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铁车站的防灾分析及救援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铁车站的防灾分析及救援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车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的几起利用轨道交通客流集中,信息传播快等特点的恐怖袭击、人为破坏或意外事故,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地铁车站安全性和防灾抗灾能力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地铁车站的防灾并提出了救缓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站防灾措施

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客运量大、高速快捷、时间准确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线路长度和客运量的不断增长,地铁的各种灾难事故也在不断增多。地铁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交通堵塞,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铁车站的特点及发生灾害的原因

地铁运输系统较地面交通系统相对封闭,人员密集,运行秩序顺畅,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其运量大、运行速度快、发车密度高、设施设备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火灾事故是地铁运输系统中危险性较高的事故类型,它对地铁运营系统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燃烧产生的烟气、毒害物质、燃烧辐射热等对人员的威胁。地铁车站是地铁运输系统的网络节点,作为系统运行的连接中心和工作平台,实时产生大量的人员流动和列车停靠,特别是运营高峰时段系统高速运转、设备的高负荷输出及不规范使用设备等各种因素,使得地铁车站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长期存在。

2 加强地铁车站防火设计的相关措施

通过前述对地铁特点和发生火灾的分析,我们应充分从设计的角度采取措施防范火灾危害,进一步降低火灾风险和各种损失。

2.1 优先采用岛式站台车站

在进行地铁车站规划设计时,应着眼于优先选用岛式站台,线路之间应采取可靠的结构分隔,这样有利于车站的功能使用和人员疏散,更重要的是可有效控制火灾影响范围和事故蔓延。韩国大邱地铁车站采用侧式站台,这是造成两列列车被烧、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地铁车站采用侧式站台,两列列车停靠在一起,其间距只有1.0m左右,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扩大。如果采用岛式站台,两列车之间由宽度为8m以上的站台隔开,一旦一列车发生火灾,火势不会在短时间内蔓延扩大到另一列车。

2.2 采取有效防火分隔

对车站的各层平面进行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划分,这样能有效的控制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有利于车站的消防疏散。

根据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地铁设计防火规范(征求意见稿)》以及各大城市地铁设计经验,站厅站台防火分区面积不宜超过5000m2,其他设备管理用房区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500m2。

标准地下两层车站通常划分为五个防火分区,站厅、站台公共区划分一个防火分区;站厅层左右两端各为一个防火分区;站台层左右两端设备区各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多层车站,建议每增加一层增加两个防火分区(每区不超过1500m2)。

地铁车站防火分区的划分如图1、图2

图1站厅层防火分区

图1站台层防火分区

2.3 禁止使用可燃材料

韩国地铁列车座椅基材为耐燃材料,然而为了乘客的舒适,在座椅上采用可燃物装饰,以致车厢起火后,火势迅速蔓延。这是重要教训之一。因此,地铁车站建筑装修材料和列车车厢内装饰材料的不燃难燃化,是预防火灾发生和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的有效措施,应予以高度重视。地下车站的站台、站厅以及安全通道的吊顶、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列车车厢的内壁和座椅宜采用不燃材料,至少应采用发烟量少且毒性小的难燃材料,禁止采用可燃和易燃材料装修装饰。设备房间尽量不设置吊顶,香港地铁和上海的9号线已采用这种方案,不但有利于防火,还可减少工程投资。

2.4 完善安全疏散系统

疏散楼梯、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紧急安全门是火灾时乘客疏散和消防人员灭火救援的必要途径,必须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疏散体系的科学合理可靠。

根据《地铁设计防火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站台公共区的任一点,距离疏散楼梯口或者通道口不得大于50m;附设于设备及管理用房的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超过40m,位于尽端封闭的通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不得超过20m;

每个防火分区(有人区)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其中至少有一个安全口直通地面,通向其他防火分区的口可以作为第二个安全口;无人值守(不大于3人)的设备管理用房区,其每个防火分区均应至少设置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建筑面积大于50m2房间疏散口不少于两个,两个疏散门之间距离应不小于5m,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在具体车站房间布置时不宜出现袋行走廊,不可避免时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设备管理用房应集中布置在车站一段,另外一端仅布置少量必需设备房间(按照无人区设计)。车站设备区疏散距离示意图如图3。

