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关《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关《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指出,教师应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行探讨,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作为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学科,《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得相当紧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理论,产生学习动力和兴趣,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个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深入思考和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找出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揭示和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将正确的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笔者在新课引入、课堂教学展开、知识巩固、设计思考题、结束新课程等各个教学环节上,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得好,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需要,精心设置一个或几个疑问,以创设情境,开门见山。

例如,在讲解《螺纹的种类及应用》时,笔者如此引入:安装自来水龙头时,要在接口处裹上一层白色的生胶带才不漏水,这是为什么?安装液化气钢瓶上的减压阀要逆时针旋转才能拧紧,一般用手拧紧螺母、螺钉,顺时针拧就能拧紧,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今天要学的章节《螺纹的种类及应用》中。

又如,学习《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时,笔者这样设问:同学们都骑过自行车,如果自行车链条掉了,我们还能骑吗?肯定不能,因为没有链条,动力就无法传到轮子上,可链条为什么会掉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这是实践提问引入法。

2.另一种引入法是复习提问引入法。例如在讲述《轮系》一章第一节课时,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1)在齿轮传动中,一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一般限制在什么范围?(2)带传动的传动比有何特点?(3)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要实现远距离,且传动比准确传动,请问选哪类传动?以上三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前两章节均已学过,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但回答第三个问题却非易事,除非学生预习过这一章节,否则很难给出正确答案。这样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后引入新课,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知识的连续和延伸。

3.新课的引入,还有一种方法――动手引入法。在引入螺纹的概念时,可让学生用硬纸剪个直角三角形,然后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圆周,卷成圆柱形,则三角形的斜边所形成的曲线就是螺纹,若沿螺旋线做成有相同剖面的沟槽和凸起,这就是螺纹了。

讲授凸轮机构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什么是凸轮、凸轮的形状如何、凸轮的轮廓形状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笔者先让学生动手用硬纸片制作几个简单的凸轮,圆形的、大小圆弧过渡形的、三角形的都可以,再制作一个从动件,在黑板上演示一下运动过程,看看凸轮的形状与从动件的运动之间的关系,知道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借助凸轮的轮廓曲线来实现的。因此,能实现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具有曲线轮廓的构件就是凸轮。这时,再演示凸轮机构模型,学生更容易接受。

以上三种引入法,我们应该在吃透教材、留心观察过生活中的新型机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1.在展开新课教学时,对于较简单的内容,我们可采用自学式教学法,即“提问+自学+回答+总结”。教师指定学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自学。教师再提问学生,把问题引入深入。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使之形成新的知识。

例如,学习《变向机构》时,提出的问题可以有:什么是变向机构?常用的变向机构有哪些?各种变向机构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等等。

2.当遇到难点、重点内容时,我们可采取分层探究、提问发展开新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揭示现象的本质,深化理解知识。例如,学习《轮系》这一章时,《轮系功能》为重点之一。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系列问题:(1)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等于什么?它能远距离传动吗?(2)平行轴轮系传动距离等于多少?它与每一级传动距离有什么样的关系?(3)由前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以上三问,从逻辑上看,是一种推理;从结构上看,是一种增递;从效果上看,由浅入深,自然而然得出轮系可以实现远距离传动的结论;从教学效果上看,可以避免让学生死记结论,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3.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我们还可运用类比教学法。先让学生模仿前面的方法分析,随后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各种传动机构时,每种传动都是介绍结构、工作原理、参数、分类、应用特点,从详细介绍到层层递进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前面几种传动――摩擦轮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教师逐一讲解。当学生渐渐熟悉了这种分析传动的方法后,让学生模仿前面的方法分析链传动,并归纳总结出链传动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场合。同样,学生学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以后,也可以用类比法学习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教师应有意识地强调这种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的分析、思考方法,让学生养成习惯,获得技能。

4.针对某些学习气氛不浓的班级,我们可运用记笔记教学法――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能抓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跟着教师转,使其思维与教师保持一致。此法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教师的板书宜分两部分:一为主干部分,即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写在黑板醒目位置,最好不超过十句,并在下课前作总结。二为辅助部分,是一些有助于理解基础知识的示意图、公式推导、辅文字等。教师可以随写随擦,不要求学生记下来。一节课记笔记的时间要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否则,学生只顾抄写,听课效率就会受到影响。

5.学完一个章节,要及时地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用归纳总结教学法。几个章节学结束,教师要将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和总结,找出异同点和重难点,使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例如:讲完“带传动和链传动”后,可以进行比较,比较其传动比的计算公式、范围、准确性、工作环境等。这样,既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又利于学生记忆。

6.利用检查提问教学法,可以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加深对某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知识引用到生活、生产实践中去。例如,在讲解《轮系》第一节时,笔者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定轴轮系”的轴一定是固定的吗?(2)“轮系”从本质上说是依靠什么来变向的?又是依据什么来变速的?(3)轮系的传动比与各级传动比之间是什么关系?拿第一个问题来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太注意这一点。教材中的概念解释为“定轴轮系的几何轴线是固定的”,很容易被误认为“定轴轮系”的轴是固定的。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定轴轮系”概念的理解。

7.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仅凭课堂四十五分钟是不够的。对机械感兴趣的学生,仅一本教材满足不了其求知欲。如果教师能运用悬念提问教学法结束新课,那么一来能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二来能引导学生课后自学。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或询问相关技术人员,或自己寻找实物来研究。这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保持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例如:在《轮系》第一节课结束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性问题:“刚才我们从概念上分析轮系的传动比,并且我们学过一对齿轮传动比为i=12,那么轮系的传动比与齿轮齿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讲完平带传动后,笔者提问:“在平带传动中带轮的轮面为什么常做成凸弧面?”讲完V带传动后,问:“V带的截面角θ=40度,那么,带轮的轮槽角φ为多少合适呢?”学完链传动后,问:“普通26自行车的传动比是多少?脚蹬一圈,自行车前进了多少米?”

学生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思索、查找答案的同时,也就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机械知识,课本知识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是可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的。机械并非那么深奥,只要去探索,学习,就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教师提问的五个误区:(1)低级重复的提问。这样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2)偏离主题的提问。这将影响本次课重点、难点的掌握。(3)无层次性的提问。它起不到推理、启发的作用。(4)偏难的提问。它只能顾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是一种“漠视”。(5)含糊不清的提问。学生不知所云,只能消极对待。

针对上述种种误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四种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课堂提问应该有较大的辐射面,以点带面,达到既培养学优生又转化学困生的目的。(2)难与易的关系。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显与隐的关系。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要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教师要善问、巧问。过多过滥的提问会让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则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学习、反感学习,失去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平时多留心生活和生产中的机械,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找出令教学双方都满意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具备较强动手动脑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纪国和.教育学(高职高专)[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谢安帮.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陈海魁.机械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6]郑文伟,吴克坚.机械原理(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