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杜甫很忙 第34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杜甫很忙 第34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杜甫很忙

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曾在网络上疯转。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提机枪,时而挥刀切西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杜甫很忙”图片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但不少文化学者对此忧心忡忡,纷纷呼吁网友娱乐的同时,应当尊重传统文化,应当给一个已经作古的伟大诗人最起码的尊重。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杜甫很忙”图片的爆红,折射的是精神干涸、素质缺氧的现代社会怪状。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成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主持在线

如今的网络,俨然一个智力、技艺、幽默感比拼的文化大广场,当大家忍俊不禁目睹着“化身”为送水工、机枪男、骑自行车等赶新潮的杜甫时,才知道今年恰好是创作出无数壮丽诗篇的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我们要看到,这个现象的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策划,同时也有学子们顽劣天性、童真无邪、繁重压力下的释放。有人认为这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做法,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无论如何,中学生要学会真正了解和尊重杜甫,敬仰民族文化,如此,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发扬光大。 (李灿明)

灌水区

吴雅慧跟帖

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我觉得大人们其实要关注的并不是涂鸦的内容,而应该是那些人背后的想法。当代中学生须分清娱乐与文化的界限,保护历史沉淀下的深厚文化确实是责无旁贷,但如何引导我们更为重要。

肖 依跟帖

我相信中学生那些涂鸦并非是攻击杜甫,反倒是幻想赋予他更多的角色和身份,增加他更多的技能与威力,进而丰富他更多的情感和色彩。抑或是想通过这个古代名人来寄托自己的现实理想,实现自己的更多期许。

张国辉跟帖

杜甫胸怀拳拳报国之心,腹有锦绣诗书万卷,人品、才华都是无可挑剔,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亿万读书人的精神偶像,对于这种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人,我们应该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但当下的教育如果能用我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一味空洞地灌输或说教,就可能在我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

李律明跟帖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经典诗句都是为底层老百姓呐喊,也最能代表最底层老百姓的心声。他不但是1300年来威望最高的诗人,而且还是全世界最受尊重的诗人之一。杜甫活着的时候怀才不遇,一生穷困潦倒。他长期忧国忧民,写下大量救国诗篇,却从来没有快乐过,我们今人怎么有资格去调侃他?!

胡 涛跟帖

也许是每天都读背诗词太没趣了,通过涂鸦娱乐一下吧,也许是觉得古诗太多太枯燥,埋怨杜甫出现太多就把他涂成现代人物了吧,也许是上课一时兴起觉得杜甫服饰太老土了禁不住帮他修改一下吧……这其实是一群挺有创意和幽默感的学生呀!他们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还想让周围的人哈哈大笑,由此舒解了学习压力,你不觉得他们既可爱又风趣吗?

尹志祥跟帖

杜甫的时代,正是大唐由盛而衰的时代,山河动荡,战乱频生,百姓流离,饥寒交迫。“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一语道尽百姓辛酸。而我们这批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怎么能真正理解杜甫的济世情怀,杜诗的沉郁悲壮?怎么对杜甫产生巨大的认同感?可以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杜诗的社会价值渐渐不受重视,只剩下艺术价值的欣赏了。

刘昌盛跟帖

有足够阅历和文化底蕴的人,估计不会去做涂鸦杜甫这样的事。有真知灼见与责任担当的大人,也不必来苛责我们的童心未泯与年少轻狂。那些可爱又荒诞的图画,发泄的是我们遭受当前教育之苦的戏谑,是我们对自由活泼的追寻,将成为我们青春的不朽记忆。只要有着一颗中国心,我们终究会从厚重的历史与文明中,感受到杜甫不朽的光芒。

下期OUR BBS话题预告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企业工人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于是,一句“你幸福吗?”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虽然记者的提问遭到网友们的各种吐槽,但不可否认的是,“幸福”仍然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渴求与回忆。那么身处校园的大家,对“幸福”又有什么看法呢?青春期的你们,面对学业的压力、父母的关爱,你们幸福吗?欢迎大家将自己心中最真实的“幸福感”写成300字左右的文字来告诉我们,与我们一起探讨幸福,探讨心灵。

来稿请寄到:130021长春市清华路156号《作文与考试》初中版“OUR BBS”

或发邮件至:

截稿日期:201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