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桑奇 超级黑客的蜕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桑奇 超级黑客的蜕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引文 阿桑奇犹如“网络世界的罗宾汉”。他创办的“维基解密”,公布了大量的绝密资料,引起世界轰动。然而他的成长经历却如同迷雾,至今鲜为人知。

阿桑奇的早期生活和家庭背景十分动荡,有关于他的传闻都可以加上“据说”两个字,充满传奇和迷幻色彩。有人说,阿桑奇在揭开无数秘密的同时,却把自己保守成一个秘密。

当英国警方因为阿桑奇的“瑞典犯案”逮捕他时,阿桑奇拒绝向警方提供手指指纹、个人照片或血液DNA样本。在法庭之上,他曾拒绝向法官透露自己的具体住址。他先是提供了一个邮政信箱,之后又透露了几年前在澳大利亚的地址。

不过,熟悉阿桑奇和与他共过事的人都认为,阿桑奇是一个情绪复杂多变、难以捉摸,有时甚至不可理喻、难以相处的人。阿桑奇在与合作伙伴交流时,曾经半开玩笑地自称“有些自闭症”。

1971年7月3日,阿桑奇出生于澳大利亚北部昆士兰州东北海岸的小城汤斯维尔市。在他刚满周岁不久,母亲就与其父亲离婚,和一名左翼激进艺术家居住在一起。他们两个人合伙开办了一个流动演出公司,阿桑奇从小就过着吉卜赛人式的流浪生活。

从11岁到16岁,阿桑奇和弟弟便跟着母亲东躲。阿桑奇14岁时,他已经跟随母亲搬了37次家。不停顿的搬迁,让阿桑奇无法和同龄人一样接受稳定持续的学校教育。

“我童年这段时期,大部分时间跟汤姆・索亚差不多。”阿桑奇说,“我有过自己的马;我自己动手扎起过木筏;我出海去钓过鱼;我还钻过矿井和隧道。”

阿桑奇有时在家里上学,也参加函授学习班,或非正式地师从大学教授。但是,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如饥似渴地读书。他对自然科学非常着迷。

“我在图书馆里度过了很多时间,一本接着一本地看书。我特别注意书中引用的文献,然后顺藤摸瓜找书看。”他回忆说。他学会了大量的词汇,却在很久之后才学会如何正确地念出那些词汇的读音。阿桑奇依靠自学读了大量书籍。

少年时代,阿桑奇就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非凡的探索能力。

阿桑奇13岁时,母亲在一家电子产品商店街的对面,租了一间房子。阿桑奇就常常跑到一家电子商品店的一台电脑上玩编程。阿桑奇和很多智商奇高的少年一样,很少与同龄人交流,而是更愿意坐在电脑屏幕前。

他家后来又搬到了一个房租更为便宜的地方,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台电脑。阿桑奇自小就显露出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天赋。他很快就学会了如何破解常用的应用程序,发现程序员在设计程序时隐藏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人机交互的朴素性对我很有吸引力,这就像下棋。国际象棋是非常朴素的,既没有太多的规则,也没有随机性,而且问题很有难度。”阿桑奇说。

谈起青春期的自己,他曾和一位朋友说:“我们是聪明而敏感的孩子,与主流的亚文化格格不入,而且非常看不起那些有榆木脑袋的不可救药之人。”

阿桑奇16岁时,拥有了一台调制解调器,那是1987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没有把互联网对国际社会开放,互联网只是一个用于科研的专用网络,现代意义上的互联网站还不存在。但是,电脑局域网络和电信系统网络,开始出现了互联网络的雏形,正好可以供好奇而技术精湛的阿桑奇任意驰骋。这也成为阿桑奇进入黑客世界的一扇大门。

阿桑奇自此后开始成为一名“黑客”。他自称“门达克斯”(古典拉丁词汇“骗子”)。此时,他对学校和家庭生活毫无兴趣,只有在进入“密涅瓦”(即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无拘无束地窥看、破解时,才感到某种归属感。

阿桑奇逐渐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树立了声誉,被黑客称为“能够闯进最安全网络的高级程序员”。

1991年,阿桑奇把目标对准了全球黑客的最高挑战目标:“美国国防部网络信息中心”(NIC)。他和两名来自知名黑客BBS论坛“电子梦幻”的朋友,一个是号称“澳大利亚第一电话飞客”的“TRAX”,一个是编程高手“PRIME SUSPECT”,共同组成了一个黑客组织,叫做“国际颠覆”小组。他们以“竞争式的合作”开始尝试,首先侵入了与“美国国防部网络信息中心”密切相连的美国国防部根域名服务器,然后偷偷留下了后门程序。

