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的高考我的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高考我的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的话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进入了倒计时,面对这座“独木桥”,高三的学子们总是又爱又恨:通过它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旅途又是如此艰辛。无论高考制度是多么不合理多么令人崩溃,在当今社会,它似乎是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一个方式。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分数并不能体现你的能力,却能给你的梦想开一扇小门。那么,还犹豫什么呢?为了自己的梦想好好拼搏一回吧!下面这些同龄人关于高考、大学与梦想的感悟或许也是你想说的――

不能仅靠分数评判一个人

赵默逸

高考永远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话题,学生们对它既“敬之仰之”,又从来没有停止质疑和批判。

高考让许多经历过、或正在的经历的学生叫苦不迭,原因就在于它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高考是一次考试就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制度。考试本身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因为生病、意外事件、情绪不稳等原因而导致发挥失常,一个人就可能失去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其次,高考有它的不平等性。比如许多发达地区在本地招生的数目是留给外省名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复合性人才,不能仅靠分数评判一个人。也许一个人思想品德好, 工作能力佳,艺术素养高,但数学不好,于是由于他的高考总分不够,从而失去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多么令人痛心!社会每年失去了多少人才,又选择了多少高分低能的人啊。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却只能说是最不坏的。中国人数众多,教育资源有限,只能通过它相对公平地选拔人才,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就要适应这样的制度。相信经过改革,高考制度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

成为一名设计师,这是我从小的梦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希望通过努力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高考是个“悲剧”

来雨驰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人一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失去你希望得到的东西,而另一个则是得到你希望得到的东西。”(There are two tragedies in life. One is to lose your heart's desire,the other is to gain it.)

我觉得高考就是这样的“悲剧”。高三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偶尔会去翻高二暑假时的日记,发现自己真的为了高考失去了一些东西。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每个星期看一场球赛,认真地看,认真地记。我在高二的最后一篇日记里写道:“对不起,我要忘记你们一段时间了,08/09赛季再见!”我手里的杂志变成了单词书,手中的报纸变成了试卷集,以前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现在全都给了语数外……

看起来我似乎和以前的生活绝缘了。不过,其实我得到了更多:

原来一直很糟糕的数学终于有了起色,英语也比以前提高了,梦想似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虽然不知道会在6月收获些什么,但是我想经过了浸透着汗水的播种与耕耘,我不会遗憾。

高考更是知识与运气的较量

蒋国萌

好不容易从高一走来,没想到这么快,连高三也要过去了,高考离我越来越近。

曾经的我只想摆脱,经过这些日子,才发觉高三的日子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艰辛,甚至让人想要珍惜。其实如果没了高三这段日子,我们的学习生活至少是不完整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的想法也越来越普遍。我觉得未来的高考将不再仅为精英设立,它将会趋于个性化,从而能够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高考的题目也将更贴近生活,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或许有一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甚至有可能通过网络在家里答题,这样可以避免高考那两天的交通拥堵。甚至美国的“高考”模式,我们也可以借鉴。但是不管怎样改革,高考它“不仅是体力与勇气的拼搏,更是知识与运气的较量”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从小我就想当医生,当别人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总是回答不知道。这是一个从小就有的梦想,或许是潜意识中“救死扶伤”思想的驱使吧,但我知道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它其实源自我心中对医生这一职业的莫名亲切感,因此很早以前我就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医科大学。

不管怎么说,现在仍是一纸定未来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努力向前冲。一要记住这句话:“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是变革的一届

俞志洁

我们这一届学生人数多,竞争压力大,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还要面对未知的高考……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我们将要经历的新高考毕竟是第一次施行,其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虽然近几年的高考在大方向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以前的副科“物化生、史地政”成为了如今的“2B科目”,在高考中的比重也加大了,将决定着我们能否上本科。也许今后参加高考的学生变少后,高考制度会有更大的调整,或许那时的高考将不再成为上大学的必要条件,而是每个大学自己准备的事。

就像小学时没想过上什么样的初中,初中时没想过上什么样的高中一样,我现在也没有刻意地去想上什么大学。关键还是分数,没有合适分数想什么都没有用。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分数。至于专业,我有点想学建筑,但并不确定这是为什么。或许是兴趣所趋,或者是因为常听别人提起。将来,如果考上大学的建筑系,我想毕业后做建筑工程师。但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梦般的高考

陈寒竹

一直感觉高考是那么遥远的事,现在它真的就在我们眼前了。从现在高考的激烈程度来看,它不亚于一场战争。然而高考真的有那么神圣吗?去年全国70名高考“状元”中,北大录取了35名,清华录取了28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佛大学在1996年对165个SAT满分的高考“状元”说“NO”!当年全美有365个高考“状元”申请哈佛,几乎每两人中就有一个被拒收,原因是哈佛对他们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学生奋斗了十多年,为的就是靠近自己的理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高考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路,但这条路也许会偏离理想的路标,所以我们不能把高考看作自己人生的唯一出路。

在英国,一般没有单独组织的入学考试,除开放大学外,大学选拔新生的标准主要是申请者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所取得的成绩。大学负责录取新生工作,考试则由全国性的招生委员会协调。在德国,高校录取新生,是以完全中学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的文凭为依据,持证者有自由选择高校、专业的权利,并受到法律保障。很明显,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考”不像我们这里这样极端,因为他们并不把一次考试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尺度。

我想我们的高考制度应该向这些国家学习,通过多方面的考核来选择进入大学的人才,并提高高校的自主选择和测试的权力。然而现实的种种困难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人问我想上什么大学,清华北大谁不想上呢?然而一切还要看分数。于是,我们还是被无情地推上了高考这座“独木桥”。高考真的近了,一切都不能多想了,所有的努力只为了一个目的,如果高考无法改变的话,我们就将它视为人生的一场挑战与历炼吧。

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考,成绩不是太好。在考试结束的那几日,心头只有对分数的估摸。再过一段时间,分数、名次真正出来后,心里反而空空荡荡的,宛若只有我一人独在世上。空气凝重而又潮湿,薄雾冥冥,让人透不过气来。课桌、地面、窗边仿佛都蒙上了一缕纱,躁动的教室里也是灰蒙蒙的一片,陌生而又不安。仿佛经过一场风雨,从残破与埋没中走出,我仰望天空,乌云依旧如恶魔般翻滚,而暂时的平静只是因为在风暴的中心。艰途才走了一半,新的风暴又将开始。

掐指一算,时间已不多,高考一步一步逼近,我也一点一点地不安与期待起来,希望着胜利,梦想着前景。可惜现在已经不是做梦的时候,所谓“哀兵必胜”,过度的自大轻敌必然有害,但过度的谦虚也没有意义,真正的胜利是经过艰苦的努力,加上难以想象的坚毅与冷静的思考创造出来的。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奇迹,山峰也是一步一步登上去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走向高考,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