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上海国际体育赛事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中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上海国际体育赛事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中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上海市、长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都将通过世博会赢得新一轮的发展,为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促使众多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新业种和新业态的结构模式转变过渡。

对于上海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应该坚持以世博参与者的需求为核心。人们城市生活中需求更舒适、更全面、更开阔的空间可以释放自己、展示城市、享受生活。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中心”,是借助世博会的机遇,将上海体育休闲活动包括大型赛事资源整合,形成一个集娱乐、文化、旅游、体育等为一体的休闲中心,是对上海已有的“都市旅游”资源的完善和升级。在传统的“都市旅游”中加入更多的参与性的体育休闲活动,形成新的结合了物质和精神双重满足的旅游线路,满足消费者对于“都市旅游”的新要求。

一、建设上海国际体育赛事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 必要性

(1) 上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旅游业对于上海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不断加大,且呈现出继续增强的趋势。上海旅游,可以用“都市”两个字作为其旅游特色的缩写:“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即是以人民广场和浦江两岸为中心的城市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以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为主的环城都市文化旅游圈;以佘山、淀山湖、深水港、崇明岛等为重点的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然而随着城市间旅游产业的竞争愈加激烈,长三角地区众多城市发展迅速,其旅游设施及服务的不断完善。在旅游业从单纯观光型旅游向参与型旅游过度的过程中, 休闲旅游可以说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旅游产业升级创新的产物之一,是更高级、更时尚的旅游模式。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将推进这一过程的转变,对上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上海建设国际化都市的需要

2010年上海要基本形成“四个中心”框架,至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领域具有强大辐射力,在文化领域具有强大影响力,并具备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纵观各大国际都市,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东京、巴黎,无疑其城市文化休闲娱乐功能完善,文化产业发达。如伦敦定位“历史文化之都”、巴黎以“时尚之都”著称、纽约以“百老汇” 闻名。发展文化功能是提升上海城市总体社会水平的强大支撑,也是“四个中心”持续提升的长久动力。

(3) 符合政府宏观政策指向的需要

2006年推行的上海《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直接提出要“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了“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之前。根据上海《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和规划,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以上,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功能迅速增长。需要重点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推进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竞技表演等行业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左右。在政府规划导向下,上海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为体育旅游休闲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的政策计划导向下,将体育与旅游休闲这一服务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产业正是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契机,推进政府的城市及产业发展规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实现。

2. 可行性

上海世博会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据估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次,这一巨大的客源将为上海体育旅游休闲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其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利用举办世博会的契机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对城市品牌的宣传功能,将有助于将上海“有规模、有品质、有特色、有创意”的城市体育赛事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以体育为载体,以旅游为形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消费者。借助世博之东风,加之上海本身体育赛事丰富多样,特色与品质兼备,无疑为上海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1)交通设施的完善

上海市借助世博会的重大主题项目,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一个采用现念,改造和整合城市交通体系的绝佳契机,有利于促进上海合理交通模式的转变,从而改善现有交通状况。根据规划,到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690万乘次,占居民出行总量的比重达到33%以上。

上海公共交通体系完善以及发散型铁路和公路网系统的建设必将为上海和长三角联动和一体化提供新的动力。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交通网络,健全的交通体系无疑为世博后上海城市体育旅游休闲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最佳的交通设施,也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2)体育旅游休闲资源丰富

场馆设施等硬件资源

据数据显示(见表1),到2007年止,上海体育场地有14,425个,共38,169,930 m2。目前所拥有的社会经营性体育场所已发展到5千多家,健身苑201个,健身点4,34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76个,社区健身设施总面积达301万m2,并在2008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仅世博会举办地――浦东新区,已建成市、区级社区体育健身苑(点)1,000个,并建立了区、街道(镇)分级管理和维修网络,体育场地总数达到2,364个,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2 m2。

品牌赛事等软件资源

体育赛事的举办无疑是发展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吸引游客、观众眼球的一项重要因素。上海竞赛表演市场十分活跃,而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中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表现形式。上海充分利用其的社会经济环境,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精心运作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努力打造竞赛表演业发展平台。目前已基本形成的品牌赛事有:

A巴士公司承办的ATP网球大师杯赛

B上海赛车场承办的F1上海站大奖赛

C上海盛融公司承办的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

D上海体育总会承办的国际马拉松赛

E东亚集团承办的斯诺克大师赛

对五大国际高品质赛事品牌的成功承办,已经成为了上海向国际社会展示的“城市名片”。 而这些赛事在全球范围内所拥有相当规模的追随者,就使得上海在体育旅游休闲市场中,拥有相当规模的体育趣缘人群,并将形成开放型、规模型的发展格局,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和开放度的特色产业,这为奠定了上海发展“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项目的坚实基础。

二、延续与放大“世博效应”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1. 以城市整体长期规划为前提

