止我院住院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文丽.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8):105-106.

[2]朱爱萍,朱彦,王新民,等.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措施[J].医药论坛杂志,2010,10(30):33-35.

[3]钟爱玉,戴,方咏梅.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7(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