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新教材下教学方法的回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新教材下教学方法的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教版教材在浙江省普通高中的使用已是第四年了。在经过初相识的欣喜,再认识的彷徨后,我们变得更理性和成熟;同样,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形式改革也在经过创新的热闹、审视的沉默后,有了更切实际的探索方向。在教学实践的反复尝试、比较、探索后,笔者认为对苏教版中新的教学内容,不妨在新课改理念下,借助传统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套句俗话便是“新酒还须装旧瓶”,其效果未必不佳。

在这里所谈的“旧瓶”主要体现为三种教学方式――比较法教学、评点法教学和讨论法教学。

一、比较法教学方式

比较法教学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比较角度。如:小的方面可从文本的体裁、内容、技巧、结构等角度展开:大的方面看可从单元教学、专题板块教学展开。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如教学《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明了战争带给人的痛苦和不幸,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设计比较角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主人公的身份(《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是苏联卫国战争老兵;《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一个青年学生)、主人公的遭遇(前者在卫国战争中失去家庭。后者在侵略战争中失去三肢)、主人公的情感线索(前者悲伤,后者无知麻木)、主人公性格(前者坚强善良,后者单纯无知)。

又如,教学《落日》和《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两篇新闻作品时,我们可从文体角度指导学生比较阅读。首先足标题,前者运用文学性的象征手法,鲜明形象:后者是新闻性的主谓式结构,平实准确。其次,内容,前者报道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新闻事件:后者报道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为德意志民族赎罪事件。再者。在结构上,前者不仅按照时间顺序,而且使用小标题,增加插叙内容,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后者按照时间顺序如实报道事件的进展过程,真实简洁。

再如,课内与课外的比较,上完《赤壁赋》后,不妨拿《后赤壁赋》与之在写作时间、写作对象、景色特点、情感表达方式和情感脉络等角度进行比较,便能更全面地了解苏轼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情感。

二、评点法教学方式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文本研习的一种方式。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所推荐的文本研习方法就是评点法。评点法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地与文本、作者及其他读者的交流能力,鼓励创造性阅读。

评点法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备课时反复研读文本,从文章内容、主旨结构、情感意蕴、技巧风格等方面选择某一方面的关键点试着进行评点,力求深刻独到:然后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评点范例,启发学生怎样进行评点,让学生从感性范例中获得评点知识:再让学生细读文本,在阅读时把感受最深的内容画圈出,并试着从教师范例角度或其他角度进行评点,写下自己的体验想法:接着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个人的评点,从准确与否、深刻与否、精彩与否等方面评选出最佳评点:最后由小组修改优秀的评点并推荐到全班进行交流。

如指导《前方》学习时,就可以借助《想北平》、《我心归去》和《乡土情结》三篇文章的评点方法,要求学生从思想内容、行文思路两个角度进行分组点评。再如学习《听听那冷雨》时,品评余光中散文中的语言美,就可用点评法。教师在总体指导时引导学生从叠词、修辞、句式等角度评点语言,从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色彩美、结构美等等。

评点法通过活动体验、对话交流。让学生在文本研读中获得对文本意图的体认,是使课堂“活起来”的重要方法。用评点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与文本、与评注本对话,把自己对文本言语形式之美的品评、揣摩之所得用简明扼要的语句记录下来,不仅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

三、讨论法教学方式

讨论法教学指教师结合教材给学生提出课题,组织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取、独立学习、认真探索、发现问题和掌握知识、原则、规律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是知识、智力的“开发法”。

讨论法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讨论题目。讨论题目应具有一定的有用性、争议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发兴趣展开争论。讨论题确定后,提前布置,以便学生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提纲。教师也困绕讨论题作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并制订讨论计划和讨论规则。其次,在讨论中,教师尽可能创造轻松氛围,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在关键时刻要启发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此外教师要调控讨论进程。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再次,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复述讨论的观点,并把争论的本质问题梳理清楚,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如教学《鸟啼》一文,在指导学生基本了解课文的内容后,即抛出“找出作者对于世界、生命思考的语句,写一至两句感悟:然后前后桌交流看法,并推选代表发言”。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朗读品味、感悟思考后提出并阐述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又如教学《祝福》一文,我们就围绕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展开对文本的解读,学生一开始提出了“饿死的”、“冻死的”、“鲁四老爷逼死的”和“鲁镇的人逼死的”等等观点,但在经过讨论做出否定之后,最终学生很自然地就得出了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逼死的”这一本质观点。

讨论法教学能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接受文章内容,从而变讲读教学法中的“你告诉我”为“我知道”。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旧瓶装新酒”教学形式乍看是陈旧的,但由于在教学实践中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其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所以它又不再是原来的“瓶子”。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多采用这些似旧实新的旧方法,让教学真正务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