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养生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养生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命运坎坷、流离颠沛,但却活了73岁。这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身健寿长。当时的医学并不发达,平均寿命只有30几岁,而孔子在逆境中得享古稀之龄,又有着怎样的颐养之道?本期健康讲坛特邀山西省中医院冯五金教授为我们一一解答。

饮食养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第一道关口,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不仅会损伤我们的身体,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孔子晚年有“八不食”的习惯,这也是他能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八不食,第一是说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是指过期的食品,放置时间久的食品,难免就会发生变质,不能吃。当然现在储存条件好了,比如说干果之类的食品,有的放置时间就比较久。还有一些冷冻食品,冷冻不见得就能够完全保鲜。如果时间太长了也不好。

第二个色恶,不食。就是指颜色发生变化了、颜色不正的食品,比如说加了色素的食品,也需要小心。

第三是臭恶,不食。臭恶是指食品味道发生变化了不应该吃。变味食品我们今天还能够遇到,比如花生、玉米、大米、棉籽都容易发生霉变,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高致癌物质,容易诱发肝癌、胃癌和其他的恶性肿瘤。

第四是失饪,不食。饪指烹饪、烹调,中餐是非常讲究烹调方法的,有炒、炖、煮、蒸好多种,还有火候,分文火、武火,有爆、有缓,这些做法对食品产生不同影响,所以烹调不当,也不能食用。

第五个不时,不食。所谓不时,主张我们的饮食应该是新鲜的,按时令进行收割供应,不到时令的食品,营养价值是不能保证的,所以孔子提出来不时,不食,对今天也有指导作用。

第六个割不正,不食。所谓割不正指刀工。中餐非常讲究刀功,比如说切片、切丝,刀功很关键,也就是说通过观感产生美感,通过美感可以增加食欲。

第七不得其酱不食。酱,我们现在仍然在食用,指要选择调味品。我给它总结酱有四大功能,有调味,可以调节味感;可以增色,能够增加食品的颜色;有营养价值,美国威斯康星洲大学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大豆中的水解蛋白酶抑制物;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第八是指沽酒市脯,不食。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指来路不正、来路不明的食品。比如我们现在的小商小贩、小摊小点的食品。没有卫生保障,没有营养保障,加上难免有假冒伪劣,所以这类食品也最好不要吃。现代人都主张饮食应该是美食,孔子提出的八不食,实际上是一种高标准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标准。

饮食有节是孔子养生中非常重要的经验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肉类食品以及酒文化频频升温。

据史料记载,孔子酒量超凡,但却从来没有喝醉过,孔子从来都不以此为豪。孔子在食肉、饮酒方面又是如何做的呢?

所谓的三限食,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气指粮食唯酒无量,不及乱。不撤姜食,不多食。三限一要限肉;二要限酒;第三要限姜。意思是说筵席上的肉食再多,其用量也不要超过主食。喝酒虽然不限量,但不能喝醉,可能在那个时候吃姜比较多,不忌讳吃姜,但也不能多吃。

第四,吃相也叫食相,指一个人吃饭时候的神态和动作。孔子认为吃相应该是文雅进餐,细嚼慢咽。有人对吃同等食物的两组人做过专门的实验对比,发现专心进食者对于蛋白质的吸收率可以达到85%,对于脂肪的吸收率能够达到83%,而狼吞虎咽的人对蛋白的吸收只能达到75%,对脂肪的吸收也仅有71%。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小孩子吃饭时尤其不要边笑、边哭闹边进食,会引起咳呛、气管异物,甚至窒息。

起居养生

第一,孔子提出“寝不言”,所谓寝不言就是在睡觉前不要谈笑,不要过度兴奋。要按时上床,安静就寝。因为睡前过度兴奋容易难以入睡,容易导致失眠。

第二个方面,孔子提出“居不可”,孔子认为除了上朝外出之外,平日穿衣服应该舒适随便,不必像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到别人家做客那样讲究拘束。另外孔子对穿着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场合,也有不同要求。孔子对穿衣要讲究衣德。穿上衣服可以避免阳光暴晒灼伤皮肤,同时穿着衣服出去也表达了一种有礼貌,对人尊重的衣德。孔子讲究衣服颜色的搭配。家里、家外的穿衣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家里的穿衣,讲究实用方便。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要长一些,我想主要是为了保暖。因为过去居家都比较简陋。孔子时代也讲究穿睡衣,必有寝衣,体现了孔子时代无时不服。就是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穿衣服,而且讲究穿睡衣。并且有长度的要求,要超过膝盖。超过膝盖也是为了保健作用,保护膝盖免受风吹、防寒、避风保暖。

第三叫“寝不尸”,主要是讲睡眠姿势。不主张采用仰天挺尸状的睡姿。因为仰天睡就是把上肢和下肢都伸直,不能放松。另外老仰着睡,口水容易倒流,也容易引起咳呛。正确睡姿应该是侧身而卧柔而不僵,也就是我们谚语当中经常说的“卧如弓”,有利于延年益寿。正确睡姿应该是右侧卧位,曲下肢,曲右腿。右手上撑头就是扶住头,左手放在左腿的大腿上。那么这样就能够放松而且避免对心脏的压迫。

