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韩礼德意义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韩礼德意义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韩礼德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是一个在情景语境中用于表达不同功能、对语义进行选择的多层次网络。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之一,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相比,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更侧重对语义的研究,主张语言内容决定语言形式。

关键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意义、索绪尔、乔姆斯基

一、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在韩礼德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而是一种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即意义潜势。韩礼德在系统语言学派理论的影响下,继承和发扬了费斯系统的观点,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其中,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是多层次的系统,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庞杂的系统网络,因此语言是“系统的系统”。例如,在法语中,有人称、数、性、时态、语式、语态的系统。举例说明:Je prends deux pommes rouges(我拿了两个红苹果).这句话里面涉及多个系统。一,人称的系统。法语的人称系统相对英语来说更为复杂,共有8个人称:je(我),tu(你),il(他),elle(她),nous(我们),vous(你们、您、您们),ils(他们),elles(她们),在上述例子中,在人称系统里,我们选择了je。二,数的系统。法语数的系统分为单数和复数,上例中,deux是指2,也就是说名词pomme需要使用复数形式。三,性的系统。法语名词性的系统包含阴性和阳性,pomme是一个阴性名词,所以形容词rouge需要使用阴性形式与之配合,又因为pommes是复数,形容词rouge也需要变成复数形式rouges与名词pommes配合。三,语态的系统。与英语一样,法语语态系统也分为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在此选择主动语态。最后,时态、语式的系统。通常在法语中,判断一个句子的时态,是需要跟其语式结合思考的。语式系统包含直陈式、虚拟式、条件式、分词式和命令式。而在每一个语式下,可以有现在时、过去时等时态,有的甚至还有愈过去时、未完成过去时、复合过去时、简单将来时等,在这里,我们选择的是最常见的直陈式现在时。所以动词prendre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直陈式现在时的变位:prends。因此,如上例所示,句子或者篇章就是对多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进行选择的结果。一般来说,语言系统存在连锁系统和选择系统,连锁系统对应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组合关系,选择系统对应聚合关系,连锁系统处理语言的表层,例如句法结构、语言单位等;聚合关系处理语法的意义,如精密度等。简而言之,语言就是存在于语法中的一系列选择。功能语法旨在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在此基础上,韩礼德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和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概念功能指语言是人对于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过程的反映,交际功能指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活动和做事的手段,必然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两种功能必须要通过语篇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完整的语篇才能反映人际交往中要表达的实际意义。语篇功能将语言和语境联系起来,使得语言必须在对应的语境中才能准确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

二、 韩礼德意义观

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读和表达内容。现代语言学针对意义的研究始于索绪尔对语言能指和所指的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将所指作为其研究对象。

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组可供选择,表达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即意义潜势。语言其本质就是一个语义系统。声音和文字是语言实体,作为载体表达意义。但是,意义的表达与语言实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受到其他因素如语境的影响。韩礼德在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语言观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充了情境的内涵和外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境包涵文化和社会背景,韩礼德则主张除上述因素,语境还应该讲话语题材,参与人物和表达方式考虑到其中。韩礼德的语境观里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的是人类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行为模式;情景语境指的是说话时具体涉及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此外,韩礼德延伸了了语域(Register)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由Reid在研究双语现象的时候提出,指的是语言在实际应用当中,针对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所采用的语言表达形式。韩礼德讲语域细分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语言使用时涉及的语言内容和事件;语旨指的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意图;语式指的是语篇的构成和修辞方式。韩礼德系统语言学的观点是:意义不能离开语境单独存在,两者必须联系在一起,用以实现解读和表达内容的目的。

除了语境,意义的表达还需要考虑到语篇。语言学家研究的词汇、句法、语义等,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完整的语篇。从本质上来说,语篇产生于意义潜势构成的网络,它既是语义选择的最终结果,也是语义表达的载体。

三、 索绪尔、乔姆斯基与韩礼德语意义观对比分析

现代语言学对意义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流派,一是以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结构主义语言学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二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and generative grammar),注重研究人类内在的语言机制,解释语言的生成,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由结构语言学向形式语言学转变;其次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atic-functional grammar),主张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注重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认为语言形式决定语言内容。

