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对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空间形态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体现了塔尔寺空间形态所富含的宗教思想与民族文化。

藏传佛教寺院是藏传佛教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它浓缩了藏传佛教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布局与主体风格。其空间形态集中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美学价值。

塔尔寺原名“塔儿寺”,藏语称为“贡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像慈氏洲”,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与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甘肃甘南的拉卜楞寺合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是青海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1379年,占地面积1000余亩,经过四百余年的兴建、改建和扩建,逐渐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建筑群整体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九间殿、弥勒佛殿、释迦佛殿、喜金刚佛殿、祈寿殿、三世达赖灵塔殿、夏日经堂、转轮经藏殿、祈祷筒殿、如意宝塔、太平塔、菩提塔、门塔以及显宗、密宗、医宗、天文等四大学院和活佛、阿卡住居等众多殿堂、佛塔、僧舍组成,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是我国民族建筑艺术的杰作(图1)。

塔尔寺外部空间形态

塔尔寺建筑群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宗教思想的支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整座寺院在总体处理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的自然坡度布置建筑,没有进行较大的人工削坡处理,呈纵向延伸的空间形态。建筑高低错落,殿堂僧房层叠起伏,在视觉上形成了壮美的立体景观效果。

1.塔尔寺的布局形态

塔尔寺处于草木葱郁的大山腹地之中,以山地作为活动中心,以山为界,依山而上,寺院所在的莲花山山谷是主要道路和重要建筑的分布线,建筑朝向、道路走向都顺着自然山势的变化而变化。寺院周边的自然山体不仅是寺院的边界,对寺院的整体空间布局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筑群的总体格局除了是对宗教思想的反应外,更多的体现了对山形水势的顺应与利用。自由发展的布局形式使塔尔寺在四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完整统一而又有变化的风格。

塔尔寺总平面呈“X”形,平面布局以寺院外转经道即廓拉路为边界,其周长为3050米,转经道圈内面积为426624平方米,全寺建筑用地面积为85230平方米。整个寺院是从南至北构成的完整总体。莲花山的山体形态、高度和走势等因素决定了塔尔寺发展的整体空间形态。作为背景山体的岑克朵尔山(西山)和玉迟供玛山(东山)创造了寺院丰富的天际线,增强了寺院景观形态效果。寺院所在的地势南高北低,最高处的密宗学院海拔2750米,入寺广场最低处的如来八塔海拔2660米,建筑地面高差为55至90米,寺院的空间剖面轮廓成V型,外部天际线整体上呈现出“凹”形态势,内部天际线起伏变化不大,致使空间具有内聚性和向心性,空间格局深受山体势态的影响,在空间断面上主要呈现“山体—僧舍—主体建筑—僧舍—山体”的层递序列,僧舍与主体建筑分布于山体两侧,处于中间层,其被山体包围,形成了寺院的保护屏障,山体的层次变化与轮廓线的起伏形成寺院三维空间中的高度,使处于山体中的寺院环境表现出活跃的空间特性。

2.塔尔寺的空间序列组织

建筑群空间序列并没有明显的轴线,群体组织灵活多变,空同组织巧妙,以纵向序列为主,横向为辅,建筑群外部空间较为集中(图2),以大金瓦殿和小金瓦殿为核心,这两个建筑单于整个寺院的中央位置,是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可作为空问的两个标志性节点,和整体形成一种有主次的结构关系,建筑等级相对较高,单体的经堂佛殷都以它们为中心展开布置,并且围绕它们的外部空间互相穿越,没有寺内外的严格的空间界定,具有可达性。在不同的视点和高度,近景、中景、远景相互渗透、富有层次。

塔尔寺空间形态形成的

主导因素

1.塔尔寺的自然条件

(1)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

传统的藏传佛教选址文化是藏族人对高原地理环境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一门对人居环境的选择和利用的知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面对强大的自然,居住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社会经过长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磨合,而形成了建筑依山而建的选址思想,藏族先民依山而建的城堡宫殿式建筑为藏传佛教寺院的选址提供了直接的参照。根据自然地理特点,藏传佛教寺院的选址大致有依山而上、据顶而立、覆丘而居、择坝而栖四种模式,其中以依山而上的模式最为多见,这些寺院多建于山前的平缓地带或背后靠山前有平川的山坡上。

依山而建的寺院多选择水草丰美、林木繁盛的山体作为依靠,基地周围往往有比寺院所处山体地形高出少许的山脊向前延伸,形成两手合抱且抱而不死的地形特点。

从发展的角度和对优势环境的选择上来看,藏传佛教寺院的选址和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与营建思想是一致的。对于城市与山川环境因素的关系,战国时期的《管子·乘马篇》中提出“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塔尔寺从建寺之初仅有数十僧人的小型寺院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千僧人的大型寺院,充沛的水源是满足寺僧生活起居所必需的物质要素,因此,其选址在靠近水源的平坡和山腰地段,并以靠近山沟中的水流量适中且四季变化不大的山谷小溪为主,这样的选址特点就是源于“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指导思想,从而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特征。

