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方式和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真正对一线教师有用的系统的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不多,而这恰恰又是他们所需要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特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说明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显,旨在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物理 教学策略 制定 选择
教学策略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现在已成为教学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真正对一线教师有用的系统的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不多,而这恰恰又是一线教师所需要的。为此,有必要从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谈谈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 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活动方式。教学策略既包括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包括方法的选择、组合和实施。由此可见,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 确定和选择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当中,应该如何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呢?
一、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描述。它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根据这些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可以说教学目标不仅制约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总体教学策略。传统的物理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过度的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记忆而忽视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东西,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为了高效地完成任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也只好是灌输式的教学策略。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标准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均提出了相应要求,而且还特别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探究教学策略。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其次,根据细化的教学目标制定具体内容的教学策略。 内容不同,具体教学目标不同,所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应该不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的关系就不应再人为的拔高,同时相应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比较传统的讲授法或者是浅层次的探究,而不宜深层次的探究。相反,对于浮力大小的有关内容,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因此,浮力大小的教学就应该采用探究的教学策略。
二、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来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整节课的内容;另一个是一节课里面具体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策略的制定要着重作好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根据整节课的内容性质确定课型,然后根据课型制定整节课的策略。一般来说,中学物理的主要课型有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课教学、习题课教学、复习课教学等。不同的课型一般都具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一旦确定了课型,整体的策略也就确定了。
第二,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制定初步的策略。主要包括整节课的总体规划和时间分配。一般来说,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环节主要有课题引入、新课教学、课堂练习等。各个环节也都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的应该根据不同的环节确定教学策略。
第三,根据具体内容特点来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不同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根据其特点来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同样是概念(规律)的教学,但是不同的概念对学生的理解来说其特点就不同。有的物理规律对学生来说没有相关的感性认识,如空气有重量、大气有压强等,学生没有相关的感性认识,这种情况下理解这些规律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采取直观的教学策略,想方设法把明显直观的现象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有了足够感性认识为基础再加上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抽象,概念的形成才成为可能。
三、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在学习兴趣方面,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呈现较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中成功而有趣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能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聚焦在演示现象上。同时,初中学生还具有较强烈的操作欲望,尽管他们的操作动作还很不协调,五观协同配合能力上有待提高,但大多数初中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操作欲望。因此,教学策略应多演示,而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操作。在思维特点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基本上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这就导致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在教学特点中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要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训练他们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陈述能力,物理语言的使用力争准确而规范;还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保持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混乱。
(二)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教学策略
学生的现有水平主要指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心理发展水平等。实践表明,如果仅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无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那么所制定或选择的教学策略就会因缺乏针对性而失效,因为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设计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与其学习的初始状态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说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是制定或选择教学策略的前提,那么对学习者初始状态的分析则是制定有效教学策略的基础。为此,教师在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时应当在了解学生上下功夫,研究学生在课题学习前的认知水平、情感特性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
(三)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制定教学策略
课堂生成是指那些在教学活动中,在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所产生的观念、问题、困惑等。不同学生由于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必然会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出现“见仁见智”的反映。而这些反映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设的, 它是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在对话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课堂的互动当中会生成各种出乎意料的想法,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实际生成及时制定教学策略。
四、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学风格选择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教学作风等独特风格和表现, 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rigorenko &Sternberg将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认知风格这一维度加以划分,分为 7 种:(1)立法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创造和提出规则,依照自己的方式教学,喜欢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执行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按照既定的规则、程序解决问题,喜欢按事先计划好的活动进行教学;(3)评判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判断和评价事实、程序和规则,喜欢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分析或评价任务;(4)整体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面对全局性、抽象性的问题,偏好总体性、概念性、观念性的教学任务;(5)局部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细节性、具体性的教学任务, 完成工作时能够深思熟虑;(6)激进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超越现有的规则和程序,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任务;(7)保守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熟悉的教学任务、教学情境,喜欢遵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这里可看,出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时最好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二)根据教师的教学技能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应当具备以下几种技能:(1)演示与示范的技能,如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实验、动作示范、学习示范等;(2)指导科学探究的技能,如指导学生收集文献、信息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观察测量、记录数据、设计绘图、推理论证、解释结论、交流表达的技能等;(3)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如进行案例分析、指导科学实践活动、进行野外考察活动等。 具备这些教学技能是科学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 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教学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自己教学技能情况来制定教学策略。
五、根据教学条件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条件是影响教学活动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有形条件和无形条件两种,有形条件是指学校或者社会可以用于课程教学的条件包括内部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等;无形条件是指学校或者社会的规章制度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在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时要事先了解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条件不满足就重新制定或选择教学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影响教学策略制定的因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等。因此,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必须统筹兼顾,同时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力争达到教学策略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杨琦.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J].教育研究,1995(5).
[4] Rosalind Driver,Edith Guesne,Andree Tibergien Children ’Ideas In Science .Open University Press(1985)chapter1.
[5] posner, G、J,strike, K、A,Hew son ,P、W、8LGertaog,W、A、Accommodation of a scientific concep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on centralchange、science Education,1982.
[6] 乔际平,刑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7] 邵华.捕捉生成中的美丽―浅谈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J].全球教育展望,2008(3).
[8] 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2001(5).
[9] Grigorenko, E. L. Sternberg, R.J. Thinking styles[M]. In Saklofske,D. & Zeidner, M.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New York: PlenumPress.1995.
[10] 彭蜀晋,林长春.科学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