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拍摄的黑白长城影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拍摄的黑白长城影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些日子《摄影世界》杂志约了我的一组长城图片,并要求附一篇文字讲述拍摄感受。坦白讲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我的这组长城影像,仿佛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只是十几年前的事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既然向我约稿,刊物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因为社会上存在多元的文化需求,当下数码相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并不意味着胶片相机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我想杂志编辑的作用就在于平衡各类摄影文化的需求,站在客观角度关注摄影的发展方向。

我这些用黑白胶片拍摄长城影像,前后陆续花了约十年的时间。利用节假日及业余时间每年多次去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用线状的方式拍摄了我眼中的黑白长城,尤其注意采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观察和拍摄这个举世闻名的世界奇迹。下面我从技术、艺术和胶片与数字影像三个方面来谈谈这组黑白长城专题,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技术方面

我们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环节在拍摄长城时,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长城的途经地,尤其是走向、视觉效果好的地段,大多在崇山峻岭之中,在这些地段才易表现长城的视觉美感,让我们体验到修筑长城的不易。那么体力及身体状况、负重能力是决定你选择摄影器材的关键,要实事求是,不做不符合自己经济状况及身体状况的考虑。再有你是长年拍专题,还是偶然拍一下,对器材的选择也是不同,我认为并不是只有用名牌器材才能拍到出色的照片,用适合你的器材才是最重要的。我的选择是中小型相机,主要考虑中小型相机重量轻,机动性强,镜头及附件配置比较全。大型4×5、8×10英寸相机影像素质虽然好,但是做专题需要长时间持续关注,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我使用了中小型相机。其中,镜头及附件的适用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选择用黑白胶片来拍摄专题,也符合我眼中的长城的气质――古老、厚重、沧桑。经过提炼压缩后的黑白灰影调,有一种凝重、深沉的基调,甚至还带有一种有张力的雕塑美。

偏光镜、中黄镜、中灰镱、红镜等滤色镜的运用,在各种环境下,都为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稳定性好的三脚架和质量好的快门线也不可缺少。我选用的大部分是柯达专业黑白ISO100胶片,严格按要求进行冲洗操作,尽量追求细腻丰富的层次、适度的影调及略显偏大的反差。虽然有时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在主要基调的把握上,还是达到了我最初定下的目标。

因为是按照专题的思路拍摄,所以要在风格一致的前提下,体现出一年四季的变化、各种光线下的变化、各段长城地理环境的变化……白天与夜晚既要有差别,又要有适度变化,还要有统一基调。总之,在把握基调的连贯性上,我花费了一定时间、精力、但有时不得不做出妥协。庆幸的是,我注重在统一基调上和拍摄思路上,尽量做到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这些拍摄专题累积下来的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另外,我对各种光线下滤镜的运用也积累了很多心得。比如,在逆光下拍摄黑白胶片,你是出于整体画面的考虑,还是只考虑局部画面的效果,二者曝光值差别很大,效果也相差很大,必须要先想好了再拍。再有,侧射光条件下,可运用偏光镜,反差效果和曝光有关系,也和所选用滤镜的配合有关系,各种手段的有效运用需要多思考、多实践总结,没有捷径可走。因为,任何科技的标准数据设置,是没有情感因素的,而创作需要作者在题材中注入情感因素,同时需要很多技术环节配合,从而达到一种效果。效果是需要人来预先想象的,但是实际运用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情感与技术可以说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

总之,在数码相机非常普及的今天,谈胶片时代的事,不免有几分怀旧。但是,我想对于我们这些经过胶片时代的摄影人,和一些虽然没有经历胶片时代,却通过了解对胶片产生喜爱的青年人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怀旧。这种曾经主流的摄影方式,虽然被更快捷、更有效的数字成像方式所取代,然而胶片时代的相机操控使用过程,及胶片在洗印过程中的不可预知性,比现在的数码相机有更多的神秘感。再往深点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数码相机的出现,人变懒了,有些急于求成了。

二、关于艺术方面

古人写作讲究“语不惊人死不休”。我在拍摄长城时,也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但我知道,要想实现这一点,拍摄时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宏观上讲,黑白胶片符合我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据我所知,直到现在也没有其他人出版过用黑白长城专题画册,如果说选择形式上能不一样,这也是个兴奋点,而用黑白胶片拍摄,它的高度提炼和浓缩黑白空间是最重要的。

