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业集群对企业健康发展的促进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集群对企业健康发展的促进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产业集群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集群内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集群形成的企业外部环境优势,以及内部运营好处,结合企业健康发展所需环境因素及内部驱动力因素,指出产业集群无论在形成外部环境还是内部驱动力方面,都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健康发展 外部环境 驱动力

随着产业集群的现象率先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出现,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都非常热衷。1990年全球著名的战略专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将“产业集群”的概念用于竞争优势的分析从而使这类研究达到一个标志性的阶段。之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产业集群所形成的整体竞争优势,以及对区域经济的推动方面,对于集群内企业因之所获得的促进健康发展的环境及驱动力方面涉之较少。实际上,无论哪个国家具有优势的产业,这种优势都要通过企业个体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的竞争力来体现。而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对企业个体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进而使企业在发展同时,培养出极大的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简单地说,产业集群就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内的企业或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这种集群式分布,“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并不是企业的简单地理集聚。集群内的企业或者属于同一产业供应链、或者属于相关产业供应链,同时,在集群内,还存在与产业相关的各类服务性组织机构,如研究院所、中介机构、学校等。一般认为,产业集群存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高度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低的优势。这使得集群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呈现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产业集群的特征

规模大。这是产业集群最明显的外在特征,表现在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存在一定数量的科研、学校及其他服务性机构,从业人员数量众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有极大份额或具有重要地位。

专业化分工。集群内成员在形成同一产业链或相关产业链的过程中,各自承担了产业链上不同的角色,或者原材料供应商,或者零部件供应商,或者整机生产商,或者提供不同服务的机构,如研究所、营销机构、中介机构等,呈现出角色意义的专业化分工。随着集群的发展,这种专业化分工可能会更细或进行功能性的整合。

集群内成员联系紧密。因为地理接近性这样的地缘因素,产业集群内成员联系紧密,体现在上下游成员间以及相关产业成员间的业务合作、信息交流上。还包括由此而形成的成员企业间更易建立起的信任度,以及不同成员企业的从业人员间的非正式交往。上下游企业间更容易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战略同盟,立足产业的长远发展利益,重视合作、协作,分享对产业群成长有利的所有资讯;先进技术和经验更容易在集群成员中快速扩散。

竞争激烈。产业集群内存在众多经营同类产品或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或机构,它们之间为争夺同类客户或市场必然形成激烈竞争。这种竞争还存在于为争夺利益分配的产业链上下游成员间。

2.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环境优势

声誉优势。产业集群一般因为历史或偶然的原因、因为模仿或相邻的带动、围绕着有传统优势的行业形成。再加上集群独有的规模特征、专业化特征,使得集群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自然享有独特的声誉优势。如在意大利萨梭罗镇集聚的瓷砖产业,启蒙于13世纪就存在的陶器和瓦器的制造业,从19世纪开始出现第一批瓷砖产品开始,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发展,使意大利瓷砖以美观和质量闻名于世。在国际市场上,意大利的瓷砖享有品质优异的独特声誉,尤其在瓷砖的高端市场。

资源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从资源角度,就是一个资源集中的过程。最初,行业的规模因素导致相关资源提供者的靠近,导致集群的产生,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规模因素又使更多的资源流入,尤其是产业内的优质资源、高端资源。这里所谓的资源包括了与群内核心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所有资源,如原材料、零配件、资本金、人力资源、信息及相关基础设施等。

技术优势。实践中,产业集群的规模及集聚特征使集群拥有最全、最新相关技术的可能成为现实。拥有的最新技术优势可能因为集群外部市场的压力导致的创新,也可能是因为上下游成员或相关产业成员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带动,但是,正是因为集群才拥有的资源优势如资讯信息、科研资源、高素质人才资源才使得为顶开压力促进技术升级成为可能。产业集群在技术方面表现的技术创新速度、效率及领先程度上,一般优于集群外组织。同时,在对新技术的敏感程度上,同样如此。

政府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往往是重要贡献者,对当地政府来说,由产业集群而得到的税收、就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及声誉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对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支持都相当大,这表现在对集群所在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维护上、产业政策的优惠扶持上,还包括在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方面与其他政府的谈判、协调上。

