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教学如何深入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教学如何深入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是学生从小到大的必学科目,在长期学习中,学生觉得语文是最为简单的一门学科。学生轻视,教师教起来自然费时费力,学生也只见表面,不见效率。如何才能促进语文课堂变得既深入有效呢?

一、提升内涵,做一名受崇拜的教师

课堂能否为课堂增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内涵。从学生现状来看,造成语文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教师语文功底有待提高,缺乏创新的精神;(2)教学中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而缺乏对教学的研究、太少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关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观点。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语文教师需要的不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不能像一个固守陈旧思想的人,永远没有新的想法,因为他们习惯了自己一切,而要深入生活这本大的教科书,扩大知识面,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各个知识角落,寻求更准确的答案。

其次,使学生接受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在课堂中接受了多少知识,是衡量一个教师上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才是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性格特征,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发问,勇于探索。

二、提高效率,做一名方法得当的语文教师

一堂语文课有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扎实而不热闹的课堂。学生锻炼了能力,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对学习产生了需求。(2)是充实有而效果、有内容的课。充实就是学生有事做,动手动脑了,对学生而言就会有效果。对老师而言,课堂上要有内容可讲,讲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内容的恰当性。(3)是一堂有启发的课。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课堂要有生成,而非仅仅预设。课堂中各人的知识层面不同,所持观点也就不同。故一节课不仅仅是教师课前的预设,更注重的是一堂课之中师生通过知识的碰撞生成新的知识。(4)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语文课最容易作秀,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准备得很充分,看似一节学生活跃的课,但一测试,学生则是所得不多。教师上课是和学生相互知识交流,要顾及学生,而不是听课老师;眼中要有学生,而非为了给听课的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三、发展能力,做一名善于掌舵的语文教师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整节课中犹如舟行波上,时上时下,让操舵者时刻集中注意力。如上余光中的《乡愁》,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浓浓的离乡多年的感觉,这样学生感受起来就会深入。在教《幼时记趣》时可带着学生回忆儿时的无限快乐。不同的题材就要有不同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严肃的氛围能使学生刚正,愉悦的氛围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悲伤的氛围能使学生伤感。这既能实现教学目标,又能引领学生集中注意力,真正实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师生平等的教学平台。教学是师生、生生交流信息的过程,发出的信息得不到回应,就是一次失败的知识传递。教师要及时接收学生的质疑,不仅仅是发问,更多的是学生的眼神、动作这些肢体上的表现。要善于捕捉学生所流露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快速分析处理,进而及时转折回去,进行有效教学。

四、语言生动,做一名善于感染的老师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1.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富于直观。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要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要善于形容、比拟,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令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语言,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学会写作,从中获得知识。

2.教学语言要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进行,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做到规范和准确。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发音要正确,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中心,句句紧扣,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遵循规律,论证严密,立论有据,不以偏概全。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要求语文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或障碍,妨碍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剔除颠三倒四的唆话、无关紧要的两可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3.教学语言要充满情感,富有节奏感。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是指语文教师在深刻体会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后发自内心的饱含热情的真情实感。富有情感表现力的语文教学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由语文教师内心的情感引起语言快慢急缓的变化,并和语言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不能随意而发,也绝非矫揉造作,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同样,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也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不能为了节奏而节奏。快慢得当、轻重有度、张弛适宜的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启发性的教学目的。

文字平铺在纸上,既无色彩又无动感,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动着波涛,风里鼓荡着清香。好的讲解,严谨而不乏机趣,庄重而不乏诙谐,让人如坐春风,如饮甘露,让人感受到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语文教师的讲解不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一定要表达完整,入心入耳;也不必字字珠玑、语惊四座,但一定要凝练准确,经得起推敲,真正做到“有实事求是之心,而无哗众取宠之意”。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深化自己的内涵,拓宽知识视野,让学生崇拜自己;提高课堂效率,把握好课间学生的生成;大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课文题材给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渗透教学,在反思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在拓展中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宗尧.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