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文言文教学教无定法,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年了,从教的过程中一直对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着探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下来,笔者发现在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如今学生对文言文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知识在当今社会,已经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其二,违背认识规律去进行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的人片面强调语言感悟能力,总是先读后理解分析,从不重视理解后的诵读。这是十分不妥当的做法。先读固然重要,但理解之后的诵读,效果更好,不可缺少。因此,强化理解后的诵读,会更快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以及咬嚼分析水平,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其三,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意识单薄的问题。在应试教育束缚下,单调教学方式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多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的教学模式。单纯以讲、背、默、译为线,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强迫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惧心理,导致了教学难度的增加。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反复探索,最后逐步确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课前预习交代具体目标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拟定文言文学习提纲,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囊括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目标和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有大小两种:大目标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目标和每册书文言文学习目标;小目标为每课书的教学目标。例如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与必修一文言文教学目标同时交代,其余每册目标在学每册书中的文言文时交代。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则在每课学习前两天交代。这样,目标明确层次化,避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盲目性,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小目标要求准确。如一篇课文,要告诉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预习: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使知识真正是学生自己学得。

第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

这里所说的工具书,至少包括以下三种:古汉语词典、文言文译注、相关课外参考类。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工具书。单就文言文译注来说,我们指导学生养成先读书、再思索、再读译注的习惯。读课本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想一想以前是否学过,翻查一下工具书,前后文推想一下。这样,课文中的很多内容,学生是可以弄通的。没有弄通的怎么办?划下来记住,然后再看译注,对划记号的疑难处加以解决。这样做,突破的难点明确,印象深刻。否则,左边教材,右边译注,或者干脆直接看译注,势必造成脱离译注就无法读通课文的依赖性,没有形成真正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三,课堂师生互动

所谓“师生互动”,即教师与学生(包括学生之间)互相行动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步主要解决理解问题。

学生按预习要求自学,达到的程度是参差不齐的。这样,带着问题学,针对性强,效果会更好。学生所带问题,无非两类:一是对教学目标中有些问题没有解决;二是课文中一些虽非主要目标,但难度很大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简要按文言知识类板书,然后依次由学生回答。这其间,可以争论,可以评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同时,教师要做好肯定、纠正、补充、拔高的工作,即肯定正确,纠正错误,补充遗漏,拔高到位。至此,学生提出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接着,教师可就关键处对学生提问,由学生回答。通过以上两步,既做到了解决疑难,又达到突出重点。

第四,理解诵读品味

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行提出分析理解的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最后师生共同品味理解。譬如《赤壁赋》一文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两句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苏轼的忠君思想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建功立业,这里含有积极因素。下文“哀吾生之须臾”都从此生发出来,妙在不着痕迹。一个人既出仕做官,思用于世,遇到小人诽谤,自然有“哀”的一面。但是苏轼即使在身遭贬谪之际,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正是他主要的始终如一的生活态度。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理解透彻。

第五,注重知识的总结和迁移

学习知识,主要目的还是运用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无论从考查角度,还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都应注重知识的总结和迁移。所说的总结,包括两个方面:知识总结和规律总结。知识总结主要是对课前预习目标的最后完善。如一词多义,不仅要明晰本课有几个义项,而且还要回想一下以前学过这一词的哪一个义项。这样加以归结,丰富了语义学习的内容。规律的总结,主要在方法上作文章。如“者”字结构译法,我们通过教学,总结出了“者”字结构的翻译规律。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储存在脑子里的文言知识都调动起来,积极促成这种知识的迁移。比如学生在预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言文时,有许多文言词是可以促成迁移的。如“欲”字,在《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都学过,是“想要”的意思。其他如“盖”、“念”、“遂”、“但”、“吾”、“耳”、“亦”,都是学过的文言字词,把旧知识迁移在新的文言文中,学生学习文章,就十分轻松了。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教无定法,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锻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力争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教为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