在微观上,要注意多观察、多体验,以求恰到好处地展现长城的雄伟姿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是观察长城的建筑形式,包括它的走向、气势及光影变化。你想拍好它的走向,就要多走多看,找出它的一些象形的形式,你想拍它的气势,就得俯身感受它的存在,观察它的角度,你想拍到那些变幻莫测的光影变化,就要融入在自然环境中,以建筑形式作依托,反复观察它的构成效果,并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是体验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长城文化史,用历史文化积淀生成情景交融的摄影语境。说得容易,真要去做可不是光有豪情就行了,俯下身来做事,需要顽强的意志和丰厚的学养。演员出演角色需要体验生活,摄影也需要现场的体验和感同身受。

在万籁寂静的长城上体验一根针落到地上的声音,体验古人做事的专注度,我们说十年磨一剑,百年磨一城,千年才能磨一事的精神境界,这是做好一件事的根本。虽然我没做到,但是我景仰那种做人做事的精神。

同时我认为,任何好的艺术形式是离不开情感支撑的。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写作文要有情有物,有感而发。拍摄长城专题后,我的所见所感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都是以动情做主导的,没有了想象也就没有了生活,也就没有了摄影,没有了所有的艺术门类。

记得一次在初冬的长城上过夜,体验寒冷的滋味,没有了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了潺潺流水的温柔,却有了刻骨铭心的深刻,有了厚重的质感。我记得那些让人发热的食品在零下的气温里好像失去了温度,坐着、看着、听着山上山下那些微弱的虫鸣草动,想象着黑白胶片在长时间曝光后可能产生的影像效果,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的心境,那一刻实实在在体验到了。

在大雪过后的长城上,由于光线阴沉有雾气,我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无精打采地行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山下,忽然间远方的天空有云开雾散的迹象,我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重新向山上冲去。到达山上时霞光万丈,傍晚的光影变幻多端,低平光的暖色洒在长城上,一阵忙活后,天空渐渐地暗了下去。我坐在长城上背后阵阵发凉,这时才发觉,冲上山后我的内衣和羽绒服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但此时此刻,幸福和兴奋的感觉交织在一起,让我体验到什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那一刻人与自然对话,人与长城对话,被瞬间释放了出来。

三、关于胶片相机与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相机的成像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看是好事。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要说真正、完全地取代,还为时过早,因为既有情感方面的原因,又有技术环节的实际问题。

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就是方便、快捷、功能丰富,这些毋庸置疑。我从事摄影教育多年,接触了很多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既有胶片时代过来的学生,又有从数码时代开始学习的学生。90年代中期我带学生在长城上实习课,当时大部分学生还用胶片相机,偶尔使用的数码相机也只是小DC。用胶片相机拍摄的学生非常认真,因胶片相机未知的答案太多,如果不认真,交摄影作业时,同学之间互比就没有面子,所以学习风气很好,这一时期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摄影的基本功整体看还不错。

到2005年以后,数码相机已全面普及,上实习课学生的认真程度下降,而数码相机的档次却越来越高。实习课上的一大景观就是,学生们拍一张后低头看回放,或者拿着相机找教师给点评,随意性强,给我的感觉是学生有数码相机回放依赖症。虽然学生思维能力没有下降,但技术环节的基本功的确有一定的下降,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近些年,数码相机全面进入摄影领域,我认为摄影者没必要排斥,要学会适应。从整体讲,数码相机的优势多于胶片机,但是胶片相机也仍有不少可取之处。比如:

1.拍摄夜景。现在的数码相机长时间的曝光功能就很欠缺,胶片相机可以运用自如。

2.多次曝光。许多数码相机不具备多次曝光的功能,而少数有这种功能的数码相机操控性和胶片相机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后期处理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是能够一次完成的为什么非要二次呢?

3.胶片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数码相机保存影像让一些摄影者心存疑虑,总觉得可靠性上胶片更有优势。

4.对于有经验的摄影师和图片编辑来说,哪些是胶片相机拍摄的,哪些是数码相机拍摄的,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就是说胶片相机的影像特性还是得到一些专业人士和爱好者认可的,既然有市场需求,就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以上的四点,是目前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主要区别。进入新世纪后,我也用数码相机拍摄长城,也用回放功能。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社会基础,应该尊重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科技前进发展的方向。用现代建筑鸟巢比喻数码相机,用古典建筑故宫比喻胶片相机,我看是再合适不过了。非得论证出谁好谁差来实在没有必要,只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可以了。

我认为只有在艺术上有所感悟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优秀作品,我拍摄的这些黑白长城图片影像,做到了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经历了以情转景的过程。尽管也留下了一定的遗憾,但却转化成了我继续向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