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单纯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学习,为其将来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也为社会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就有了能力”,因而只关注如何把知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给他们,觉得这样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不管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现如今轰轰烈烈的课改,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传统的历史教学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整节课都是教师在台上一个人表演,一讲到底,“满堂灌”,结果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兴趣全无,更别说提高能力了。现在很多的公开课、评优课,甚至赛课基本都是播放几段视频,设计几个讨论环节,演个课堂情景剧、小品就算是走在课改的大道上了,殊不知这只是花架子,有些课堂上讨论环节问题的设置,要么简单得无可救药,要么深奥得无话可讲,好不容易能讲上两句吧时间到了,课后再探讨吧。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一样忙着看、听、演、说,学到的只是一些书本上现成的史实,了解到的只是表象,没有能通过讨论、思考得出一些结论,真正提高历史能力。

其实,知识与能力是不能直接等同的,就好像学历和能力不能简单画等号一样。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却只能培养,而且传授知识的高层次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宁可节奏慢一些,花架子少一些,形式简单一些,也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些“任务”“关卡”让学生来完成、勇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施教,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阐述的是过去的、不可再生的事物,许多内容单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简单乏味的讲述,学生听了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应利用故事、影片、视频、课件等多种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将学生带进历史的重重画卷里面去,力求将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情境场面,将单调乏味的图像化为栩栩如生、富有特色的历史再现,使学生觉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唐朝对外交往》时,我找了Flas——儿歌《西游记》,还展示了“鉴真六次东渡组图”,然后由学生结合课本描述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并借此设问:假如你是鉴真,你遇到这样的困难,你会怎么办?你还会坚持吗?以此来体会、感悟鉴真的坚毅品质,归纳鉴真的历史贡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因此得到升华。

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的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开始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喜欢质疑、辨析、争论,常常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不管正确与否,这种精神都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巧妙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带有新意的问题或答案,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重视史论结合,培养学生撰写历史“小文章”的能力

历史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除了能让学生依据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得出自己的历史结论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史迹游记”、“学史一得”、“历史调查报告”等更加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当然,这样的训练要求不能过高,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利用课堂、课后的点滴时间进行点拨指导,教师也要在整个训练期间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便能够更好地坚持这样的实践。

总之,“教育成败,系于老师”。新课改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变化与行为的跟进,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种兴趣,我想不仅仅是一些图片、视频或影视作品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思考而获得的一种成功体验,一种由心而生的喜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付出很多的努力,仔细雕琢方能完成。

或许,这也正是历史教学的魅力之所在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横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