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坐标系中斜三角形面积求法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坐标系中斜三角形面积求法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初中数学中,求斜三角形面积是一个难点,通常成为竞赛和中考压轴题的重点考查内容。笔者对此类问题的解法和应用作如下探究和归纳。

例1(天津竞赛题)如图1,y=-33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ABC,∠BAC=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a,12),且AB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求a的值。

解法一分割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x轴、y轴或者作x轴、y轴的平行线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同底,而它们高的和是常数或者可以用同一个变量来表示,从而可以求出斜三角形的面积。解法如下:

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D,交直线AB于点E(如图1)。

由直线y=-33x+1,

得OB=1,OA=3,

所以AC=AB=2,

SABC=12AB·AC=2,

SPEB+SPEA=SPAB=SABC=2,

即12PE·BD+12PE·OD

=12PE·OB=2。

把y=12代入y=-33x+1得

x=32,

则PE=32-A.

所以12×(32-a)×1=2,

解得a=3-82。

类似地,PBA的面积也可以竖直地进行分割(如图2),以y轴为分割线把PBA分割成PBD和ABD,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略解如下:

设AP交y轴于点D,过点P作PEy轴于点E。

设AP:y=kx+b,把P(a,12)、A(3,0)代入解得b=32(3-a)。

再利用SPDB+SBDA=SPAB

=SABC=2,

即12BD·PE+12BD·OA=2,

解得a=3-82。

显然,此问题中水平分割法求PBA的面积比较简捷,所以读者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注意适当选用分割方法。

解法二补形法

这种方法通常作辅助线,把原三角形补成面积易求的图形,利用图形面积差来解决问题。方法是补形后的图形的底或高在坐标轴上或与坐标轴平行(如图3)。

解法如下:连结OP。

因为SPBA=SOAB+SOBP-SOAP,

所以12OA·OB+12OB·|xP|-12OA·|yP|=2

(其中,xP、yP分别表示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即

12×1×3+12×1×(-a)-12×3×12=2,

解得a=3-82。

另外,此问题还可以延长BP交x轴于点D,用BDA与PDA面积之差等于2来解决问题。

解法三构造法

原三角形是一个斜三角形,它的面积比较难求,所以可以考虑构造一个与之面积相等的新三角形,而新三角形的面积是易于求解的。构造的方法是:作原三角形底边的平行线,利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来构造新的三角形。

解法如下:如图4,过点P作PD∥AB,交y轴于点D.

设PD:y=-33x+b,

把点P(a,12)代入解析式,得

b=12+3a3,

所以BD=12-3a3,

而PAB与DAB同底等高,

所以SPAB=SDAB=SABC=2,

即12BD·OA=2,

12(12-3a3)×3=2,

解得a=3-82。

以上是坐标系中斜三角形面积的常见三种求法,而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也经常考查此类问题,以下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例2(2009年江西)如图5,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D.

(1)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

(2)连结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F∥DE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②设BCF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

解(1)A(-1,0),B(3,0),C(0,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2)①设直线BC:y=kx+B.

把B(3,0),C(0,3)分别代入,

解得k=-1,b=3。

所以直线BC:y=-x+3。

再分别令x=1,x=m,求得E(1,2),P(m,-m+3)。

由y=-x2+2x+3,得D(1,4),

F(-m,-m2+2m+3),

从而DE=4-2=2,

PF=-m2+2m+3-(-m+3)

=-m2+3m。

因为PF∥DE,

所以PF=ED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由-m2+3m=2解得

m1=2,m2=1(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当m=2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②设直线PF与x轴交于点M,

可得OB=OM+BM=3。

因为S=SBPF+SCPF,

即S=12PF·BM+12PF·OM

=12PF(BM+OM)

=12PF·OB,

所以S=12×3(-m2+3m)

=-32m2+92m

(0≤m≤3)。

此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函数、方程、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特别是斜三角形CPF的面积的求法难度较大,采用竖直分割的方法,由直线PF把三角形分割成面积易求的两个三角形CPF和BPF,当然CPF的面积也可以过点F作x轴的平行线水平分割来求解,或者利用SBCF=S梯形OMFC+SBFM-SOBC来计算,读者不妨一试。

例3(2010年湛江)如图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为(-3,-4),线段OB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点B的对应点为点A.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C+OC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x轴的上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B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和PAB的最大面积。

略解(1)A(5,0),y=-16x2+56x。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52,点O与点A关于对称轴x对称,则AB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C.此时BC+OC的值最小。

可求得AB:y=12x-52,

C(52,-54)。

(3)方法一: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D.设P(m,-16m2+56m),则点D(m,12m-52),可得

PD=-16m2+13m+52。

利用SPAB=SPAD+SPBD,

可得SPAB=-23m2+43m+10

=-23(m-1)2+323。

当m=1时,点P的坐标为(1,23),PAB的面积最大值为323。

方法二:如图7,过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点P作直线AB的平行线DP:y=12x+b,易知直线DP与抛物线有唯一公共点时,PAB的面积最大。

将直线DP解析式代入到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6b=0。

令Δ=(-2)2-4×1×6b=0,

解得b=16。

此时方程的解为x=1,

进而得y=23,

所以点P的坐标为(1,23)。

再从点P作y轴的平行线,分割PAB,可求得其面积为323。

直角坐标系中斜三角形有关面积的综合题,在竞赛和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比较普遍,读者不妨用文中所述的方法尝试解决,本文不再赘述。

【作者单位:(214431)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