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慰剂,不为人知的秘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知是不是上天的故意刁难,每当人类针对一个难题得出解决之道的时候,总会衍生出额外的问题。而且很多还令人费解,比如,安慰剂。
科学家至今仍然无法从作用机制上解释安慰剂效应。一个明明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明明不会有任何作为的制剂,却在不知情的病人和受试者身上发生了疗效。正是这种非预期的效果,引发了一系列相当『纠结的问题。
药物: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用于科研的历史,仔细追究起来,有两个世纪之久。
记载中,在1801年,John Haygarth首次报告了“安慰剂控制”的实验结果。但是,最早的安慰剂超乎人们的想象,竟然是一根木棍。
当时的很多疗法在现在看来十分荒唐,人们常将金属棍放在身体上来治疗疾病,认为人体可以通过接受金属产生的电磁影响来缓解症状。而Haygarth却打破了人们的天真。他运用了当时科学上流行的归纳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比所得的结果,从中寻找事物间的关系。他的实验方法很简单:他给五个病人进行治疗,使用的是用木头仿造的金属棍,结果有四个人表示病情得到了缓解,金属棍能治病的荒唐说法不攻自破。
金属棍的所谓“电磁效应”能治病,并无科学依据,似乎只能彰显当时人们对物理学发现的崇拜。如果用现代医学的术语来描述,金属棍是真正的安慰剂,而那根木棍,则称之为实验中的安慰剂。它对人造成的影响,就是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这个词组源自拉丁文“Placebo”,意思是“我将安慰……”。很好地形容了安慰剂产生的效果。由于安慰剂一般是形似药的制剂,主要成分是既无药效又无毒的中性物质,因此,安慰剂效应又被称为伪药效应、代设剂效应。
形象地说就是: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预料”或“相信”治疗却有效,而这种心理上的效应,让病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对于这个效应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一直备受争议,迟迟不见定论。目前认为,产生安慰剂效应可能是基于受试者的期望及条件反射,不过不能完全将安慰剂效应现象解释清楚。
对病人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主要是对精神因素影响较大的疾病有效,最有效的要数止痛(如关节炎、头痛等),其次是抑郁症、孤独症、功能障碍、胃肠障碍、帕金森病等。有时候,身体不适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心态作祟,安慰剂的效果胜于不用药,而且不用担忧药物的不良反应。可是,如果有明显危害病人生命的疾病,或须特殊治疗的疾病,显然是不适合用安慰剂的。
小链接
安慰剂效应可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积极效应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如戒毒的间断疗法,只是间断地给予吸毒者,期间使用安慰剂代替,在间断期的延长中达到戒毒效果。另外,某些保健品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只是一个安慰剂,消费者自觉花了钱买健康,产生心理效应。心理学也证明,人在心情良好的情况下,会促使身体分泌一些“快乐激素”,减轻人体的不适,这恐怕就是安慰剂的积极作用――真正令人舒适的是人自己,而不是安慰剂本身。如果对安慰剂作一种更宽泛的理解,其积极效应可以包括无形的安慰疗法,在精神疾病诸如抑郁症、焦虑症治疗上很常见。这往往被归入心理治疗的范围。
消极效应则在积极效应没及时产生时,便会发生。由于受试者心里原本预期会有一个好的效果,但症状在受试者自我预期的时间内并未得以好转,受试者一则会怀疑药物没有疗效,二则认为自己的病情比原先更加严重了。这样的臆测反而令受试者的疾病痛苦加倍放大。
科研:不能说的秘密
一种新药在进入临床使用之前,必须过的最后一关就是大量的临床病例试验。研发者要在医院随机挑选足够的、符合条件的病人进行新药试验,以证明新药的疗效。而且必须随机抽取一部分病人服用安慰剂,来跟服药的组进行比较,以排除药物作用之外的因素。
Haygarth的实验其实就是现代医药研究中使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雏形。如果我们把Haygarth的试验看成一个新药试验,那么,新药就是金属棍,安慰剂就是木棍。研究者要通过试验说明金属棍的疗效优于木棍,才能证明金属棍是有效的。但这只是打个比方。
相对于今天的安慰剂,金属棍和木棍并不是科学的安慰剂设计,因为Haygarth知道自己给哪些病人使用了木棍。如今的对照试验可不简单了,研究者得在安慰剂设计中下更多的工夫。如果能成功避免安慰剂效应的发生,避开心理效应在试验中的影响,就可以使新药试验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首先,必须将受试者及观察者都“蒙在鼓里”。因为他们知道得越多,越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下定论,得到的数据就有失客观了。让受试者跟观察者都无法得知他们手中到底是安慰剂还是治疗药物的方法,称为双盲法。双盲试验中的安慰剂,必须与研究的药物在外观的形状、大小、颜色上保持一致,某些比较特殊的试验还会统一规定味道,给药的途径、方法和次数。
