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析荀子的礼学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析荀子的礼学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中国古代礼学思想发展史来看,荀子的礼学思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扬弃了先秦孔、孟儒家的礼学思想,形成了自己完整、丰富而又深刻的礼学思想体系。文章全面阐述了荀子礼学思想体系形成的思想开源,并指出了荀子的礼学思想体系的本质以及礼的等级性。另外荀子指出了礼有三本:天地、先祖和军师。最后笔者浅要说明了一下荀子礼学的现实意义。作为单个的人就要改造自己的本性,使“欲”合乎“礼”的要求,以礼作为道德修养的原则。作为人类整体,群体秩序的维系须以礼之“分”为基础,最后以“分”至“和”,但过于强调礼的辨别作用则会增加人类内部的紧张,因而乐在此起到了调和作用,礼乐共同对社会进行整合。从这个角度,我们主要把礼的功能归纳为“节”欲、“养”欲和社会整合。

关键词:荀子;背景;本质;现实意义

一、 荀子礼学观产生思想来源

荀子礼学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国时代的礼法并用。这里有代表的就是樱下学宫的学人对此的论述,最突出的就是樱下黄老学派,其代表作《黄帝四经》,提出刑德并用,实质上就是礼法结合。《黄帝四经》有言曰:“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缪缪天刑,非德必倾。刑德相养,逆顺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章(彰)”。这里刑德并不排斥,而是相得益彰。《四经》全书虽无“礼”字出现,但就整体思想来加以考察,“仍突出地表现出强调贵贱有别的礼制文化的特征”。[1]礼法兼治的模式,在慎到身上也有体现,他尚法的同时不废礼,认为“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2]同样尹文也主张“以法定治乱”,“百度皆准于法”,但他并不废弃礼义。他说:“圣王知民情之易动,故作乐以和之,制礼以节之”。他认为仁义礼乐、名法刑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礼者,所以行恭谨;亦所以生惰慢……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他认为它们不可偏废,礼法二者要结合运用。

2.孔子“礼”对荀子的影响。孔子段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即为荀子一脉。荀子论“礼”,受孔子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号召社会成员加强道德修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荀子也强调遵礼,认为要以礼“正身”;其次,孔子论礼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加强质与文的关系。荀子的“称情而立文”也有对文质的论述;在政治上,孔子强调用伦理道德治理天下。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荀子也有同样的主张:“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措则时,爱利则形,如是,……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5]就是说,只要依礼而治,则百姓必会勤勉顺从。

综上所述,荀子之前的哲人从不同的侧重点论述礼,这对于阅历丰富的荀子而言,为他提供了架设礼学大厦的土壤,使他尽可能地参验前人,批判地继承前人。同时他也从中找到拓展、发挥的空间,最终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礼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 荀子礼学的本质

(一)荀子礼学的本质

荀子认为,礼的本质在于它的等级性。

他说:“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为隆正,然后皆内自省以谨于分,是百王之所以同也,而礼法之枢要也。”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礼”可以规定等级标准,使“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然而,它也不是万能的,“尧、舜者,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然而朱、象独不化”,因此,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且“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所以可以说,礼和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规定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来维护等级关系。

(二) 礼之三本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 ,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

第一,天地是礼的根源之一,是“生之本”。我们知道,儒家的“礼”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如农业生产)的健康运行就必须以顺天时应地利为前提。从这一角度看,礼源于对天时地利的了解于认识,当然这里的天地并不具有宗教意义,更大程度上是指人所认识的自然规律,恰如李泽厚所说:“人们经常没有足够重视在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天人之分’)思想中,仍然有着‘顺天’的重要内容。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而生存发展。”[6],这里强调礼源于对天地的认识,表明人类“知性”的差异可能导致先贤超越常人。

第二,先祖一方面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另一方面又是人类性情的来源,是“类之本”。

这就是说礼源于人的情感的流露,至少丧礼祭礼的形成于此可见一斑。另外如前述,荀子认为人虽“性恶”,但如果有人能让能敬,就既可以寄托对祖先的思慕之情,又可以将祖先遗传下来的无所谓善恶的本性导向有节制的善端,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荀子的“礼”亦源于人的情感。

第三,君师是引领群体的力量,礼义要依靠君师去发现,靠君师去推广,是“治之本”。

可见,荀子的“礼”其实源于天时、地利、人情,而先王只是发现并整理了已经存在并运行的礼,所以与其说“先王制礼”是一个立法过程,不如说先王发现了长久以来人类共同生活的经验。或许,在这一点认识上,可以略微理解先王可以做到“化性起伪”的原因。

三、 荀子礼学的现实意义

从礼的起源来看,一方面礼主要用于整治恶性;另一方面,人的主体价值在于整体力量的体现,也就是只有规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才能体现出人的力量。在荀子那里,这必然地联系到“群分’,即人类的群体必须以“礼”来控制和规范。这样,作为单个的人就要改造自己的本性,使“欲”合乎“礼”的要求,以礼作为道德修养的原则。作为人类整体,群体秩序的维系须以礼之“分”为基础,最后以“分”至“和”,但过于强调礼的辨别作用则会增加人类内部的紧张,因而乐在此起到了调和作用,礼乐共同对社会进行整合。从这个角度,我们主要把礼的功能归纳为“节”欲、“养”欲和社会整合。

注释

① 陈鼓应:《先秦道家之礼观》,《中国文化研究》20X()年夏之卷.

② 《慎子?威德》.

③ 《论语?颜渊》.

④ 《论语?为政》.

⑤ 《荀子?强国》.

⑥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06 页.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

[2] 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 1983 年新 1 版。

[3]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4]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4年。

[5]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