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伯安绘画形式语言及作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伯安绘画形式语言及作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绘画形式语言是构成画面视觉力量的主要因素,也是直接以视觉的方式为观众所感知的核心元素,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视觉效应多得益于绘画形式语言的巧妙。

【关键词】李伯安 笔墨 造型语言

李伯安的绘画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以线为主,传承中国绘画造型语言特征,注重画面结构,人物形象富有个性,画面浑厚而有张力,笔墨与造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既继承传统中国人物画,又吸取西画光影素描的造型方法及其他画种的艺术形式,使作品显得大气雄浑。这种兼具写实与写意的语言形式,丰富了艺术的表达,宗白华认为“写实终只是绘画艺术的出发点,以写实到传达生命及人格之神味,从传神到创作意境,以窥探宇宙人生之秘,是艺术家最后最高的使命”。①这种高度的概括,在李伯安的绘画中表现得较为恰当。

在作品的立意构思方面,李伯安的作品立意雄阔宏大,意境深情激越,突破了传统中国人物画善于表现的文人高士的清高、孤傲、淡薄、狂狷和仕女画的纤弱、柳眉细眼、弱不禁风,也不同于现代人物画中对普通人生活的记录或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以李伯安的巨作《走出巴颜喀拉》为例,在立意上已经超越了一般历史画或风俗画的范畴,改变了写实主义单一的创作模式,不只是去记录藏民的生存状态(纪实不是他的创作目的),他所要表现的是更大的主题——一个民族的魂魄,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实质。这种视觉上的强烈震撼,以至于使日本人以质疑的口气赞叹中国人的绘画能力。②

在人物造型方面,李伯安采用意象造型方法,人物生动,结构严谨,极富精神内涵。在《太行人》组画中的对形体的处理多从结构入手,大刀阔斧地予以概括、抽象、凝练而成大黑大白的画面,形成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作品《走出巴颜喀拉》中,李伯安一方面有限度地吸取西画素描技法刻画人物面部和手部,通过线条、皴擦、墨色烘染、略施淡彩表现结构、形体和明暗,使用平光的处理手法,使人物愈发厚重,犹如山石一般坚硬有力,人物形象结构严谨,造型生动。但他没有完全照搬西画的具象写实技法,人物形象仍然是一种意象的造型方法,在创作过程中没有照搬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斤斤计较于细节的比例与形状,而是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外在形象的同时,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更加注重自我主观情感的表达,对人物进行概括、剪裁和夸张,更真实地表现出对象的神态与表情,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整个画面传达出强烈的精神性和情感性。另一方面,李伯安又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刻画人物轮廓和形体转折,苍劲有力的线条在画面中占据了主要位置,使用笔与形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造型方法。《走出巴颜喀拉》画幅高达1.88米,画面上占据前面的近景人物只略小于真人,身材魁伟、高大健壮,犹如磐石般坚硬,视觉上形成冲击力与震慑感,与米开朗琪罗所塑造的气魄宏伟、体态健壮、具有强力意志与力量的人物形象,在造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笔墨语言方面,李伯安以单纯的水墨追求笔墨语言的鲜明、雄强和厚重,既有对传统的传承,又有对传统的突破。在用墨方面,李伯安豪不吝惜,纵观他的所有作品,往往用重笔浓墨配合刚强有力的线条在画面中形成大的几何形的墨块,这些墨块对画面进行了分割,整体感非常强,庄重而深沉,营造出了浓厚的宗教氛围,黑白的冲突在画面中构成强烈对比效果。如在作品《走出巴颜喀拉》圣山之灵、哈达、天路几段中,整幅画大部分是浓重的墨块,使画面厚重沉静,充满了幽幻神秘的气氛。在整体的黑白对比中,可以看到墨色干、湿、浓、淡的变化,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既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又突破传统的限制,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实质。

《日出》是李伯安《太行人》组画的代表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得铜奖,并获得河南省美展一等奖。令人感叹的是,在李伯安的笔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竟以雄伟的纪念碑似的形象向我们呈现出来,勤劳、朴实的山民,背靠朝阳尤显得高大而魁伟,仿佛是矗立在天地之间的一座丰碑,与旁边的呈几何形的重色的大山相呼应,顶天立地,厚重而充满力量。人物脸部的处理留下了岁月的印记,充满沧桑,双目远眺,表情深沉而凝重,透露出对生活之路的无比坚定,画面中的人物是在对生活也是对人生进行思考,这实际也是画家本人的思考,他就是李伯安的化身,将自己的精神用画面表现出来。作品开掘人物内心隐秘的情感与性格,从而形成一种微观的心理叙事,成为李伯安人物画的重要特征。

李伯安画过很多巨幅头像习作,如《藏妇》《注目》《高原魂》《聆听》等,这些作品尺寸大都在60厘米至90厘米之间,整幅画面只有一个头像,他使用意象式的造型手法,从人物结构出发,用浓墨重笔塑造人物形象,将他以往作品中的刚健雄强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苍劲老辣的线条成为整个画面主要元素,起到分割画面和塑造形体的作用,其恣肆纵横的皴擦和大胆的用墨,使画面形成强烈的黑白块面的对比冲突,由此而形成的力量、气势等形式意味与顽强、坚毅、忍耐、奋争等神情的配合,标志着李伯安艺术由精确写实向粗犷的意象造型,由客观再现向主观表现的转变。

注释:

①②宗白华.天光云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9,31.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