而在实施双盲法过程中,还有局外的管理者,他们参与试验设计和资料的保管等,他们是试验中唯一能区别安慰剂与治疗药物的“上帝之眼”,也是保密者。安慰剂效应在试验中是被默认存在的,但又必须保密。所以,科研设计中才有了对安慰剂设计的上述相关要求。假如这个不能说的秘密泄露了,将会导致试验失败。比如吃了药物的人会产生积极效应,觉得病情有所改善,而吃了安慰剂的人则反之,会更加失望。另外,安慰剂效应还容易与一些现象发生混淆。因为药物在人体内反应,要查找原因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很多现象会被错误地归入安慰剂效应,比如病人的临床表现、错误诊断或预测、病情的暂时性改善等。
利弊:善意的谎言
《赫尔辛基宣言》第4条:“医学的进步是以研究为基础的,这些研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以人类为对象的试验。”
这说明了人体试验是医药科研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医药研究成果的最终认证要通过人体试验,一种新药要投入临床使用,必须经过这个考验。但双盲法对于受试者,特别是服用安慰剂的受试者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欺骗,是对病人的一种间接伤害。
事实的确如此,说白了,就是设计者精心设计试验,为了让受试者认为自己吃的是治疗药物,甚至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是人体试验。对试验中指派的观察者,设计者也不会告知他们受试者的分组情况,而让他们客观地描述他们所监测到的一切数据。由于分组是随机的,这个“骗局”牺牲了一部分受试者。因为对于使用安慰剂的受试者来说,实验可能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帮助。相对走运的另一部分受试者可能因为治疗药物而收益。当然,这个还要看实验的目的,如果进行的是药物毒理实验,拿到测试药物的人未必就那么幸运了。
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的研究就违背了《赫尔辛基宣言》第22条所说的:“任何有关人类受试者的试验,必须充分告知受试者实验目的、方法、资金来源,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研究者所在单位情况以及试验可能产生的不适。”也就是说,违背了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我们不可否认,安慰剂确实沦为了欺骗的工具。
不过,让我们感到为难的是,如果尊重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就违反了试验要求的保密原则,虽然避免了种种风险与伤害,避开了种种代价与付出,但临床试验也变得毫无意义了。受试者也失去了从试验中获益的机会,这一切导致的结果最终就是新药疗效无法得到科学验证,甚至影响药物的发展。目前很多药品研究就是因为招募不到合适、足够的志愿者,而不得不被停滞下来。
在利和弊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
受试者:接受的条件
尽管新药试验中存在道德碰撞的难题,但新药试验仍然在进行着。支持新药试验最强有利的理由是,保证试验结论的客观性和增强实验的可信度。双盲试验和安慰剂让新药的开发更严谨、更科学,其根本目的还是希望能为人类健康事业作些贡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只能够忍痛选择有利的一方,但必须同时保证将伤害减到最小。而且,基于自愿原则,就已经表明受试者将自愿“为科学献身”。
这意味着,在接受临床试验前,志愿者及其家属需要仔细权衡以下几个问题。
一、该项试验是否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项目主持者的科研信誉如何。家属应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看是否有法律和伦理规范原则的支持。
二、在新药的人体试验中,研究人员会考虑使用何种治疗方案。他们可能不会使用目前临床已有的治疗方案,或者为了看到药物更明显的效果特意不减轻病人的症状。所以受试者有权向研究人员了解相关的治疗方案,必须确保重要的一点:由于试验的需要,可能要暂停既往使用的疗法或药物,但不能使病情恶化或错过治疗时机。
三、了解出现病情恶化苗头时,是否可以立即停止试验,向有关人员了解应对的补救措施等。
四、如果受试者要求中断或停用试验药物,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向研究人员提出要求,这是受试者的基本权利。
总之,必须首先考虑受试者的健康和利益,其次才是科学和社会的利益。由于过程需对受试者保密,详细的知情同意原则主要通过受试者家属来把关。参与临床试验,也可以说是献爱心的一种形式。但为科学“给力”也要懂得保护自己。参不参与,自在自己;知情权,家属协商考虑。必须明明白白享有自己的权利,这是接受安慰剂的前提。
结语
安慰剂,就像一幅画里的留白,需要很多搭配、组合,才能看到它的美,一种无言之美。有时,它什么也不是,但只有它,才能让医药的研发更完整。有时,它很遥远,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