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的嬗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的嬗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主要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发生嬗变的原因有四:剖析期中测试失败的原因,明确班情、学情,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加强历史教学日常评价强度,加快复习的节奏,保证复习的进度和效果;对弥补的作业进行二次批阅和评价,保证弥补学习落实到位;制订合理的期末复习方案,严格执行,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本次教学实践活动给我的启示是:复习迎考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明确,因班制宜,方案合理,注重全局,执行有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总结性评价 嬗变 原因 启示

一、 嬗变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我任教两个文科班的历史,在期中考试中,这两个班的历史成绩与平行班相比,均落后5分左右,这对我们人文社会学科来说,差距实在有点大,无论是这两个班的学生,还是作为任课老师的我,压力是相当的大。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全市统考统批,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历史平均成绩与平行班相比,均高出了5分左右。真可以说形势发生了大逆转,在高中的历史总结性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嬗变。什么是嬗变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蜕变 ,演变,彻底改变(如特征或条件的改变)的意思。我自己的理解是: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外在条件的改善,事物状态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引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就是由于师生双方教学行为的改进,促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或教学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提高,甚至是根本性的巨变,突破该班级原有教学水平的阈值,随着这种阈值的突破,师生双方对历史教学的信心明显提升。

为什么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会发生嬗变呢?

二、 原因

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发生嬗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师、因生、因班而异。笔者在此想以本人任教的两个班级的总结性评价作为个案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其他同仁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有所帮助。

1.剖析期中测试失败的原因,明确班情、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与任教班级的同学共同分析了考试成绩落后于平行班一大截的主要原因有:日常评价方式单一、低效。由于上学期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表明,学生非常反感课堂默写这种日常评价方式,因此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展教学实验,实行日常教学评价多元化,有口头测试、选择题测试、默写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2011-2012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任教的两个班与其它平行班相比,学生历史学习相对轻松,考试成绩却不差。所以,本学期一开始,我想进行更大胆的教学实验,日常评价完全取消课堂基础知识的默写,以选择题测评来代替。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学生课堂上完成了选择题作业,课后只要做一两道主观题就行了。如此,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更轻了。然而,我却没有预料到单纯的选择题评价存在严重的弊端:选择题对学生精确理解记忆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选择题不能考察学生对主观题的解题能力。为此,学生在自修课上几乎不花时间复习历史基础知识了。学生接受选择题的日常评价有相当一部分靠的是侥幸过关。时间长了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越来越薄弱,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水平越来越差。因为学生考试不会运用历史语言来回答问题,只会用大白话来答题,如此一来,考试成绩自然就差了。

再一个原因,同学们认为,虽然老师教学实验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减轻师生双方的负担,如老师不用批默写作业了,学生课后作业少了,但由于高中学习压力大,历史作业节约下来的时间并没有用来复习巩固历史基础知识,而是被其他学科占用了。

2.加强日常评价强度,加快复习的节奏,保证复习的进度和效果

基于以上对期中考试失败原因的剖析,师生双方达成共识,日常评价还是应该以课堂默写为主,其它评价方式为辅,这样就可以保证同学们必要的历史学习时间,养成课后及时巩固复习基础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品质。

为此,从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坚持每堂复习课上,默写上堂课已经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而且从必修一开始补起。因为我通过精密计算,到期末考试前,正好可以将三本必修的共40讲的基础知识默写一遍。在复习课堂上,还以口头测试等日常评价方式来弥补基础知识默写评价的不足。一开始,同学们有些不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复习方式,因为同学们觉得与期中考试前逍遥自在的历史学习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经过沟通,同学们也意识到光图轻松,成绩出不来是不行的,老师不是没有给过同学们机会,不是没有试验,可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常规的合理的日常评价,我们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自觉地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两周以后,同学们已经适应了高强度、快节奏的历史复习课堂教学方式,而且养成了课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的习惯。

在复习课上,我坚持做好基本教学环节,让各个教学环节更加紧凑,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通常情况下,一上课,首先是检查预习作业;然后进行复习评价-一以课堂默写练习为主,其他评价模式为辅,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上堂课基础知识复习巩固的效果;然后以问题导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促使学生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升华;最后进行命题探究训练,目的是当堂巩固,查漏补缺。

3.对弥补的作业进行二次批阅和评价,保证弥补学习落实到位

由于我对学生要求凡是默写错的题目要求订正一遍,凡是默写不及格的必须踏踏实实、系统地将相关基础知识自觉整理一遍,我只检查、批阅,绝不会加班加点地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重背、重默,学生也乐于接受。对于学生默写订正的课堂作业和课后订正的作业,我坚持进行二次批阅。对部分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坚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二次口头测试评价,督促学生及时弥补日常评价和作业中发现的基础知识的不足。以上做法的出发点是督促学习基础较弱,学习态度、习惯、品质较差的学生将历史学习的弥补工作落实到位,尽可能跟上班级的正常复习进度。

4.制订合理的期末复习方案,严格执行,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期中考试后,我根据期末测试范围和复习时间制订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期末复习方案。期末考试范围是三本必修和二本选修内容,正常的进度是必修40讲,选修12讲。必修部分中,期中考试前已经复习了10讲内容,还有30讲内容,每一讲基础知识复习评价需1课时,共需30课时。每一讲有一份配套练习,共30份练习,至少需要10课时评讲;还有10份单元练习,至少需要5课时评讲。可见,要完成必修部分的一轮复习,至少还需45课时。因为时间实在太紧,选修部分12讲,只有3课时的复习时间,为此,每课时只能指导学生梳理、巩固4讲的基础知识,练习来不及做,就算了。最后安排2课时做一份综合练习并评讲。这个复习方案制定后,我坚决执行这个方案,有时练习来不及全讲,就选讲易错题。如此,就有利于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比较系统地把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了,做任何题目都不怕了。相比较而言,有些平行班的老师过于追求完美,将复习课当作新课来上,讲练习一题不漏,结果,复习计划只执行了一半左右,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就相对不理想了。

三、启示

通过对本人所任教两个班级在本学期从期中到期末考试成绩发生嬗变的原因的剖析,笔者意识到历史复习方式方法固然多种多样,每个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智慧,但历史复习教学也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

首先,要明确自己任教班级的现有学习水平,根据本班的班风、学风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的复习方案。如有的班级班风、学风很好,学生的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较好,学习的自觉性很高,掌握了较科学合理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学习品质优良。那么你的复习方案中学生自主复习的比重可适当放大些,练习评讲的比重可适当放大些,复习评价的比重可适当放小些。而对那些班风、学风、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态度、习惯、历史学习品质较差的班级,在制订历史复习方案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历史复习评价的比重,应当以默写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作为督促学生养成及时背诵、巩固基础知识良好习惯的主要手段。还应该重视课堂预习检查环节、问题导学――知识梳理环节,以便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至于问题探究环节和命题探究训练环节的比重,由于时间紧则可以适当放宽。

其次,对于班风、学风、学习品质相对较差的班级,复习期间还要加强对学生弥补作业的批阅并及时进行二次评价,保证学生的日常弥补学习落实到位。笔者觉得应该将二次评价尽可能放在课堂复习中,切忌额外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第三,在执行期末复习方案,迎接总结性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已经制定好的复习方案,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注意要有全局观、整体感,系统性,切不可为了多讲几个具体的练习题,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结果容易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总的说来,本次历史总结性评价发生嬗变使我认识到复习迎考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明确,因班制宜,方案合理,注重全局,执行有力。如果师生双方配合好,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势必比较理想,遗憾必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