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红楼梦》第一回看曹雪芹的文学消费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红楼梦》第一回看曹雪芹的文学消费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红楼梦第一回体现了曹雪芹文学消费思想,体现了曹雪芹对读者的重视。曹雪芹在创作实践中,考虑到了读者的文学消费因素,并用于指导小说创作,对作品作了丰富性、创新性的艺术开拓。《红楼梦》问世初期,它的传播及读者反馈情况,印证了作者独特的文学消费思想。

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文学消费;读者

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组成。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读者这个要素。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作者创作的文本就不能实现其普世价值。曹雪芹在他的伟大著作《红楼梦》的创作中就注意了这一点,甚至在开篇第一回就不止一次谈到读者接受问题,即广义上的文学消费问题[1]。

一、曹雪芹文学消费思想在第一回中的体现

我们先来看看《红楼梦》第一回中体现作者文学消费思想的几处语句:

我虽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传照。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空空道人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何难也?但我想,历来野史皆出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多……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也。今之人,贫者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子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作者在透露创作思想、创作背景的第一回书中,用数百言从读者的角度来谈自己著作问世以后面临的或可能面临的读者阅读问题(文学消费问题),这一定不是偶然的。“悦世之目,破人愁闷”,“方使阅者了然不惑”是直写其意,为读者之考虑溢于言表。在后文,作者更借空空道人和石头的问答来详细阐释自己的文学消费思想。作者虚拟的空空道人俨然是以世俗读者的口吻对作品质疑问难,而石头在这里则是作者的代言人,它针对性的释疑解“难”,作出了“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多”的判断,并在后文分析了世人不爱看“理治之书”的原因——“今之人,贫者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

作者作出这样的分析论断,源于他对自己作品“隐含的读者”[2]的熟悉,源于他在家庭遭遇巨大变故之后对生活的深刻体味。作者曾“赖天恩祖德”,过着“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也曾“茅椽蓬牖”、“绳床瓦灶”,“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抄家前的繁华和抄家后的落魄,使他熟知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包括文化生活。

作者还敏锐地感受到了以往俗套小说给读者带来的审美疲劳。作为熟读唐传奇,明小说的有超强鉴赏力的读者,作者对过去小说的弊端、俗套了然于胸,认为那些“满纸才子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是“胡牵乱扯”。甚至,作者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借贾母之口再次表达自己对俗套滥调的厌弃——“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的佳人。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

二、曹雪芹文学消费思想对其创作的指导

曹雪芹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就会自觉地考虑这些读者的(哪怕是潜在的诉求)诉求,以求作品“悦世之目”, 令“世人换新眼目”。当然,作者并不是像时下的有些“”一样,为了赢取廉价的掌声和短暂的物质报酬去迎合世俗的低级趣味。他需要世俗的读者,他更需要有品位的读者,不然他就不会做冷板凳“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就不会发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悲凉慨叹。他做的是对得住读者也对得住自己的一项自觉的前无古人(也许后无来者)的艺术开拓。

关于《红楼梦》的艺术开拓,红学界的专家学者已做了深入详尽的论述。这里笔者大致谈谈《红楼梦》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一幅丰富绚丽而又内涵丰富的历史画卷。它表现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世俗的,它写了满嘴粗话脏话的奴仆、混混,有高雅的,它写了喜欢烹雪煮茶,爱吟诗词歌赋的公子小姐;有鸡零狗碎,小到一朵花、一根草、一件佩饰,有仕途经济、宦海浮沉,大到家国天下;有纯粹的宝玉黛玉式的精神之恋,也有贾珍之流的;有妯娌间的冲突,有兄弟间的不睦;有尽享天伦之乐的喜庆欢闹,也有孤苦伶仃的寂寞感伤;有儒家思想的读书奋进,也有佛道思想的冲虚超脱;有城乡之间的差别,有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有工程承包的送礼请客,有中饱私囊的暗箱操作;有花木种植,园艺设计,有饮食服装,中医中药……

不说整部作品,就是在第一回中,据笔者统计就涉及到作家创作论、创作环境、反省忏悔、女性观、神话传说、宿命轮回、文艺评论、套版与创新、穷而后工、男尊女卑、退守与进取、梦境、宗教、一见钟情、亲子之爱、交友、行善、礼仪、科考、自然灾害、贩卖人口、渎职、官员排场、民怕官、人生变故、世态炎凉、虚无思想等二十多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