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枫泾――吴越之交 古镇幽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枫泾――吴越之交 古镇幽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枫泾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宁静而祥和的小镇,低调地讲述自己1500年的故事。古镇的风情,不是万种;古镇的节奏,不是明快;古镇的态度,不是激烈。这里,只有幽悠的韵味,水乡的宁静。

江南有很多味道糯糯的古镇,走在里面,感觉到生活的千年积淀,文化传统的历代传承,甚至空气中都会有一种香腻的味道……

光阴故事

从上海驾车上沪杭高速,半小时后,就会到达枫泾。枫泾是上海最边上的一个小镇,可谓是上海的西南大门,也是历年历代的交通要道。

江南的水乡古镇,这几年,陆陆续续被开发了很多,随便哪个拿出来一说,都有着深厚的身价底细,个个不容小觑。枫泾,就是这样一个江南小镇。

枫泾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枫泾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这里已有百姓生息。1500年前,这里开始形成集市,名曰白牛市。在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谓白牛镇。从明代开始,枫泾镇就实行南北分治,南边属于浙江省,北边属于江苏省,中间一条河把枫泾镇一分为二。历史上,浙江属于越文化的代表,江苏属于吴文化的代表,而枫泾镇,正好跨吴越两界,枫泾的泾河就是当时吴越的交界,河的一边,有着吴文化的精粹,河的另一边,有着越文化的点滴,两种文化交汇,就聚集在这条泾河里。

现在看来,这条浓郁的河水还在荣辱不惊地养育着两岸的人们,把千百年的生活气息悄无声息地吸收又散发开来,把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传承讲述了一遍又一遍。古镇中,小街两旁民宅小院,林木荫翳。这里的人们,在这种文化传承的津韵中,悠悠然然地生活着。

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面河的人家都搭有廊棚,白天,年轻人去上班,老阿婆们就在廊棚下洗菜浣衣,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天气好的时候,就躺在乌青的竹椅上晒晒太阳,打打小盹。旁边一只慵懒的猫,在认真地“洗脸”。古镇的味道,就在这点点的光阴中,慢慢弥漫开来……

古镇韵味

枫泾古镇现在已经开发了十多个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包括金山农民画村、丁聪漫画陈列馆、程十发祖居、朱学范故居、顾水如故居、旧址、三桥广场、三百园、施王庙、性觉寺、天命堂、东风火政会、丁蹄作坊、古长廊、桥湾里、枫泾古戏台、金枫酒事馆、百年桂花园等。这些景点,有的是文物古迹,有的是自然风光,还有人文历史,生活风俗,每个地方都讲述了枫泾的故事,枫泾的传说。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就是进入枫泾古镇了,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岔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在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上,几步就会有一座石桥,桥两边的古建筑群沿着河街铺开来,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青瓦,狭长的小弄,正所谓古巷通幽。沿着挂满一盏盏大红灯笼的廊桥继续走下去,就到了古镇的中心了。

长廊东首城隍庙桥堍,有一座红色的西洋式建筑,在一片江南风格的明清建筑群中分外显眼,这里就是东区火政会旧址,是目前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河中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后一条水上救火船。枫泾的古建筑,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这个救火船可谓是必备之物。

过桥,就到了“唔呶喔哩”,“唔呶喔哩”是枫泾话“我家里”的意思,吴侬软语念起来,多了一份水乡的韵味,也带出枫泾对客人的欢迎之情。

枫泾的景点,慢慢修复了很多,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就属“”了。这里全面保存了当年的物件,就连当时的黑板、文件、报纸等,也都是原件。里有全国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像章,还有各种各样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其中有一个最小面值的油票,是一滴油的油票,买的时候,要拿筷子蘸一滴油,这样就卖掉了。现在有年纪大的人来这里游玩,看到这些票据,会激动地讲述自己当年的见证。

和平街上的“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是枫泾保存最大的古建筑,为宋朝官员陈舜俞的住所,现在辟为收藏馆,收藏着“百篮”、“百灯”、“百行”。百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篮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中央,成为百篮馆的标志。馆中收藏了江南水乡农家的各种提篮,有出生时睡的摇篮、读书时提的书篮、摆在家里的礼篮以及日常用的饭篮、菜篮、上坟祭祖用的香篮,做寿用的寿篮、女工用的针线篮以及蒸东西的烘篮、烟篮等等琳琅满目。从反映枫泾风貌的民谣“河多桥多弄堂多,唔呶喔哩篮头多”中就可以看出篮子在人们民生中所占的地位。

