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译英中的心理负迁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译英中的心理负迁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迁移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当汉语与英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汉译英过程出现的错误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负迁移;汉译英;语言对比;心理学

学习迁移简称迁移(transfer),有的翻译为“类化”、“转移”等,它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其含义是指一种学习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学习迁移有对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而对学习起消极的干扰作用的则称为负迁移。本文主要研究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提出抑制负迁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消极影响的建议。

语言迁移是指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相似与差异而产生的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和影响。语言迁移也可分为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当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在某些语言特征上与目的语相同或相近时,目的语的学习与运用就会变得比较容易,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语言的正迁移。而当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在某些方面与目的语不同时,在运用目的语表达思想时,他就有可能因受其母语的影响而出错,这种现象被称作语言的负迁移。

一、语言负迁移的具体表现、成因及其对汉译英的影响

语言负迁移可分为语音负迁移、词汇负迁移、句法负迁移、语义负迁移和语用负迁移等。笔者在为一位用英语介绍其公司产品的德国工程师做口译时,发现他将表示电流的字母I读成了德语音[i],将代表电压的字母U读成了德语音[u],而在英语中这两个字母应分别读作[ai]和[ju:]。这说明他在讲英语时受到了其母语——德语的语音影响,这是语音负迁移的一个典型实例。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汉语对英语的语音负迁移同样会导致不正确的英语发音。有些中国学生在学英语语音时喜欢用汉字来标注,以帮助自己记忆,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如某些学生用汉字“科”来标注英语音标[k]的音,结果在读含有辅音[k]的英语单词时就出现了偏差。常常将class读作 ,将work读作 ,这两例语音错误都是由汉语对英语的语音负迁移所造成的。

语言负迁移也可发生在词汇层次。词汇负迁移是指母语词汇特征被非法移植到目的语的一种现象。关于汉语对英语的词汇负迁移,我们可从下面这个例子窥见一斑。油田用来从地下抽取石油的抽油机有个部件在汉语里叫“驴头”。有一次,在做现场口译时,我想当然地将其译成了 “donkey head”,身旁的美国工程师一脸茫然。后来我用手指着汉语称作“驴头”的那个部件,那位美国工程师才恍然大悟。随后他告诉我说,“驴头”这个部件在英语中不叫”donkey head”而是”horse head”[马头]。这个例子说明,汉语词汇负迁移在汉译英中确实存在,而且会产生交流障碍。

句法负迁移是指外语学习者将其母语的句法特征非法应用于目的语的一种现象。例如,有的中国学生将“中国在近二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译成了“China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这显然违反了英文的句法和表达习惯。这例病句显然是由学生的母语——汉语在英语中的句法负迁移所造成的。这句话正确译法应当是“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至于语用负迁移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实例获得对语用负迁移的感性认识。一对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夫妇请他们的美国朋友到家中做客。男主人在招待客人时,谦逊地说:”My wife is not good at cooking. Please excuse us if the dishes are not to your taste. ”(我妻子不大会做菜,如不合你们的口味,还请多多包涵。)而实际上,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请客人到家里吃饭时,一般会说: “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 cooked by my wife. Please help yourself.” (这些是我妻子最拿手的菜,请品尝)。男主人之所以会说出对美国人来说不合时宜的话,是因为他受到了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中国人谦逊为本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其头脑中的汉语思维定势支配了他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他用英语说的这句话是汉语对英语的语用负迁移的产物。当目的语的语用规范与目的语学习者的母语的语用规范出现差异时,他就有可能将其母语的语用规范直接用到目的语的语境中来执行某种语言行为。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负迁移。以下是语用负迁移的另一个实例。在做汉译英练习时,有的学生将“我的老师桃李满天下”译成了“My teacher has peaches and plums all over the country”。诚然,我们中国人常将老师比作“园丁”,把学生比作“桃、李”,可是西方人却没有这样的说法。这句话不妨译成“My teacher has students all over the country.”

Lado(1957)的对比分析假说(CAH)认为:“接触某一门外语的学生会发现该外语的某些特征要容易一些,而另一些特征则较难。那些与其母语相似的成份对他来说很容易,而那些与其母语差异较大的特征则比较难以掌握。”在他所著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中,Lado提供的证据表明,当语言在双语环境下发生交融时,所出现的许多“曲解”归根结蒂都与语言之间的差异有关。这充分说明语言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引起的。

从以上列举的语言负迁移的实例与所做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负迁移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对一般的英语学习者的表达有着负面的影响,而且对汉译英的影响也很大,因为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尤其是汉译英的初始阶段,我们很难一下子跳出汉语的框框,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我们的母语——汉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对初涉译坛的新手更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译者的汉语思维定势以及译者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不足所造成的。定势又叫心向,它是指先于活动而指向一定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是一种预备性顺应或反应的准备,它使人们以一种特定的习惯方式进行反应,并抑制与其相竞争的其它反应倾向的出现,其实质是一种活动的经验。这种按经验办事的结果往往会带来积极作用(正迁移)或消极作用(负迁移)。

实验证明,定势在解答同类课题时可能产生正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课题时,可能产生消极影响——负迁移。因为人的认知策略和解题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出一定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将是无效的。

因此,要想自觉地减少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必须充分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的差异,提高在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的修养。

二、汉语与英语的主要差异

汉语是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发展的语言。分析语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而综合语则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意合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形合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或分 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其叙述呈动态。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其叙述呈静态;汉语表达往往比较具体,而英语表达则往往比较抽象。

总之,汉语属于汉臧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者之间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使得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难度比欧洲人大得多,同时也使中国人受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在总体上也大一些。对于从事汉英翻译工作的中国人来说,这种负迁移的影响则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常常受到的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另一方则是因为有些翻译的英语还没有学到家。

在充分认识语言负迁移的成因和汉语与英语间的差异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断:假如我们知道汉语的专业术语“驴头”在英语中应当 叫“horse head”(马头),我们就不会将“驴头”译成“donkey head”。假如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汉英句法的差异,自觉地摆脱汉语的思维定势,真正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和英语的表达习惯,就不会把“中国在近二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译成 “China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三、结语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同理,汉译英也是比较复杂的语言活动,同样受到各种因索的制约。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学习外语就是在人的意识中加上一种新的语言体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初学者总是把学到的外语译成母语加以理解和拿握。因此,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外语教学和翻译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汉译工作时,应学会运用外语思维,最大限度地降低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要想完全消除这种影响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在中国本土的中国翻译工作者缺乏鲜活的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所以他们的汉译英作品难免会有汉语的痕迹,如此产生的英语也常常被称作中国式英语。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汉语负迁移就完全束手无策。既然从上述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由汉语和英语间存在的差异、汉语思维定势和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不足所造成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对症下药,采取以下措施来尽可能地降低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1)首先翻译工作者必须精通其母语和目的语(这里具体指汉语和英语),充分了解两者间的异同,尤其要了解两者间的差异;(2)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更要充分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3)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摆脱汉语的思维定势。作为一名翻译,如能做到上述几点,就基本能做到入乡随俗,将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汉译英的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3] David W.Ca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

[5]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7] Ellis,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8] 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San Francisco: Freeman,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