塔尔寺的选址与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塔尔寺地区土地肥沃,山林水草丰美,早先这里是一个山青水绿的好牧场。这样的选址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寺区靠近山谷小溪,可以方便寺僧获取生活用水;其次东西山峦环抱的空间格局可以为寺院提供天然的保护屏障;第三,寺院周围莲花山上茂密的山林可以为寺院就近提供充足的建筑材料。

(2)自然地理条件对布局的影响

塔尔寺地处莲花山谷地带,这里沟壑纵横,群峰起伏,寺院周围由多个山峰包围,呈莲花瓣状,塔尔寺被包裹其中,与外界分隔开来。整个寺院建筑群有机地融合于自然环境形态之中,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

塔尔寺建筑建于莲花瓣中的玉迟供玛山(东山)和岑克朵尔山(西山)之间的狭长沟谷地带。这里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和山势的走向决定了寺院主要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寺区有小溪从南向北穿过,建筑沿溪壑依山面沟层叠修建。寺院的主体建筑围绕着大、小金瓦殿顺势布置于岑克朵尔山的平坡和山腰地段,为了在高低起伏的地形差异中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建设用地,寺院在布局上采取多种手法来顺应地形,形成自由灵活的总体布局空间形态。莲花山山坳的环境,使寺院建筑群依山就势,层叠上升,高低错落,构成了丰富多变的空间和交错起伏的寺院景观。

2.塔尔寺的历史成因

塔尔寺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交通区位等特定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寺院空间形态的形成与藏传佛教的发展及鼎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关联。塔尔寺建寺之初是为了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而在其诞生地建寺,因此寺址及其具体地形都不容选择。整个寺院的空间形态就是围绕着宗喀巴的事迹而逐渐形成的

藏传佛教后弘期以来,青藏高原上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以僧俗联合、政教合一的形式作为他们的统治基础。早在吐蕃王朝时期,寺院就拥有大量的属民和生产资料,一些僧侣甚至还掌握过政权。自元代以来,青海境内喇嘛教与地方封建势力结合,构成了星罗棋布地以寺院为中心的“城镇”,它既是农业、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也是地方封建割据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元朝的基础上对藏传佛教实施了进一步的扶植和推崇,塔尔寺附近六族部落头人在这种形势下,为扩大和发展其地方割据势力,于是便借助宗喀巴的名望,一再扩建塔尔寺,与此同时,又充分利用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收受册封的影响,多次邀请他们来塔尔寺传教、宣扬黄教教义,劝说王公贵族、土司广化布施扩建寺院,使它逐步成为了黄教圣地。六族部落为塔尔寺的营造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建起了塔尔寺这座深具影响力的藏传佛教文化中心。塔尔寺六族即:希纳族(今湟中县西拉川)、祁家族(今湟中县祁家川)、龙本族(今互助南光台子)、申中族、米纳族、雪巴族,他们是早先居住在塔尔寺附件的藏族的六个自然部落,他们信奉喇嘛教,从事农牧业生产。历史上,塔尔寺六族既是塔尔寺僧人的主要来源地,又是塔尔寺僧众的主要供养者,塔尔寺的经济来源也主要依靠塔尔寺六族。时至今日,塔尔寺上层实权人物当中的“六族干保”仍由六族当中有威望的老人担任,并由他们掌握着寺院管理的权力。

正因为如此,塔尔寺在整体布局上,首先以突出宗喀巴的神灵地位为主旨,树立黄教始祖的“圣威”,以维护黄教的盛誉来提高塔尔寺六族的地位。由于以体现宗喀巴的至高无上为主导思想,大金瓦寺即宗喀巴纪念塔殿成为寺院的中心,并随之布置其他宗教建筑以控制全局,其他建筑群都是围绕着宗喀巴纪念塔殿顺应着高低起伏的地势灵活而建。

3. 藏族传统文化思想

(1)传统风水思想对选址的影响

与传统的中国风水思想一样,格鲁派寺院在选择寺址时也竭力选择和经营具有良好生态条件的空间环境。基于藏族传统的山岳崇拜观念,藏传佛教寺院的理想之地应该背靠大山,襟连小丘,两条河流分别从左右两边流过,寺院坐落在水草丰美的谷地中央。寺院之四极(即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亦应符合要求:东面为宽阔栖坝,南为垒起的丘陵,西为高地,北为高耸的群山。另外,选择寺址时,还需注意天、石、地、水、木五个方面的忌讳。从空间角度出发,实际上这种选址模式依然表达了传统的以封闭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环境观。根据风水思想,所选择的环境必须有一个突出的中心点,即所谓的“穴”,并且边界围合明确,即内敛的盆地式环境,这样的空间意向与藏传佛教的曼陀罗图式所呈现的环绕中心、层层环聚的空间格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格鲁派寺院的空间格局必然是中心突出、边界完整的内聚式空间。这是中原文化与藏文化交融的结果,体现了藏文化开放、兼容并蓄、朴素的特点。

