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好课文,让语文课活起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好课文,让语文课活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课要“以读为本”,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课文,读好课文,是语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就将个人工作中的点滴感受,与同仁共同交流。

【关键词】引导;朗读;美读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读好。朗读指导在语文的阅读课教学中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块。朗读指导是建立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的,之后老师再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语句的情感,并读出感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开讲;要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感情;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读书上。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了让二年级的孩子们喜欢上读书,喜欢上语文课,我才用了多种读书方法,使孩子们时刻沉浸在读书的快乐当中。

一、设置一个悬念

悬念可以抓住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心。把学生的心紧紧攥住,他们急切想知道答案是什么,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效。《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

在上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一课时,先板书课题,问:“老师和大家一起预习了课文,可是老师不知道‘我’是个魔术师,到底是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从而,让学生明白小魔术师就是“水”。

二、紧扣主线,理解朗读

文章的主线是作者的写作思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读课文,不难看出:本文的重心落在一个“变”字上,全文路,理清思路,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围绕“变”字进行说明介绍,先写水的形状变化,接着写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状态变化,最后写了水的性格变化及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和灾害。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们从变“云”,让学生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老师参与到我会变“云”,激发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读时就要读出落得感觉。“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在读之前先让学生谈谈冰雹打在脸上的感受,再读课文就要把“打”读出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继续引导“我还有什么变化?”自然过渡到下两部分,使学生思考“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状态有什么不同?”第三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通过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中的感知,知道了池子里的水是很平静的,小溪里的流的水很缓慢,江河里流的水非常的湍急,而海洋是波涛澎湃。然后边读边加上动作,学生沉浸在表演当中,读的课文也是有声有色。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能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

最后,是水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比较朗读是最能让学生读出不同的表现,我采用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这样一比较起来很容易读好这一段。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

三、品味课文,美读享受

细节的品位之后,学生对全文有了各自不同的感受,再次读课文时,就是美读享受。叶圣陶先生把充满感情的诵读称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景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入画入情入理,进入课文情境,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美读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深入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审美感受。与此同时,学生会更爱读课文,个个争先恐后的展现自己的朗读能力,课堂因为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而充满了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引导“美读”,品味散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