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必须符合上海整体的城市发展规划,包括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体育旅游休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只有真正具备城市体育名片的特点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世博会后的世博园区将成为上海城市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上海作为全球化城市的高品质城市生活,更体现出独特的上海城市文化特征与城市精神。

2. 与世博主题相呼应

2010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剖析这一主题的寓意和内涵,并将主题的深化体现在整个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之中。“体育休闲,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体育休闲,让生活方式更健康”等类似的主题也将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得到更为充分的诠释。

3. 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

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总体设计要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需要,加强周边环境与生态配套设施的建设,突出环保、绿色、健康的生命力,塑造上海一流的国际城市形象,为未来社会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空间。同时,也要凸显上海本土特色,使其成为上海城市形象建设的新亮点。

三、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后续资源可持续利用

1.以市民需求为核心,完善城市功能

从时间发展来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后续利用无疑将继续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也正是展现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和谐、健康的城市生活的追求,因此提升上海城市的服务是必然的选择。在后续利用上,世博园区应依托“世博效应”,结合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商务服务设施的需要,通过土地再次开发,在把世博企业馆打造成以国际高端会展中心为主题的同时,建设集文化旅游、工业博览、时尚休闲一体,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功能带。真正把世博园区发展为上海未来的国际文化、外事、商务和旅游休闲的综合功能区域,呼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而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与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

从空间角度看,上海世博会选址在黄浦江两岸,是城市滨水中心区,因此有学者认为上海世博会更接近巴黎世博会。在规划时,需要重点重构沿黄浦江的城市滨水发展轴,从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生态景观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完善畔江跨水的城市形态。在城市功能上,它是未来城市公共活动的一个中心集聚区,并沿黄浦江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轴线延伸;在基础设施上,通过举办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黄浦江两岸作为中心城区重点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在环境景观上,以黄浦江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景观轴线和生态走廊,通过塑造世博会地带的滨水生态景观,形成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上海城市滨水空间,加速形成以滨河滨江为骨架的上海城市中心生态景观体系。这一切的建设都有助于上海打造“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充分发挥其“一水两带”的特色。

2.五大功能片区功能规划设想

表1- 园区后续利用功能规划设想

片 区 划分区块功能 具体后续利用

A 展示区 展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作为上海新的旅游景点。

B 活动区 建成大型会议中心,为公共活动、文化交流、会议论坛等提供场所。

C 商务区 以国际贸易等商务活动为主,辅以大型会展、商务服务等功能。

D 设计实践区 展示对城市生活不断创新的创意和设计。

E 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 建成城市休闲娱乐场所,包括城市体育休闲旅游等。

3.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设想

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完善上海整体城市功能,充分满足市民公众需求,是考虑世博后续利用的核心。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市民与游客对于体育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提供一个大型城市公共体育休闲场所,给公众释放压力,享受城市生活,也满足公众追求健康身体,愉悦心情的需要。

第一,休闲体育运动。建设硬件设施齐全、面向社会大众的休闲体育活动场馆,包括射击馆、保龄球、极限运动馆等需要特定设备的体育项目。发展具有中国民间特色和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体验馆,包括摔跤、踩高跷、龙舟赛等。利用黄浦江的滨水特色,发展水上休闲健身等体验活动。

第二,特色体育项目。建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运动游艺设施,这里的游乐项目应该区别于嘉年华、主题游乐场等大型健身设施,更需要考虑的是受众的广泛参与。比如,以植物作为隔离的迷宫,进行素质拓展的运动游乐项目等。

五大功能片区的划分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应该是整体性的。通过这五个功能片区的建设,合理利用世博场馆、土地、绿化等资源,从城市整体提高其功能性。每个片区都会有一定的融合,包括整体的生态绿化设计,相关配套的服务机构的设置,旅游休闲的服务功能建设,餐饮、购物等商铺的合理规划等等,通过这些方面将五个功能片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黄浦江的连接作用,共同为市民提供一个理想之城,向世界展示一个更活力、更特色、更和谐的上海。

参考文献:

[1] 查爱苹 后智钢:“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问题研究”,《人文地理》,2009年第2期总第106期,第50-53页

[2] 郭英之:“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家》,2009年9月总103期,第102-106页

[3] 查爱苹:“历届世博会后续利用综述”,《商场现代化》,2007年5月(下旬刊)总504期,第49-50页

[4] 孙施文 王佳宁:“城市中的世博与世博中的城市”,《规划师》,2006年07期第22卷,第9-11页

[5] 尹晓峰 张蓓:“体育对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的叠加效应”,《体育科研》,2009年第30卷第3期,第24-16页

[6] 徐佳 顾锋:“上海世博会规划与场馆后续利用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第91-92页

[7]上海综合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上海“十一五”发展思路研究

[8]陈家海:“上海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与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55-62页

[9]周细琴 李建国:“城市景观体育融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31卷第1期,第19-22页

[10]卢 柯:“关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后续发展文化功能的几点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08年第3期总第80期,第34-37页

[11]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9》,www.stats-sh.省略/2004shtj/tjnj/tjnj2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