(2)藏文化自然生态观对布局的影响

藏族文化深深植根于原始民间信仰、苯教以及藏传佛教所构成的宗教体系里。塔尔寺作为青海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寺院的选址和空间的布局形态上始终透射出浓厚的宗教性审美意识。山川雷电、江河峡谷、草木水石的崇拜意识始终是寺院选址的内在动力。青海地区寒冷干燥,山高多风,藏族人以特殊的视角对待自然,在信奉和敬畏自然的意识支配下,立足自然山水的指导思想在组织建筑空间布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塔尔寺以群山为空间背景,积极借景于周围的莲花山景观资源,并以此作为空间背景凸显整个寺院的空间氛围。塔尔寺的空间体量以建筑为主体,在顺应地形的基础上以非规则式的布局手法促成了开放、包容、粗犷雄奇而又和谐朴素的整体寺院空间形态。

4.藏传佛教宗教思想

(1)宗教思想对选址的影响

藏传佛教寺院在选址时一般会选择有“圣迹”的地方,在藏传佛教界被誉为“第二佛陀”的宗喀巴大师,其诞生地塔尔寺因此而享有“第二蓝毗园”之称,因此,被罩上“圣域”的光环,将寺院选址在此,除了表达千千万万的藏传佛教信徒对宗喀巴的敬仰和纪念之情,同时也是为了营造一个具有宗教象征及寓意的特殊环境。

在藏传佛教中,胜利幢、金鱼、宝瓶、莲花、白法螺、吉祥结、宝伞、金是与佛陀、佛法息息相关的八种吉样物,塔尔寺选址于鲁沙尔镇的莲花山中,莲花山的形状则象征“吉祥八徽”之一的莲花,寺院周围被犹如莲花瓣形状的山峦围合,其地形之形胜素有“地如八叶莲形妙,天空形似八幅轮”之说,象征常转,佛法永存。因此,塔尔寺被人们誉为“盛开在莲花上的奇迹”,这样的选址特色充分体现了塔尔寺的神圣。

格鲁派寺院戒律严明,讲究僧俗隔离,效法释迦牟尼在远离尘世的山林中说法修持,因此多建在与村镇有一定距离的偏远地带,不和村镇混杂,减少俗界的影响。塔尔寺选址于莲花山山坳之中,也是为了将寺院与俗世隔绝开来。

(2)宗教思想对布局的影响

塔尔寺主要以主体建筑为构图中心,根据环境和地形特点自由布置其他建筑,形成并列式的总体格局,这种布局的构成主要是受宗教思想的影响,目的是为了突出宗喀巴纪念塔殿,不强调对称、不注重轴线,而又突出主体。建筑群体中的塔殿、佛殿、经堂等居于全寺中心地段,反映了神居首位的宗教思想。强调主体建筑,并以其控制全寺,这也是佛教的宇宙图式在藏式建筑中衍生、演化的物化表现。按照格鲁派思想,神凡要严格分区,僧俗隔离,神俗不紊,因此,塔尔寺就形成了以神殿、经堂为中心,学院、活佛公署、喇嘛住居围绕神殿四周,一般民居则远离寺院的空间布局。

塔尔寺在空间布局方面,除了以维护宗喀巴的神威为主导之外,还着意于维护寺院的宗教等级制度,因此,宗教等级制度的观念也深深影响着塔尔寺的布局。如寺院主事人大法台的公署和寺院主要活佛公署建于西、东两山的显要位置,规模较大,装修考究,在群体中很突出,以显示他们的权势、地位和高贵。其他活佛公署同样各自形成一个小区域建筑群的中心,而一般喇嘛、阿卡住居则建于偏僻山沟地带,这样的布局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宗教等级制度观念。

朝圣转经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祈祷方式,它对塔尔寺的总体空间形态也有很大的影响。藏族僧俗都极重视围绕佛像、佛塔、佛教建筑或整座寺院右旋回行巡礼的功德,虔诚的朝圣者们右手转动手摇转经轮,左手持念珠,口中诵念六字真言,沿顺时针方向周而复始地绕行。在塔尔寺,回行巡礼制度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塔尔寺重要的佛殿、经堂都有各自的转经道,延伸到寺院之外就形成了环绕整个寺院的蜿蜒数里的转经道,使得寺院不仅具有传统藏传佛教的宗教意义,同时也形成了整齐的外轮廓,由此而统一了寺院的整体外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塔尔寺空间形态的形成与自然条件、历史成因、藏族传统文化思想及宗教思想有着及其紧密的关系,在选址和布局两方面继承和沿用了藏文化所蕴含的宗教精神,巧妙地透射出藏传佛教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