3.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运营好处。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运营好处体现在群内企业个体与外部的交易及关系方面。产业集群内,因为产业供应链的相对完整及规模庞大,使得集群内就存在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内部交易市场。同时也刺激了相关服务市场的产生。集群内,因为地理接近性,使产业链上下游成员之间在交易上,可以大大减少运输甚至包装等物流成本;又因为地理上的接近,也容易建立起紧密联系、信任的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对采购频次高的物品更是如此。

二、企业健康发展所需因素分析

企业健康发展意味着企业能够始终通过提品或服务去满足某类市场需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增值。企业的健康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较为重要和典型的如下:

1.环境因素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欲望而渴望通过市场交易得以实现的客观存在,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因素。市场需求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动力。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对保暖、遮羞的需求促进了纺织、服装行业的产生,对服装、面料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人们对视听产品的需求促成了电视等音像行业的产生,对该类产品品质的卓越追求又促进了相关企业在设计技术、工艺技术、营销技术、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持续的市场需求可以使企业在满足其过程中实现自己独有的价值、健康发展成“百年老店”。市场需求可以是自发的,如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自然欲望,也可以是在使用某类产品或服务过程中被引发的另类需求,或者是因为一些观念、舆论等社会因素被激发出的。

资源。如前所述,资源包括原材料、零配件、资本投入、人力资源、信息及基础设施等。企业面临资源的短缺往往成为企业健康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如对制造企业来说,稀缺的或者不易获得的原材料、零配件可能导致企业开工不足、无法获得相应的规模成本;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可能因为难以获得相应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使企业效率低下、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

竞争。竞争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过程所起的积极效应远大过消极作用。竞争一方面给企业造成生存压力,一方面则刺激了企业向前进步。恶性的竞争如单纯的“价格战”可能导致企业乃至行业的衰退,但良性的竞争只会对企业或行业甚至产业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使其中表现优秀的企业从组织整体竟争力角度更快速地成长起来。

技术。从环境因素角度讲的技术,指与产业相关的基础技术,以及技术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掌握人才。若基础技术较为成熟,容易从环境中获得生产所需的技术、技术设备、技术人才,企业就可以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其他方面,同时在技术上也有个较好的发展起点。

政策。在企业创业发展之初,支持性的政策可以使企业获得较低的进入门槛。支持性政策可能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低成本优势或更多盈利,使企业有可能投入更多资源到其他对发展有利的方面,同时,支持性政策可能使企业从环境中享有更多的服务功能方面的便利。

2.内部驱动力因素

战略(目标)。战略尤其战略目标对企业健康发展的推动是无庸置疑的。詹姆斯・C・柯林斯等在《基业长青》里描述了对若干“基业长青”的企业研究所得,其中,能够健康成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并且在现在仍显示了其良好成长态势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拥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被柯林斯成为“高瞻远瞩公司”。而缺乏具有胆识的战略目标的公司,即使在某个阶段表现优秀,也可能在后续的发展中因为缺乏动力而失败。

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高,意味着内部活动效率高、彼此之间的互动及协作运行好,企业拥有的价值链成本低、利润高、投入产出高;企业与外部的互动及协作也好。企业管理水平低,意味着企业活动各方面存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协作成本高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缺乏竞争优势,连生存都存在问题,更无用说发展了。

技术。作为内部驱动因素的技术,指企业已掌握的技术(包括普通的和企业专有的)、技能水平,以及技术储备、技术创新能力。这里的技术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技术,又包括能改善管理、提高管理绩效的技术,以及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如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有学者将如今的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充分说明了在当代,知识、技术已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谁拥有了技术尤其是专有技术,以及高超的技术应用能力,谁就会在竞争中拥有独特的优势。

创新。企业健康发展的另一重要驱动力是创新能力。如果说管理水平是驱动企业在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健康发展的因素,那么创新能力就是驱动企业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创新可以使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开发新技术、应对环境变化等方面更具优势。创新体现在企业运营的各类价值活动中:研发、生产、服务、营销、后勤管理等。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在对相关资讯的尽量占有和把握上,建立在企业的学习能力上。

三、产业集群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驱动

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来说,由于集群特点形成的好处,使得相对群外同类企业,在获得健康发展所需外部环境和内部驱动力方面更具优势,表现如下:

