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技术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技术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技术,尤其是新的信息技术正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也在应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巧妙地融入多学科、多领域、新方法的思考,对于推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实践也有着显著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技术;高校;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72-01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迈入信息社会,而今我们依旧在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新的经济时代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呈爆炸式增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精神需求。高校作为知识发展的前沿阵地,是推动新技术向前发展的坚实推动力,更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的重要发源地。因此,在高校大力推行新技术,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加以使用新技术,对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一)传统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兴起于美国,作为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有信息的载体与传播渠道。从互联网兴起到现在的短短半个世纪,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见的速度急速发展。互联网所提供的通讯、社交、资源共享、对象化服务等内容一方面作为第二课堂,极大地服务于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并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普遍使用的传统互联网技术主要涵盖:门户网站、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软件、社交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校园多媒体显示终端等。这些传统互联网络技术一方面将受课堂形式与内容局限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与生动化,另一方面将大量的由课堂引申的教学内容予以拓展,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选择,从而实现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二)手机等可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的新科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手机等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技术的方便性与时效性进一步得以显现。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使得互联网络实现了随身携带,由此诞生的新的互联网应用程序诸如微博、微信、易信等软件,在高校中掀起了一股股新技术浪潮。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可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有:微信,以及由此衍生的官方订阅号、朋友圈、官方微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由传统PC端衍生的应用程序等。这些可移动互联网终端及其技术的出现与使用,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与有效性,针对高校学生的走在科学与技术前沿的特性,有针对地使用新技术,为进一步做好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学科交叉领域技术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综合练兵场,高校所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内容之一,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到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中来,帮助学生明晰时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正确处理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问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职业理想与职业价值。目前,高校在进行就业创业工作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宣传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就业创业工作中,教育学生成为适应国家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人才。

(二)心理学相关技术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学科渗透、学科交叉已经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融入心理学方法与理论,采纳心理学相关技术,对于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业创业心理咨询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实验手段与技术,针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找准职业定位,采取求职行动,为最后取得求职择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对于已就业大学毕业生而言,职业适应是每一个初入职场人士所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适时的教授学生一些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技术,对于帮助毕业生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GCDF项目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实践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学校教学成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与学生对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实践主体,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时代以及高校教学改革对于教师不断提出的新要求,2004年GCDF被引入国内,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GCDF,即全球职业规划师,是由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NBCC)、美国职业发展协会(NCDA),以及美国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共同发起的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体系,是符合美国咨询与教育认证中心(CCE)标准的专业人员。通过GCDF项目培训,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了解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模型,进一步学习助人技能,通过更多的方法了解市场资源与信息,识别不同个体与群体的实际需求,了解相关道德与法律规范,熟悉求职方法与技巧、熟悉培训技能,了解评估技术,帮助学生实际开展生涯服务项目。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GCDF项目即是对现有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辅助,又是对当前时展对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的有效解决途径,通过有效的技术咨询、技术辅导与技术演练,GCDF能够有效帮助来访者梳理自身困惑与问题,帮助来访者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总之,新的时展趋势对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寻求新技术,结合高校自身工作特点,努力寻求一条新形势下适应时展要求的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海丽.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10)

【2】刘杰英,岑人宁.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创业分析及教育新思路[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3】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