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性诊断及应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性诊断及应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将生态位理论及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运用于农村德育生态系统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农村德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借鉴PSR模型对城市化进程农村德育进行系统地生态诊断,发现农村德育存在着生态位的偏差,表现出生态位宽度不足、效度不佳、共生恶化等三个层面的生态性症状。对我国农村德育生态位的全方位矫正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致力于实现农村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生态系统适应城市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生态位;农村德育;PSR模型;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16-03

城市化加速发展给农村德育教育带来了冲击,从生态位理论视角考虑和分析农村德育生态系统,借鉴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对农村德育工作进行生态性诊断,以期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变革提供有益的支持与借鉴。

一、德育生态位理论的引入及研究意义

生态位理论早已超越了生物学的研究范畴,渗透到诸多学科领域,并催生出教育生态位、产业生态位等一系列专有名词,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理论分析工具。生态位指生物种群所占据的基本生活单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中的地位与功能,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德育生态系统同样也遵循生态位理论,即德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体系中各自的生态位展开,这对于学生德育在创新实践中寻求和扩充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PSR模型与农村德育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由加拿大学者Rapport和Friend于1979年提出,近几年来PSR模型已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领域得到普遍应用,但在农村德育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应用较少。

基于PSR框架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性诊断分析框架,可以由压力、状态、响应等三个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因素来反映德育生态位的调整以适应农村城市化,使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保持体系的平衡和稳定。PSR模型涵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资源、德育环境、德育功能等三大要素的互相作用及影响,不仅表明了农村德育生态系统中德育资源、德育环境、德育功能等关键因素的变化对德育生态位产生的影响,也表明了最终导致农村德育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状态对城市化发展的调整性反馈。其中“压力”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资源的整合乏力、德育环境的改善不力、德育功能的发挥受限给农村德育生态系统造成的负荷;“状态”表征了德育生态系统失衡引起的农村德育生态位的偏差,主要包括了生态位的宽度不足、效度不佳和生态共生恶化等问题;“响应”展现了面临德育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问题所采取生态位矫正的应对策略,主要表现为拓展生态位宽度、改善生态位效度、实现生态共生互利(见图1)。把PSR模型运用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性诊断问题上来,可以厘清农村德育生态位出现偏差的因果关系,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生态位矫正应对策略。

三、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的生态性诊断

1.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位宽度不足

生态位宽度是指某一物种或群落所能占据的有限资源空间比例,应用到农村德育领域,其实质是指所利用的不同资源幅度。农村德育生态位宽度决定了其对环境适应性及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只能利用一小部分的称之为狭生态位,而能利用绝大部分的称之为广生态位。我国农村德育教育是一个“重灾区”,从学校、家庭、社会等三个密切联系的环境因素所构成的德育生态系统来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教育还存在德育资源没有得以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突出问题,表现出校本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未实现优化整合,这说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仍处在狭生态位。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三方仍然坚守着自身的价值取向,践行着不相融合的教育方式,因此农村德育资源仍没有得到高效整合而实现良性互动。另外,联系渠道畅通性的先天不足,致使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有效指导相对滞后。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整合失衡已对农村德育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形成了农村德育的狭生态位,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位效度不佳

农村德育的生态位效度是指利用德育资源所致环境效应与功能效应。农村德育的生态位效度不佳,集中体现在其实现价值的能力欠缺和后劲不足。(1)“德育为先”的育人宗旨已被大多数农民家长忽视。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进城农民家长从亲身体验的就业现实中逐渐意识到教育可为子女创造向上流动的无限机会。因而他们大都过分倚重子女文化知识学习,对于培养子女的思想品行、生活能力、劳动技能和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却很少关注。(2)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离土”的农民队伍越发壮大,他们的子女一般交由祖父母抚养,造成子女无法感受到正常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也有着不良影响。(3)农村城市化致使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变化的形势。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德育教师的跳槽事件频繁发生,造成农村德育教师队伍的较大流动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的迅速蔓延,学生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与自己所受教育有所不同甚至相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网络文化的影响,这严重冲击了学校德育教师在学生思想品德成长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也引发了农村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3.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共生恶化

生态共生是指不同种间个体任何形式的共同生活,包括共生互利和共生恶化两种现象¨。。。在德育生态系统中,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环境要素,三方若不能积极合作,就会引发共生恶化现象。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子系统依然存在着相互对抗。(1)农村德育生态结构与功能的不平衡性和不协同性已经很突出。家庭、社会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上与学校还缺乏和谐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其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教育一直以来的神圣职责。而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着明显分歧,表现出过分看重子女个人幸福,家长以个人利益为先的理念给学生在求学就业等问题造成不良的引导。同时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尤其是网络传播媒介传递的精神污染,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农村学校德育健康发展的一大困境。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生态系统中的种种失衡表现,必然致使学校德育单兵作战,缺乏有力的后援,进而酿成共生恶化的局面。(2)在农村德育投入资本与产出效益也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协同性,也造成了德育生态系统整体的不平衡。德育基地建设、设施设备改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是困扰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德育发展中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