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高盛的神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高盛的神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般而言,打着经济旗号的高盛,绝不会透露其成功或者失败的真正原因。

自4月初以来,高盛公司已先后至少两次向其客户发出做空大宗商品价格的信号。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新近披露的一则报告也证实,全球金融机构的原油期货净多头明显减仓,仅4月6日至12日的5个交易日,多头净减仓8813手,若把期权交易也折算其中,减仓规模应在14483手。而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确也下滑了。截至本周一,纽交所5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2.38%。于是我们不得不又问起一个“古老”问题:高盛真的先知先觉?

对于这类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命题,我从来不信。神话总归是神话,而对于所谓的“老牌机构经验说”,我也不以为然。历史上轰然倒下的老牌金融机构多了,说“经验”在变幻莫测的不确定性面前弱不禁风,一点都不过。

那么,高盛的准确预测又该是依据什么呢?作为局外人,我们恐怕只能推测。不妨先回顾一下上一次高声大规模减仓原油期货多头的情景。2008年至200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一波大行情,然而2009年一季度刚过,高盛等机构就开始大规模减持了,此后国际油价也出现一轮大跌行情,从最高峰时的每桶120多美元径直跌倒2009年中的不到每桶40美元。一些多方头寸持有者出现巨亏,而高盛却安然度过。那时就有人怀疑:高盛是怎么成功逃顶的呢?

对于那一轮下跌行情,市场人士有过很多分析,无论对错,从事后的角度看,此前的原油价格暴涨的确有问题,但大家更感兴趣的是:暴涨中究竟谁在做多,谁在做空?暴涨又因何被打回原形?这些疑问后来被一则新闻报道给释疑了。根据彭博社当时的报道,包括JP摩根在内的很多金融机构那段时间租用了很多北欧油轮载满原油现货运往纽约港。这则当时让很多人疑惑的新闻(金融机构运原油干什么?)说明,在此前的原油期货博弈中,这些后来向纽约港运油的金融机构是做空头的,他们在博弈期间的结算中一定出现巨亏但又不肯主动平仓或转移立场,宁可挺到最后,用现货对冲期货,来弥补此前的损失。而当时的期货市场顶不住现货对冲,于是甘愿被打回原形。

由于高盛不在当时的运油行列(而且在最后关头唱空),由此可推断此前它是做多的,而且利用过某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手段人为推高了此前的原油期货价格,并从中获利。之所以推断此前高盛操纵过原油期货,是因为它没敢跟空头对抗到底,在空头运来现货对冲时选择了逃顶,这说明高盛也不认为此前的暴涨是有道理的。但不管怎么说,它是逃了,而当初的空头们只要坚持到最后也没亏着,只苦了那些糊里糊涂跟风者。

而当初高盛成功逃顶,除了知道暴涨不合理外,也一定看到了空头们坚定到底的决心,所以才主动平仓。于是我们不免这样想,这次会不会又是上次的翻版呢?似乎确有这种可能。

不过,高盛从来不会把真实的原因暴露的。这次打的是经济旗号,一方面认为持续上涨的原油价格不可能得到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支撑,另一方面,它认为美国的货币政策会变,美元将重新坚挺。对于前者,看似通俗易懂但却最难验证,因为历史数据并不能反映油价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更不能说明因果关系,所以不能成为理由。倒是后者可以给我们某些启发。

国际原油价格与美元指数长期负相关,由于美国错误地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世人对美元的信心大跌,油价因此大涨。因此,如果不是上述第一种可能的话,那就一定是高盛预期美元指数未来会有所上升。可从目前市场已经得到的公开信息,尚不见这种迹象。除非高盛得到了内部信息,比如美国可能放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或是其他有利于恢复美元信心的举措。这也是一种可能。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