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本期话题:心理健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期话题:心理健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孩子今年14岁,不知什么原因越来越沉闷,回到家里几乎不与我们讲话,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我真为他担心!他是否有了心理问题?或许得了什么疾病?作为家长,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好起来?

北京海淀区张女士:

14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发育期。青春期,许多人称之为"多事之秋",其中"一事"即表现为与家长的疏远,这是他们表现自己已经长大的一种方式。他们甚至认为家长根本不了解、不理解他们。因此,同伴就成了倾诉的主要对象,而回到家里反而无话可说。有些家长希望了解孩子所有的事情,惟恐孩子学坏,因而一旦孩子说话少了,自己就开始焦虑,甚至通过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等方法来打探孩子的"秘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更"沉闷"。聪明的做法是:在尊重孩子"隐私权"的前提下,尽量多与他们沟通,做他们真正的朋友,让他们有事能够主动地对自己讲。至于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可能会有许多原因,比如,孩子的基础较差、在学校遇到人际交往方面问题、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总吵架)等等,这就需要家长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原因即出现与家人疏远、学习成绩下降,则应引起重视,要观察孩子有无其他异常,或是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以排除精神病早期的可能性,给孩子最好的帮助。

我是一名高中生,从小学开始便有啃手指甲的坏习惯,现在,我的指甲已经变形,甚至被啃出血。一次看报纸上说"这是一种心理变态,是一种自虐",这使我很害怕,我是心理变态吗?我是自虐吗?我该怎么办?

浙江丽水萧美:

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三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活动出现异常,都可称为心理异常,也称心理变态。判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原因是异常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较常用的标准有:经验标准、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等。经验标准的含义之一是指病人自己的主观经验,他们自己感觉到忧郁、不愉快,或自己不能自我控制某些行为,你的情况与此类似。至于"自虐",更多的是指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人在幼年所经历的创伤性事件被压抑到内心深处,形成无意识冲突,这些冲突会影响人以后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个人会不断重复某些行为,甚至是自我伤害的行为,以满足心理需求。由于这种需求是无意识中的某种欲望,个人无法意识到,因而感到似乎有某种冲动,促使自己反复做出自己不愿意做(或认为没必要做)但又无法控制的行为。要想了解自己的无意识冲突或心理需求,必须要做系统的心理治疗。建议你尽快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治疗,以便早日解除痛苦。

我有一个好朋友,近半年来总为"脑子里反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想法"而苦恼,有人说她是强迫症。请问:什么是强迫症?脑子里反复出现一些想法,是强迫症吗?如果是强迫症,该如何治疗呢?

河北廊坊张小姐:

所谓强迫症,又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指的是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想法、情绪、意向或行为反复出现,患者明知没必要,但无法控制它们,并为此深感苦恼。一般来说,病人多在一定的精神因素作用下起病。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三部分。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脑子里反复呈现一些想法、事情;也可以表现为强迫怀疑;还可以表现为强迫回忆。强迫意向指患者常常被一些与正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产生一些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冲动,例如,患者走到河边或井旁时就出现要跳下去的冲动。患者绝不会真正做出这种行为,只是不能控制这些意向的出现。强迫行为指患者反复做一些行为,它又可分为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等。例如,患者反复记数楼梯有多少台阶;在马路行走时依次点数商店的玻璃;离开家时,总要反复地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煤气截门、水笼头是否拧紧;进屋时必须先在门外立正、然后迈左脚进门,如果有同伴打扰,也必须找机会再次补充完成这一动作,才能安下心来等等。此外,强迫行为还有强迫洗手、洗衣服等,患者无法控制自己而反复洗手、洗衣服,甚至可长达数小时,手的皮肤洗破了还不能停止下来。

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原则上以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以服用药物,临床上多以安那芬尼为首选,但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至于心理治疗,目前的流派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等。心理治疗能否取得疗效,关键看患者能否配合治疗。如果你想让你的朋友尽快好起来,那就建议她找心理医生做系统的心理治疗吧。

我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就有了一个令我们不解的毛病:只要一做作业就紧张,惟恐出错。这也许与我们要求严格有关,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克服做作业紧张的毛病?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

山东烟台王先生:

心理学上有一种"无差错症"的说法,指的是:如果老师、家长经常向孩子讲,千万不要出错,今天的一点小错就会酿成今后让你后悔不已的大错,你会因此考不上大学,你会因此断送大好前程……按理说这样讲不能算错,但是如果反反复复只强调这一方面,就会形成心理上的"无差错症",即要求自己始终处于"无差错"的状态中。有这种症结的人,他们惧怕错误,不能宽容自己的错误,更不能在错误发生后,去积极地消除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当然,避免这种心理上的"无差错症",并不意味着叫孩子都去争先恐后地犯错误,而是应该在要求他们尽量少犯错误的同时,也要讲讲错误的不可避免性,不要一犯了错误就惊慌失措;更要讲讲出了错误后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这是一种正确思维方式的教育,对提高孩子心理素质是大有好处的。作为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要因为片面要求某一方面,而使孩子形成心理上的"无差错症"。孩子年龄虽小,但承受的压力并不比大人少;大人尚且难免犯错误,更何况孩子?因此,他们不但需要大人的理解,而且也需要大人的宽容。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帮助他们找出犯错误的原因,使他们尽可能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我与女朋友因误会分手已经半年了,无论我怎样解释,她都不肯再给我机会。半年来,我做了各种努力,但都无法适应没有她的日子,我该怎么办?

北京朝阳区韩新:

适应是需要学习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应是一种接受。不愿意接受,其实就是不愿失去曾经拥有的。然而,生活由不得你,我们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接受生活中种种不愿意接受的变化。接受,就是走出"怀旧"情结,及早消除负面情绪,面向未来,重新踏上人生之路。适应也是一种放弃。人生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就你而言,只有放弃已不属于自己的情感,才有可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情感。要适应没有女友的生活,就要放弃单方面想"重归于好"的不现实的想法和欲望,反省自己的不足,避免在寻找新的感情时再犯同样的错误。适应是人生别无选择的课题,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适应。愚鲁的人躺在昨天的阴影里哭喊着:"我痛苦死了,我实在受不了!"聪明的人站在今天的大地上坚定地对自己讲:"我还有希望!"愿你做个聪明人,主动适应现在,勇敢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