第四叫“居无求安”,意指居住环境和条件不可太安逸,否则使人产生懒惰,意志消沉,事业荒废,不求上进,对身体也不利,能够使身体虚弱,不利于健康。

相传孔子有一次生病,医生询问,你的居处饮食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孔子回答:春居葛笼,夏居密阳,秋不风,冬不炀,饮食不馈,饮酒不劝。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养生从饮食、起居、衣着,包括居处都是很讲究的,孔子的养生思想符合中医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运动养生

所谓六艺是礼乐射驭书数六门课程。礼指礼仪,乐是指音乐,射指射箭,驭是指驾车,书就是书法,数指计算、数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孔子当时的六艺确实很有价值。孔子很重视体育养生保健,孔子特别喜欢周游列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旅游。游历是孔子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部分。

孔子一生热爱大自然,性喜出游,游遍了好多山川名胜。他周游四方普教众生,经常和学生一起骑马、射箭、习武、游泳。孔子还很喜欢音乐,他对于音乐养生又是怎么看的呢?

对于音乐,孔子是有选择的,孔子提倡多听欢快的、向上的、情趣高雅的音乐,少听消极、悲伤、格调低下的作品。而且孔子十分欣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作品,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欣赏原则。

孔子早在2560多年前,就提出人生三戒理论,告诫我们在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注意不同的养生侧重,这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所谓三戒是“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我们先讲少年戒色。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是孔子的原话。意思是说在人生的少年时期,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整个机体的各个系统,还不完全发育成熟,并且也缺乏自控能力,如果在这个时期早婚、早恋、早育,过早介入性生活,不但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也会对人生的健康状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叫中年戒斗。及之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意思是说人生在壮年之时,机体已经发育成熟,血气也已经完全充实,这个时候要警戒自己,不要争强斗勇,勾心斗角。孔子所讲的斗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斗气、斗心眼儿、勾心斗角甚至喜欢打架斗殴,同时,好斗之人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较高。

到了老年,要老年戒得。原话是“及之老也,血气及衰,戒之在得”。人生进入老年时期,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已经减弱,体力与精力也明显下降,要警戒自己切不可把得看的太重。据报道巴西一位学者,经过三十多年研究发现有贪污行的人,就是贪得无厌的人,患癌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心理养生

孔子认为寿命长短不在天命,而在人为,提出了仁者寿、德者寿、智者寿的观点。就是说仁慈宽厚的人长寿,品德高尚的人长寿,聪明智慧的人长寿。

首先介绍仁者寿,这个仁字是一个含义广泛的道德概念。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仁者爱人。仁字从字面上看是一个人的部首再加上二,实际上就是两个人的意思。它体现两个人要互相帮助、互相同情,要和谐共处。仁者寿的意思就是说有仁爱之心的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待人宽厚大度、助人为乐就能长寿。

仁者能激发众人对他的感激、拥戴之情,能够赢得人们的尊敬和赞扬。仁者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内心温暖和满足。医学专家也认为大脑在做善事、做好事受到爱心滋润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样的天然镇静剂,叫做内啡肽,能够使人产生一种愉悦感,这就为好人长寿,仁者寿提供了科学依据。

孔子还同时提出了德者寿。德者为什么会长寿,又是如何长寿的?人类的美德与寿命长短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德者寿实际上是孔子对长寿的又一个理念,也是对仁者寿的补充和拓展。

因为品德高尚的人非常注重社会公德,会自觉地用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来要求自己。品德高尚的人总会有远大志向,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而且品德高尚的人常会顾全大局关心别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品德高尚的人还心胸坦荡性格开朗,不计前嫌,没有嫉妒心,没有名利之心,没有报复之心,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坦荡荡。

拥有豁达、开朗、宽容、博爱的品质,是一个人健康长寿必备的金钥匙。研究表明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中有96%都是乐观者,这种品质同样表现在孔子身上。孔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从不怨天尤人,即便是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他也不气馁。他能够做到哀而不伤。他常常带领他的弟子到处周游讲学虽然屡遭围攻讥讽,但是仍不灰心丧气。有一次,孔子在路上走的时间长,粮食断绝了,跟随的弟子们都走累了,但他却依然乐观的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是说,吃简陋的食物,哪怕是喝凉水,弯曲手背当做枕头也乐在其中。

孔子还提到智者寿,那么智者为何能长寿,现在人们所提倡的生命在于运动又是否准确呢?

英国学者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发明家也长寿,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当中有1099个发明专利,活了84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现在医学证实常用脑的人,脑血管常处于舒张状态,有利于血液循环,充足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胞得到良好的营养,减缓了大脑早衰。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受教育程度与死亡率有关。文化程度高的人患结核病肺炎、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低。然而现实生活当中,好多人片面理解生命在于运动,只求身体锻炼,而不重视用脑。想长寿,要更注意进行脑功能的锻炼。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养生应该先养心。

总之,孔子的养生思想对健康长寿很有启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