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快产权制度创新 防止我国物种资源流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快产权制度创新 防止我国物种资源流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在对外贸易、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活动日益频繁。但与此同时,由于保护意识淡薄、产权定义不明,以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原因,我国的物种资源大量流失。这不仅损害了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某种程度上还会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加快物种产权制度的创新、发挥资源市场的配置作用,对于我国保持物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权 生物资源 资源流失 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物种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球25个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中,中国继巴西、哥伦比亚之后位居第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物种资源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不同国家之间也是奉行“互通有无”的原则。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国家开始认识到物种资源衍生的经济价值,开始有意识的以各种形式从其他国家收集物种资源。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猎取物种资源的重要地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对外输出植物资源达3万份以上,而这仅仅是实际对外输出的一小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合作交流研究领域日益扩大,出访、来访和合作项目急剧增加,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的输出和引进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少数机构单位及人员为了局部利益,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向外国公司、研究机构和有关人员提供生物物种资源,而这些物种资源在质量上大都具有优良的基因特性。目前我国生物物种资源流失的确切数量难以统计。但据估计,引进和输出数量之比远远超过1∶10。

资料来源:《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0月

二、我国物种资源流失的诸多原因

1.缺少完善的物种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些物种保护或者管理的法规,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这些法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法规尚不完善,而且随着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和WTO后,这些法规已不能适应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WTO规则的需要。

这些法规的内容很不完善,也不具体,尤其是在物种资源的取得、惠益分享和专利制度方面基本上是空白,使很多想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生物遗传资源的外国公司感到无所适从,而有些外国公司却通过合作研究或共同建立数据库等方式,无偿窃取我国遗传资源。如美国向我国大量出口的转基因大豆,就是获取我国野生大豆基因后研制生产出来的。

2.缺乏多个部门的有效合作与积极管理。在已有的部门规章中,由于只规定了本部门的职责,没涉及与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更没有关于统一管理的规定,往往造成各行其是,难以履行国家有效监管职能。各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着分工不明、重复和遗漏的现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职能部门既负责开发利用资源,又负责保护管理资源,缺乏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后的需要。

三、建立物种资源的多种产权保护措施

1.完善立法,保护物种资源产权的制度。健全的物种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是任何国家和地区保护物种资源、促进资源技术进步的基本制度。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中,“生物遗传资源的国家原则”写入了公约。我国在加入该公约后,也应当积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维护资源国家。

2.充分发挥物种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物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涉及到各国的产权保护,更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在鼓励国际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人员交流,促进物种资源共享的同时,也需要建立和完善物种资源分享的交换机制和行为准则来保证各国的权力和利益。开展以交换方式为基础的多边合作,要按照市场需求,鼓励各方以技术合作和知识产权方面达成协议,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信赖关系,公平分项科研成果和经济利益。

实现物种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所有权安排,即有一个国家作为物种资源所有权主体的过渡阶段,先实现物种资源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明确界定和市场化,然后再实现部分所有权的市场化。

3.发展产权制度、提高资源技术创新。资源的稀缺性是导致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根本原因。保护物种资源,不能仅仅依靠限制物种资源的流失,而是应该不断扩大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和改进资源利用方式,缓解资源稀缺的压力,以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使技术能够得到高效和广泛的运用,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权制度,以保证运用新技术所产生的利益不致外部化。因此,产权制度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实现程度。

一个国家拥有的生物物种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自然资源稀缺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物种资源的经济效益以及资源产权明晰的收益在急剧上升,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对产权制度的创新对物种资源的保护进行激励。

参考文献:

[1]马 中:环境产权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