此外,“国际颠覆”小组还曾经闯入欧洲和北美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属于国防部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网络系统。虽然“国际颠覆”小组可以接触到许多机密信息,但他们始终拒绝像某些唯利是图的商业黑客那样,出售这些机密信息。“国际颠覆”小组成员的黑客活动都是在墨尔本大学公用计算机室以及家中完成的,因为他的两名合作者当时都在依靠助学贷款项目艰难度日。

1997年,澳大利亚女作家赛利特・德累福斯和阿桑奇合著了一本包含阿桑奇亲身经历、被全球黑客奉为圭臬的纪实性著作:《地下世界――对于电子前沿的疯狂、痴迷与黑客的故事》。在这本书中,阿桑奇讲述了“黑客文化”早期的黄金法则:“不要破坏(或摧毁)你所闯入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使它瘫痪);不要更改那些系统中的信息(除了修改路径日志为自己的行踪做掩饰);分享所获信息。”这也是阿桑奇所秉持的“黑客法则”。“事后看来,这似乎是一种非常友善的自我约束准则。”他回忆说。

阿桑奇还是最早的开源、免费通信端口扫描程序STROBE的作者。STROBE是一个TCP端口扫描器,它可以记录指定计算机的所有开放端口。STROBE的运行速度很快,阿桑奇声称,在适中的时间内,便可扫描一个国家全部的计算机。它能快速识别指定计算机上正在运行什么服务。后来,这成为不少黑客常用的工具。

1988年前后,阿桑奇爱上了一个只有16岁,患有轻度自闭症和焦虑症的姑娘。他们是在墨尔本市政府举办的一个天才少年培训班上认识的。很快,阿桑奇就搬出了母亲的家,和那个姑娘住在了一起。

之后不久,警察就找上门来,把阿桑奇所有跟电脑有关的东西都搬走了。阿桑奇回忆说:“这次查抄是由州警执行的。其中有个狡猾的家伙说我们从花旗银行偷了50万美元。”

阿桑奇并没有被,电脑设备也最终退还给他。“当时我决定,今后最好做得更谨慎一点。”他说。

1991年9月,阿桑奇20岁。他在一名资深黑客“凤凰”的引导和激励下,侵入了加拿大电信公司“北方电讯”设在墨尔本的主终端,然后他在那里四处刺探。

阿桑奇不像初级黑客一样,在服务器中随便运行自己猜测的指令或程序,因为那样可能会引发整个墨尔本市区大面积范围内通信瘫痪。阿桑奇的目标是搞到源程序代码,然后随心所欲地通过服务器控制成千上百台电话程控交换机,比如让所有墨尔本人能在某一天内尽情免费通话。

阿桑奇利用自己设计的程序,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每天凌晨2点半,他就会通过自己的密码破解系统登入“NMELH1”服务器,查看日志记录,随心所欲地攫取任何感兴趣的信息。

此后,他深夜频繁造访这个主终端。在通常情况下,深夜时分的主终端系统一般都会处于半休眠状态,没有管理员在线。但是有一次,一名“北方电讯”的管理员也在深夜登录了系统。阿桑奇预感到自己可能要被抓住,就试图用幽默的方式和对方沟通。“我已经接管了系统,”他给对方的留言写道,但没有给出他自己的名字,“多年来,我一直在灰色地带挣扎。但现在我终于看到了曙光。”管理员没有回应。

于是,阿桑奇发送了另一条消息:“我在你的系统里玩得很开心。我没有做任何损害系统的事情,反倒在有些地方给它做了些改进。请不要通知澳大利亚联邦警察。”

任何高明的潜入行为都会被逐渐察觉。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对“国际颠覆”小组展开调查,还成立了一个名叫“天气行动”的小组,对他们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控。联邦调查人员窃听了小组成员的电话线路,并调查出哪些是他们用来攻击的线路。

随着事态的发展,阿桑奇开始害怕了。他从1975年那个夏夜开始,就断断续续地做着各种警察闯入的噩梦。

这一年的10月,阿桑奇开始陷入了一种糟糕的精神状态。他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离他而去,家里成了一团乱麻,他也几乎不吃不睡。

10月29日23时30分,肯・戴伊探长率领一队警员敲响了阿桑奇的家门,对阿桑奇说:“我想你已经在等着我来了吧。”

不久,阿桑奇就被指控31项与黑客有关的犯罪行为。

(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作者: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