“百灯”馆里,有着上百种灯,最常见的油灯,宫廷用的官灯,还有最早的街灯,这里都有展出。然后就是百行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俗语大家都知道,但是,三百六十行究竟有哪些行呢?答案就在百行馆。看完了三个馆,别忘了走到“三百园”的后花园里看看,小小的园林,精妙地布置成春夏秋冬四个景区,别具匠心。

枫泾,除了古镇,还有新镇,新镇的建设,有点北美风情的味道。走到施王桥,放眼望去,桥的南面,是一派江南小镇的侬侬韵味;桥的北面,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新镇建设,恍惚间,会有历史分割的错觉。

看过这些人文历史留下的痕迹,不妨再去看看自然景点。百年桂花园,是枫泾新设的一个景点,桂花园里种植了6000多棵百年以上的桂花树,到了每年的开花季节,这些上百年的桂花树,发出浓郁的香味儿,花不醉人人自醉。

中国农民画

枫泾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也是后来金山农民画的主要发展力量。2006年,枫泾开始策划并且用心搜集全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农民画,包括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吉林东丰、青海湟中和重庆綦江、天津、山东日照、湖北黄冈、河南舞阳、云南腾冲等地区,这十个地区,应该算是中国农民画的精粹了。他们风格各异,画法不同,但是,都一样有着农民画的喜庆和朴实。

枫泾把这些画家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农民画村,这个画家村就建在当年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中洪村,这些画家在这里生活,作画,交流……

走进这个中国农民画村,迎面就会看到农村中最常见的打谷场,穿过打谷场,就看到一户户的“丹青人家”,也就是每个农民画画家的住所,他们就住在这里,有游客来了,就像到他们家做客一样。如果游客愿意,在他们的画室里也可以买上几幅农民画,或者和画家们聊聊天。

走进画家村最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水上嘉年华,这个游乐场,有简单的水排、竹桥、风车,游玩起来,不惊险,不刺激,只有怡然自乐。

整个画家村,既是一个景点,也是生活的场景。这些“丹青人家”,每幢房子用竹篱笆围起来,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是盛开的油菜花,还有小溪水流过,没人的时候,安静祥和得很,慢慢走进来,整个村子就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枫泾之宝

枫泾历年历代名人辈出,文化底蕴可以说是江南古镇中的头筹。在科举时代,枫泾出了三个状元,分别是唐代的陆,宋代的许克昌,清代的蔡以合,还有53位进士,125位举人,到了近现代,这里又出了“三画一棋”,三画,就是祖籍枫泾的丁聪漫画、祖籍枫泾的程十发的国画,以及金山农民画,一棋,就是大师顾水如的围棋。现在,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对外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两层中西式建筑内,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人文的气息,浓郁得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人文的底蕴,当然还有吃这方面,“正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出洞黄鳝四月底,五月拉丝吃不厌。抱籽弯转六月红,七夕要吃四腮鲈。八鳗九蟹十,十一十二吃鲫鱼。”因为有了这些美味,枫泾又被称为“吃镇”。如今,这些美食,更是成为枫泾的一大特色,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会在枫泾遇到美食惊喜。

枫泾的这些美食中,枫泾黄酒、枫泾丁蹄、状元糕、豆腐干这四大土特产被称作“枫泾四宝”。

20世纪30年代起,枫泾就成为中国黄酒业的重要产地,现在上海风行的“石库门”上海老酒,产地就在枫泾。。枫泾还专门设立了一家“黄酒博物馆”,里面藏有枫泾的各式黄酒,并向游客展现黄酒的整个生产过程。

枫泾丁蹄,更是风靡了一百多年,枫泾丁蹄,即“丁义兴”熟食店特制的“红烧猪蹄”。始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因店主姓丁,故名曰“丁蹄”,迄今已140多年历史。丁蹄具有冷吃喷香可口、回味无穷,热吃酥而不烂、油而不腻的独特味道。1876年,这种特色蹄膀首次销往京城。1899年销售市场遍及沪杭一带,此后远销南洋和欧美等地。1910年丁蹄获南洋劝业会褒奖银牌,浙江省巡抚加给奖凭。又先后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质奖章。丁蹄应该算是最早走出国门的美品。听说现在有老外到枫泾玩,都知道丁蹄的大名呢。

枫泾状元糕,也有200多年历史。枫泾状元糕制作十分精细,片片薄如莲瓣,正、反两面均呈金黄,香脆甜糯俱全,上口时既不粘牙又香味长存。

枫泾豆腐干又名“茶干”,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枫泾豆腐干,香味扑鼻,色泽是酱红色,富有韧性,其味咸中带甜,细腻鲜软,久食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