图3站厅层大、小端设备区安全疏散距离示意图

图3中A: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口的距离;B:位于袋行走道两侧或尽端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口的距离;C:房间最远一点至门口的距离; D:同一个房间两个疏散门的距离。

2.5 处理好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梯、自动扶梯问题

地铁车站主要设施之一的楼(扶) 梯是最常用的一种竖向交通方式, 尤其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扶) 梯, 担负着正常情况下旅客的进、出站及灾害发生时的旅客疏散任务, 如何合理地设置楼(扶) 梯, 使旅客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方便地进出车站尤为重要。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 》规定: 地下铁道车站的通过能力, 应按远期超高峰客流量确定, 超高峰客流量为该站高峰小时客流量乘以1.2~1.4 系数。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楼梯和通道、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售票口(机) 等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适应。

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 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分钟内将一列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疏散完毕。

站厅与站台面的高差在6m以内时, 可设上行自动扶梯, 高差超过6m 时, 除设上行自动扶梯外, 还需设下行自动扶梯。

另外规范对楼梯与自动扶梯的通过能力也做了相应规定。

2.6 设置消防专用通道

在地下车站的管理用房处应设置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或与车站出口组合设置消防专用通道,便于火灾时消防人员及时进入车站进行灭火救援行动。

2.7 考虑隧道安全疏散通道与车站有效衔接

在区间隧道应优化电缆、管线的布置,利用有限空间沿隧道壁设置宽度为0.6m的安全疏散通道,并根据隧道的长度合理设置连接两条隧道的联络道,在联络道处设置防火门和应急照明,作为紧急情况下乘客疏散和灭火救援用的通道。同时应完善列车紧急安全门的控制方式,列车车头车尾设置的紧急安全门,应在车头驾驶室内可以控制,并附设就地应急控制的安全装置。

2.8 考虑一定的预留储备能力

地铁车站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按照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 min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站台,目前的设计均按此执行。但由于人为的原因,客流预测多有不准,且车站建成后周边的物业开发规模扩大,因而车站的客流很有可能超出预测的结果,这将对车站站台的宽度和疏散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设计中应适度考虑一定的余量。

2.9 完善其他的消防安全设施

韩国地铁车站内的事故应急照明、自动喷水灭火和通风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不够完善,在火灾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是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灭火救援行动,以致造成恶性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必须吸取教训,完善和加强地铁的消防设施。

2.9.1 报警监控系统

除了在地铁车站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外,在列车的每节车厢内应设置与列车驾驶室通信系统相连的图像监控或火灾报警或应急呼叫报警系统,并宜通过无线平台与地铁控制中心直接联网,以提高列车驾驶员和控制中心对列车安全动态信息的监控能力。

2.9.2 自动灭火系统

传统的思维观念是,地铁车站没有可燃物,不必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韩国地铁火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迫使我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除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外,在地下车站的站厅站台层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重要的设备机房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或水雾灭火系统,以增强车站火灾的防控能力。

2.9.3 应急照明系统

站台站厅和安全通道内的应急照明与日常的照明系统统一布置在顶部,达到了统一美观和相互匹配的目的,但在发生火灾时,浓烟向上升腾扩散,势必会影响顶部应急照明系统的效果,因此在离地面1 m以下范围的墙面上应设置具有应急照明性能的灯光安全疏散诱导标志,其间距不宜大于15 m;在地面上应设置灯光或发光安全疏散诱导标志,以引导乘客在烟雾中沿着安全出口方向疏散,据资料介绍,“9•11”灾难事件中,当整个建筑完全坍塌后,其蓄光功能的引导系统仍能维持工作,因此选择适宜的材料也非常重要。在区间隧道应设置可控指示方向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系统。

2.9.4 车站设计中不应设置商铺

若业主要求必须设置,必须征得消防部门的认可,并提出完善的运营管理注意事项,以及各种工况的防灾措施

3结束语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地的地铁发展运行史上来看,各种各样的火灾、反恐(火灾包括设备故障、人为疏忽以及故意破坏引起的火灾)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提前进行性能化分析,确定运营管理模式方案,以指导工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规范的要求,选用先进、安全的系统,同时保证其准确完成系统的功能;在运营过程中,应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运营水平和运营意识;对于乘客来说,我们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各种灾难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灾难时,人们才不会惊慌失措,才能有效的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