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鱼,我所欲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又到秋游时,霜降过后,层林尽染更显金与红的斑驳美丽,于是乎上山下乡、穿林登山便成为这一季的主题。而食客们爬过了山、游过大江大河之后鱼鲜便成为食的主题。
一起去秦岭深处赏秋的北方朋友,一路跟我们共同回味那山野鲜鱼锅,说着说着便变成了忆苦思鱼大会。话说他小时候,认识的鱼只有三种:金鱼、黄花鱼和带鱼。金鱼自不必说,那是见得着也吃不着的,而黄花鱼与带鱼是小时候吃过的仅有品种,且每次见着时,鱼都是硬挺不动的。记忆中的味道当然也很鲜美,但总觉遗憾,没有见识过鱼儿活蹦乱跳“奔”向锅里或火上的模样。而我刚一开口,便见他两眼发光,口水酝酿,那羡慕嫉妒恨的样子恨不能赶紧穿越时空,穿到我们南方水乡的儿时记忆里。生于南方的吃货无疑是幸运的,特别对鱼鲜而言。小时候家里并不是富裕的人家,买不起猪牛肉,但却从来不少吃鱼,因为那绝对是不花钱也能尽享的美味。且不说长辈们为了让孩子们打牙祭,常常或交换,或亲自动手去门前的河里、湖里打捞些鱼虾,只要愿意动动手,那鱼就真如上天赐予般从来不缺。而我们这些闹腾的孩子们,也常常不给大人们机会,因为捕鱼逮虾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虽然长辈们成天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孩子们不要去河边玩,远离水源,但几句话哪儿管得住我们自由觅鲜的心哩!往往离家不过半里,只要出了小镇,各种大河小河便近在眼前。秋夏交替的时候堪称摸鱼的旺季,肥肥的鱼儿们好像也变懒了,跟人一样往树荫下、水草丛里躲。遇到大河,我们也用技术含量高一些的方式—钓鱼。随便一根小竹棍,拴上两三米长的鱼线,系上两分钱一个的小鱼钩,再拿个破瓦片往湿润的地里翻几下,便能翻出很多条蚯蚓。把那蚯蚓往鱼钩上一挂,几个孩子将数根土鱼杆都往水里一扔,蹲在河边一字排开。基本上,不出十分钟便能一把甩出两条来。想来也真是,那时候山清水秀,污染很少,河里鱼真叫多,同时也真算笨,轻易就能被我们钓上来,什么草鱼、鲫鱼、花鲢,有时候我们还能钓上扁鱼什么的,直接找菜摊换几毛零花钱。如果嫌钓得太少太慢,也可以换技术含量低的,那就是直接堵、捞。从家里悄悄拿上几个竹簸箕,专挑河道分岔的小支流,那些用来灌溉农田的小支流也就一米来宽,水深不过半米。两个孩子将竹簸箕直接水底,将小河道堵上,另外一个孩子远远的一步步踩在水里,左脚右脚乱踩一气往簸箕埋伏地而来,将水搅浑了去。这时候斜着簸箕往水面抬,那些几寸长的小鱼便能蒌上来好几条,中间还蹦着几只小虾。如此这样换着地儿反复几回,几个塑料小桶都会装不下。
这时候,把这些滑滑凉凉的鱼在草丛里摔几下,拿薄薄的小竹片做刀便掏了鱼内脏、鱼腮,在河水里一清。直接用河里的大石头围一圈在河滩上做个灶,再把鱼用细竹枝一穿,捡些竹笋壳、枯树枝树叶生上火,便成最原始的BBQ了。那什么都不放的鲜鱼,烤得滋香扑鼻,吃来鱼肉细嫩,那满口钻的香味是现在人工养殖的鱼所无法比拟的。吃不完的,还能带回家,让奶奶给炸得鱼骨头都酥了,成为爷爷和爸爸的下酒美味,没准儿大人一高兴,非但不骂你又去河里野了,还能赏个一两毛零花钱,真是从小就让人知道劳动获报酬的美妙。
北方哥们儿听得快哭了,别说他,我回忆得都快哭了!因为如今你花了钱,也吃不着这么美味的鱼了。干涸的大江大河无数条,那些小河岔也早已不见踪影。如今的我们,想要吃真正的河鲜,不远赴远山之中是再不可得了。而日益变少变聪明的鱼儿们,也再难轻易被我们钓起来了,于是,开着车沿江而吃,便是我们最后的鱼鲜尝味儿之地,到了四川吃岷江、到了贵州吃乌江、到了武汉吃长江、到了陕西吃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