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首次提出了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能指代表声音,而所指代表意义。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他主张语言具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声音、意义等;外部因素指文化,社会背景等。语言研究的重点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不会对内部因素造成影响。但事实上,在对语言的内部因素进行研究时,索绪尔更注重对语言的声音、结构等做出精细的描写,而忽略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索绪尔第一次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但是在他的学说局限于对语言的研究,而没有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个人的、特殊的言语,将语言学停留在静态的结构描写上,而忽略了语言的动态使用。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西方语言学界最有影响的语言学说。乔姆斯基侧重研究语言和大脑的关系,对语言进行形式化的研究。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并且所有人共有普遍语法。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探求通过数理公式来生成一切符合语法的正确的句子。尽管他认识到了语言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但是他始终认为,语言形式决定语言意义。因此,在他的学说中,一直将意义放在研究的次要地位。一开始,他将意义完全独立于语言体系之外。在他的《句法结构》一书中,他明确地指出:“语法是独立发挥作用,不依靠意义的。”也就是说,乔姆斯基把语法看成是纯形式的东西。他的这种观点遭到了Katz,Fodor等人的反对,此后,乔姆斯基本人也发现他的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句子,因此,他对自己的以前的观点做出了修正。他提出的标准理论来解决颇具争议的语义问题。尽管他将标准理论分为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部分,但他始终没有把这三个部分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乔姆斯基主张句法结构可以脱离语义而独立存在,语义部分只具有解释性,没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与索绪尔、乔姆斯基一样,韩礼德注意到语言是由形式和语义共同组成的,但索绪尔、乔姆斯基所研究的语言对象是处于理想的语言环境中的,也就是说,他们研究的语言是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这是理想化的语言,脱离了实际的动态应用。韩礼德将语义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进行研究,他认为,语境决定意义,意义决定形式。情境不同,参与说话的人不同,所使用的语言则不同。例如,询问使用疑问句,表达观点与陈述基本事实要使用陈述句。在正式场合使用严谨正式的语言,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口语。比如,“把盐给我”在正式用餐中,礼貌用句是:Would you give me the salt,please 反之,在日常生活对话中,一般会使用Give me the salt来表达。

四、 韩礼德意义观对翻译的影响

韩礼德的意义观的影响在于它不仅促使语言学家将语言的研究对象从普遍的语言向具体的、特殊的言语转变,扩大了语言的研究范围;而且它其中意义潜势、语域的思想被运用到了翻译当中。译者面对的原文是原作者在意义潜势的网络中进行语义选择的结果,形成的语篇不仅有句法结构,同时具有情景结构。译者的任务,则是在反复阅读原文后对其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行文风格,从而用译语忠实地反映原文。由于中西方语言差异较大,在表现手法上大相径庭,所以译者在翻译原文的时候,难免会采用一些变通手段。如语态和语式的转换,语序的颠倒等等。而这些变通手段如果使用过多,就难免造成原文风格的失真。此外,译者在行文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带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所以,这个时候,以情景结构作为参照物来进行翻译会更有利于对原文的忠实。原文里有多少情景,在译文中采取变通的同时,尽可能地还原这些情景,确保作者的风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在韩礼德看来,翻译实质是一种语言活动,是寻求两种语言的对等。而对等实质指的并非形式的对等,而是意义、语境的对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考虑词句的字面意义,还应当考虑语场、语旨和语式,结合具体语境,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情景结构,从而使译文更加准确和贴切。

结语

韩礼德的意义观,主张语言内容决定语言形式,将语义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突破了索绪尔、乔姆斯基的对于意义的静态分析研究,用功能的观点对语言系统做出动态的解释,促进了现代语义学的发展。同时他的意义观也指导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语境,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 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霜梅.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5] 刘艳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概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 戴卫平,贾鹰.乔姆斯基和韩礼德意义观对比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7).

[7] 戴卫平,高丽佳.刍议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语义观.广西社会科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