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星巴克之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经营消费体验型的小众市场,到做深渠道向普遍消费转型,是遵循主流,还是一厢情愿?请看一个普通消费者眼中的――
职业的原因使我成为星巴克的爱好者。我同很多“星控”一样,喜欢约人去星巴克谈事情,在那里爬格子写东西,或是忙里偷闲、充充电、发发呆。
同时,星巴克还是我在不同的环境里寻找熟悉感、放松身心的同一性符号,每年出差一百多次,无论在中国的哪个城市,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到就近的星巴克坐坐,不一样的城市,一样的星巴克,会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
为了延长对星巴克的体验,这些年响应星巴克的号召,我做了不少努力,把各种各样的杯子带回家,把磨碎的咖啡豆带回家煮,但老实说,感觉并不怎么好。
拿回家的杯子,摆在家里哪个地方,好像都不是那么回事。
带回家煮的咖啡,期望很高,煮出来的味道,跟店里的相去甚远。
最早见到玻璃瓶装的“星冰乐”是在东京的小卖店,好像是“711”,随后是在北京的大型超市,再后来是办公楼下的小卖部,跟水煮玉米、茶叶蛋等放在一起卖,做营销咨询的我知道,星巴克的渠道看来是做得越来越深了。
今年,在星巴克的店里,店员开始向我推销速溶的星巴克VIA,我没有觉得我在星巴克有这个需要,婉言谢绝。估计很快VIA就将杀向超市,跟那里的“雀巢们”捉对厮杀了。
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眼中,星巴克的“感性营销”就这样开始了转型之旅。
从经营一种消费体验型的咖啡文化、得到小众市场的认可,到推出瓶装饮品、与各类瓶装咖啡饮料一争高下,再到走向与方便面同日而语的速溶咖啡,这种变化意味着商业模式的巨大转变。难怪舒尔茨自己都在说,星巴克的生产力规模越来越大,却是以产品的“急速货品化”为代价。
对于星巴克来说,服务的成本和要求在逐步降低,以产品交付为例,过去要提供服务场所、座位、现场销售;到了“星冰乐”时代,要考虑以冷链运输饮品;而到速溶咖啡时代,可以简单地用机械烘干、袋装、堆放、运输,销售半径可以无限制的扩张。
对于企业的目标客户群来说,过去是到店的消费者,随后是到小卖店的消费者,最后干脆是到超市、把成盒的VIA拿回家的消费者,看起来,目标客户群无疑是扩大了。
星巴克的转型故事似乎是完美的,成本降低了、管理难度减少了、客户群体增大了。然而,在这个定位由特定群体向普遍消费转型的过程中,星巴克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不同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要素并不一样。
首先,速溶咖啡的市场确实很大,但这里的客户是不是星巴克的目标客户,值得讨论。
其次,这一市场的老牌产品――雀巢,无论产品的丰富性,还是渠道的深度,以及由于规模而带来的成本优势,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星巴克与之对垒,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
再次,从星巴克带VIA回家?喜爱星巴克无非是其氛围和咖啡的味道,把VIA带回家只是星巴克的一厢情愿,但应当不是星巴克消费者的主流做法。
忽视中国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品位,去做一些自己所不熟悉、不能掌控的商业尝试,从这个角度来看,星巴克在中国至少是在走一条弯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星巴克在国外多年来执行的储值卡、打折卡业务,是在最近两年才引进中国,而在中国,在联名卡、数据库营销、网络营销、异业合作等方面,其他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出色。跟国内的服务企业相比,星巴克在客户管理方面并不突出,甚至并不好。在这方面,星巴克所表现的自负让自己远远落在了后面。
曾经有一个晚上,我驱车到一家星巴克,要了一杯咖啡却发现没有带钱,我的窘迫自不待言。而服务员却非常热情地说:“我认识您,您经常来,这杯咖啡我送给您,祝您今晚在星巴克愉快。”于是,我如愿地坐在熟悉的位置,听着熟悉的音乐,把一篇编辑部急催的稿子完成了,我的心情很好,我觉得这才是我喜欢的星巴克。它给人的应当是温馨、关怀,是商业的活力和体验,这也许才是舒尔茨所津津乐道的、真正的“第三空间”。
星巴克,你自己真的要想清楚,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想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