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心脏病患者濒死前的病情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心脏病患者濒死前的病情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3-0059-01

【关键词】心脏病濒死前 病情观察

多年来,我在值班期间,遇到过不少由于各种心脏病而死亡的患者。通过细致观察,我发现多数患者在死亡前常有一个濒死过程,且死亡时间多在黎明前。一般心脏病患者在濒死期的主要表现有:①在临终前几小时,神志仍清晰;②食欲突然亢进;③躁动不安,言语稀少,无意识动作较多;④眼球呆滞,瞳孔先缩小,以后逐渐扩大;⑤喉头痰鸣音增多;⑥有些患者有对人流泪或紧急便意感,反复要求排便。上述症状持续几十分钟或数小时后,患者转入安静状态,此时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一旦患者有打呵欠、双吸气现象,则随即出现心跳骤停而死亡。

1 病案举例

1.1 例1 男,52岁,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衰竭,急诊住院。入院时血压126.6/16.8kpa左侧偏瘫,流涎失语,意识清晰,大小便失禁,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入院后,经降压、给氧、降低颅内压、抬高头部、冰敷等措施抢救治疗无效,三日后黎明前死亡。患者临终前,表现呼吸急促,食欲亢进(吃大米饭约五两),脉细数,喉头痰多,咳嗽无力,神志仍清晰。晚间,患者有循衣摸床动作,强行反复下床解大小便(实际并无排便),观察其瞳孔,开始时缩小,至晨3时左右逐渐散大,出现双吸气,经抢救无效于晨4时10分心跳、呼吸停止。

1.2 例2 女,72岁,因严重呼吸困准、面色青紫、鼻翼扇动、颈静脉怒张、 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而收住院治疗。诊断为肺原性心脏病。入院后经多方抢救,未见好转。于入院20余日后拂晓前,突然死亡。患者临终前精神反常,有欣,当时吃饼干约三两,后出现频繁便意感;约二小时后精神疲倦,全身紧贴被褥,喉头痰鸣音增多,突然头转向一侧,立即心跳、呼吸停止。

1.3 例3女,24岁,因心悸、咳嗽、心前区疼痛伴气急,血清抗链“0”测定1,050单位,入院治疗。诊断:风湿性心脏病。既往有四肢关节酸痛史。入院后经抗风湿,抗感染药物及激素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但在入院一月余后某日晨4时30分突然死亡。

患者临终前表现有精神弱、 口渴,于4时20分起床排便,返回卧床后即出现四肢小抽搐几次,且口吐白沫,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抢救无效,心跳、呼吸停止。

分析心脏病患者多于黎明前死亡的原因,可能由于此时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抑制心搏,易于引起心跳骤停所致。心衰患者脑组织严重缺氧,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相对平衡被破坏,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加剧,致造成猝死。

患者临终前出现的一系列表现,都与迷走神经兴奋有关,如促使胃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紧张性升高,幽门、括约肌松弛,同时促进同化作用,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因此,患者有饥饿感,食欲增强,便意感加重。另外,迷走神经兴奋使虹膜括约肌收缩,气管、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故临床可见瞳孔缩小,喉头痰鸣音增多等现象。

当我们掌握心脏病患者濒死前病情变化规律后,就可以通过值班时的认真细致观察,发现濒死前的预兆,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及时组织抢救,可以使患者转危为安。

1.4 例4 男,67岁,由于咳嗽、气急、胸闷、双下肢水肿而入院治疗。诊断:肺原性心脏病,心衰Ⅱ°。入院后,患者神清,呼吸较急促,两颊潮红,稍有饥饿感。当晚8时30分,患者便次增多,强行下床上厕所。由于值班护土的细心观察,意识到患者的一系列异常表现是濒死前的危险预兆,立即向医生报告了情况,并做好抢救准备。患者在一次床边小便后,突然感到胸闷,头昏加剧,立即倒在床上,随即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心跳停止,因抢救及时,使患者转危为安。

1.5 例5 女,68岁,咳嗽、咯痰20余年,因胸闷、气急、双下肢轻度水肿,不能平卧一月余而入院治疗。诊断:肺原性心脏病,肺性脑病。入院后,患者神清,食纳欠佳,经一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能下床活动及平卧休息,呼吸较平稳,水肿消退。入院五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患者食欲突增,两颊潮红,多言,多动,有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动作,并有欣,对人特别热情等异常表现。由于护土观察到患者的这些病情变化,立即与医生联系,并作好抢救准备。患者于下午5时20分突然紫绀加重,呼吸、心跳停止,由于事先作了准备,及时采取了紧急抢救措施,约两分钟后患者复苏,最后好转出院。通过上述病例介绍,充分说明加强对心脏病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的重要性,尤其是夜班护土更应加强夜间病房巡视。只有及时注意发现患者在精神状态及动作等方面的异兆,并及时报告,才能使患者不致失去抢救机会,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