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行为的影响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行为的影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感统失调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进行测评,对感统失调儿童进行约2h/次,2次/周的训练,2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训练后行为因子得分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行为问题

感觉统合理论最早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Ayres A.J.提出。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的输入的感觉信息经过大脑的整合作用后,形成对身体内外的知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从而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1]。若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就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产生有多种解释。剖腹产或早产,幼儿接受的感觉刺激不足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感觉统合失调。针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Ayres博士设计出了一套系统的游戏疗法,即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国外报导的儿童感统失调率为10%―30%[2]。在国内,任桂英(2007)[3]等的研究显示北京市儿童感统失调率分别为重度10.3%,轻度35.9%;杨少萍(2009)[4]等对武汉城区幼儿园的调查显示感统失调率为30.7%;李晶(2012)[5]等对嘉兴市学龄前儿童感统失调率的调查结果为24.78%。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包括学习困难,交往障碍及行为问题等。曹秀菁(2004)等[6]的研究表明行为问题儿童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伴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儿童易出现心身问题,且前庭平衡失调项得分越低,多动指数越高,伴发育运用障碍和视觉空间障碍者发生焦虑机会大,这证明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本文使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及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对感统失调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在北京(某)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感统训练的42例感统失调儿童。其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为3-12岁。其中年龄≥6岁组2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由Ayres本人设计。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4)从台湾奇德儿脑力开发联盟引进此表,经在国内10余地区的施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证明其在大陆具有较好的的可用性和可接受性。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由儿童的父母或知情人根据儿童最近1个月的情况认真填写。量表的评分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 1-5 五级评分。“从不”为最高分,“总是如此”得最低分。此量表又分为5大项,根据年龄及性别将各项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T分数(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儿童的得分低于40分为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低于30分为有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7]。本次评定内容以前庭功能、触觉防御、本体感及学习能力4项为主。

1.2.2 Conners父母用量表 该量表共有48个问题,可归纳为六个因子,分别为品行、学习、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基本上概括了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其信度、效度已经过广泛的检验,能满足一般需要[8]。

1.3 方法

通过专门的练习器具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约2h/次,2次/周,24次为一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效果分析,调整方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感觉统合训练前后各项感统能力的变化

此次参与训练儿童中,前庭平衡重度失调儿童28人,触觉防御重度失调儿童28人,本体感重度失调儿童16人。学习能力重度失调儿童19人。男女感觉统合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1可以看出,训练后各项感统能力得分均有提高。由表2可以看出,训练前后的前庭功能、触觉防御、本体感和学习能力的分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2.2 感觉统合训练前后各项行为因子的变化

男女各项行为因子分数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3可以看出,干预后各项行为因子得分降低,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影响到了行为问题因子的变化。由表4可以看出,干预前后的行为问题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

2.3 感统能力与儿童行为问题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看出,感觉统合能力得分与行为各项因子得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其中前庭功能―心神障碍、前庭功能―多动指数、触觉防御―学习问题和学习能力―多种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基本上可以认为感觉统合能力越低,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就越高。

3.讨论

感觉统合量表评定的内容共包括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及不足大年龄的特殊问题五项。其中大年龄的特殊问题针对11岁以上儿童进行评定,而本次研究中11岁以上儿童仅有5名,样本数量过小,不足以进行统计,因此略去。本次研究显示,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行为问题存在影响,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行为问题起到改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大部分的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因子之间都存在负相关,仅有本体感―学习问题和本体感―品行行为为正相关,与前人的研究[9]不符。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过少导致的结果偏差,也可能是父母填写量表时存在虚报,又可能是由于儿童受到非训练过程中其他无关因素(成熟,父母态度,家庭环境的变化等)的影响。

4.结论

本次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改善感统失调儿童的行为问题;②感统失调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问题行为都不存在性别差异;③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感觉统合各项能力得分越低,行为问题的各因子得分就会越高,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这提示我们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要尽早进行干预,这样可以及时改善行为问题的状况,并降低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对儿童各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Ayres A J.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orders. Los Angel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1972. 258-259.

[2]Robert A Cummins: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Ayres'factor analyses reappraised 2006.

[3]任桂英,王玉风,顾伯美. 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 2007(01).

[4]杨少萍,彭安娜,石淑华,等. 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神经心理发育的关系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3):450-451.

[5]李晶,刘惠娟,沈畏文,等. 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况调查. 浙江预防医学, 2012,24(7):75-85.

[6]曹秀菁,尹广林,王平.感觉统合失调的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4:407-408.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321.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50.

[9]杨志英.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分析. 中外医疗[J]. 2010,30(17):85-87.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教育科学系,湖北 荆州 4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