1.外部环境的获得

市场。产业集群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群内成员的高度专业化,同时各成员又共同构成了几乎完备的产业链,这意味着集群内的企业几乎天生就拥有了一个群内的市场。只要产业的发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群内的上游企业就总有市场支撑。并且,专业化的高度发展又可能使上游企业在同类企业中具有专业化的独特优势,使其有能力开拓集群外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对于提业终端产品或服务的下游企业来说,由于集群所拥有的声誉、上游企业的密切配合及其他便利,在开拓市场方面,也更具优势。这一点较之群外同类企业拥有独特环境优势。

资源。产业集群存在的资源集聚特点,使群内企业较之群外企业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取得所需资源,同时因为地理接近形成的彼此了解和关系紧密,使得取得资源的成本更低(如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如企业更容易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更容易搜集得到相关的市场资讯、产业动态信息,容易因集群的声誉优势、专业化优势及规模优势吸引外来的投资,容易通过服务性机构或成员间的交流、知识外溢及扩散学习到更新更全的技术等等。

政策。政府对产业集群在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使群内单个企业也因此受益。如享受的税收优惠可以使成本更低、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可以使企业更容易吸引到所需的人才。近年有学者提出,产业集群由“信誉链”可以发展成为“融资链”,“突破了单个企业信誉保证的局限,而是以众多或相关企业的信誉为基础”,从而增加群内企业贷款的机会。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相互依存,使彼此间的联结合作意愿大大增强、信赖感较高,所以有时也可在此基础上通过赊货、预收订金、延缓账期、借用生产资料等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

2.内部驱动力的获得

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的缺失除了经营者本身因素外,与不易占有确定目标所需的信息资讯有相当关系。企业确定战略目标,需要充分理解产业现有供需状况、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等,产业集群内,因为供应链相对完整,存在关联产业及相关支持机构,使产业各方面信息高度集中、全面,使其中企业更容易把握产业脉搏,依此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有时即便是经营者本身有所欠缺,也可能由于产业链其他成员发展所起的推拉作用,使企业能够明确定位。

合作竞争对管理改良的效应。产业集群内成员的密切关系,源于他们在产业链上形成的供求关系,以及因地缘性形成的从业人员间的非正式交流。一方面,成员在产业链上的协作要求彼此能通过管理上的持续改良以更好地符合客户企业的价值链需求;一方面,同类成员的市场竞争也促使彼此尽力改善自己的产品、服务、运作方式以获取更强的优势;另一方面,经营、管理状况更好的企业对其上下游伙伴的管理水平也有示范、提示及要求的作用。比如,下游伙伴对交货时间的严厉要求迫使上游企业改进自己的订单处理及生产系统,上游伙伴对自己及时、圆满的服务提示下游企业关注自己对客户的满足程度等。

创新能力的提升。集群内企业间的激烈竞争,逼迫企业不断创新以在竞争中获胜,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又使得企业可以容易地学到、借鉴到别人的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独有的能力。对产业相关信息的尽量掌握,使企业在产业范围内的视角可能更开阔,使企业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上更具优势。比如,对群内相关产业的学习、模仿,可能使企业在本产业内实现价值链上的创新。

技术。学习、模仿,以及群内成员间的知识溢出,都使企业更容易拥有发展所需完整技术,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成为可能。

四、结语

产业集群形成的整体优势构建了群内成员个体健康发展的环境。集群内成员在寻求产业新机会、开拓新的空白市场上,更容易联盟起来,快速反应、形成协动的优势,反过来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产业集群对企业健康发展的促进意义,对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国的产业集群还很少,已有的产业集群中,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就更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突出地面临着资源短缺、融资困难、战略迷茫、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不高、创新不易、交易成本高等困境。随着国际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拥有产业优势的别国企业的进入力度加大,对我国企业的威胁进一步加剧,使我们不得不积极思考应对之策。别国企业在产业集群环境下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优势的经验无疑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美)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勒斯,基业长青[M].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1版

[4]王缉慈等,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6(4),1~6

[5]丁国平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管理现代化[J].2006(3),16~18

[6]张淑焕等,基于集群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链”问题探讨,商业经济与管理[J].2006(5),66~69

[7]黄旭:战略迷茫――对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企业管理[J].2002(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