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秀燕:非艺术家的文化之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秀燕:非艺术家的文化之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陈秀燕女士不是书画家,但行走于艺术边缘,长年累月,乐此不疲。凭借一颗推广文化的诚心,一腔助人为乐的实意,她成为圈中之人,成就风雅之事。“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十年奔波,慧眼识才,成人之美,不少“千里马”有赖于她的指引和支持,找到了展示才能的舞台,释放了作品积淀的精彩,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实现了艺术人生的价值。

十年奔波 成人之美

十年,陈秀燕女士奔波各地,劳烦自己,成全别人,却不曾怨悔一丝。“不辛苦,讲机缘。”这是原话。这样的她,可敬!

陈秀燕女士出生在香港本地,之前和大多数女性一样,以事业和家庭为主,直到2001年参加社团服务,才转换了原先的生活轨道。但与许多服务者不同的是,她从事的是有关艺术的服务活动。

乍一听“艺术”,已让人遐想联翩,脑海中出现一幕幕与超凡脱俗、与优雅相连的情境。而实际上,这背后,曾隐藏的巧合,常人却不易想象。当然,最困难的时候已然过去,而今,对于所遇阻碍,她已游刃有余,更在圈中渐次闯出生气。

十多个艺术协会的顾问,两个交流协会的主席,一个社区服务奖,头衔和嘉奖已然证明,陈秀燕女士既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也获取了政府的鼓励。而在漫漫征途中,她曾经付出的百般努力,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

陈秀燕女士的丈夫曾是一名画家,在八十年代时,响应政府的号召,创立了最早的香港传统文化交流协会,但很遗憾,他不幸英年早逝。之后,为了继承丈夫的遗志,陈秀燕女士开始踏足此行,进入该会,从此,为文艺工作的进步奋斗不已。“为了认识画家,什么都做。”那段时间,作为外行,她刻苦用功,可喜的是,举步维艰的时光不再,2006年,她还被推选为该会主席,与达成初衷日益接近。

对于推广文化事业的锺爱和牵挂,陈秀燕女士可以说是“一发便不可收”,从最初的本港“活动”,到后来的两岸搭桥,经过摸索和尝试,已越来越收放自如。“那一年,听闻内地前景一片大好,我便带着一众书画家前去‘试水’,看能否拓宽一定的发展之道。”不想,这一尝试便倏然见效,慢慢地,她便闯出了名堂。如今,不仅本港画家对她青睐有加,时常也有内地相关组织或从业人员,拜托她从中牵线,以来香港开设展览,供于交流。

今年4月16-19日,江门书画家联谊会抵港举办为期四天的书画展,陈秀燕女士就将一尽地主之谊,届时,带领本土画家至北京推广,也已在计划之中,还待实践。

“现在与场地租赁都较熟,不论何时联系,对方都会给我们一定优惠,优先予以使用。”她微笑着说。语气欢快,略含小小的雀跃,令人亦不免受到感染。打交道的次数愈多,人情味儿也就愈益显现,难怪,她带领画家前往展览的动力更足,积极性更高!

缔结情谊 回报社会

与陈秀燕女士结缘的书画家,不一定国际知名,但一定具备两项要素。“一是人品优良,二是作品出色。”介绍自己的原则,她正色道。与如是画家一起,彼此信任,相互尊敬,才能真正合作无间。正是坚守这一信念,令她行走圈中,为众接受,配合愉快。有一年,甚至一举组织了二十四场节目,不仅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业界的影响和声威,还加强了艺术的社会效应。

由于长年累月地保持联络,陈秀燕女士建立起一定的关系网络。迄今为止,她对本港的大多数书画家都已有了大致的认识和了解,不论是百岁高龄的退休教授,还是业余习字绘画的爱好者,她都仅闻其名,便知其详。不少人与她见面不过几次,但那些岁月淘尽铅华,所遗留下来的宝贵情谊亦是令人难忘,不免为之感动。有关实例,她不止一次地提到一位高龄书画家。“我曾和他一道参加了一次书画节,第一年,他兴致很高,说好第二年再次莅临,但不曾想,第二年盛会即至,却得知他在医院昏迷不醒的消息。”虽说世事无常,但这般突然,仍令她恻然。

比较上一辈书画家的热情有余,年轻人就显得投入不足。“他们很少肯为艺术下功夫了,都不太接受,尤其师承岭南派系,似乎有些吃力。”陈秀燕女士这般感叹。到底接触了十年,她也在无形中培养出与这一行息息相关的使命感,对文化的推广工作也愈发地注重现实意义。

尤其胜任香港油尖区文化艺术协会主席期间,陈秀燕女士就参与组织了不少大型展览,旨在通过义卖作品的方式出心出力,为灾区或所需之处筹集善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得知南亚海啸爆发,她接连打了三天的电话,电联拍卖行和一百多个书画团体,联合赈灾;同年,又曾组织新春书画雅集,为“苗圃行动”义卖筹款。这样奉献己力的行动不胜枚举,热心的她乐此不疲,并不骄矜,却对其它同仁表示不经意间的感激,“举办展览并不十分困难,有一半工作人员都是义工。”大家一条心,都无偿付出,世界才越发和谐美好。

时刻怀抱一颗助人之心,对其它地区尚且如此,对家乡自是不在话下。多年来,陈秀燕女士与江门政府合作,举办的书画展也是引人注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有一次,当地政府为修建妇幼保健院,还专门找到她,希望组织展览,为之筹资。“我是江门人,一定帮你。”只此一句话,已足教闻者倍觉温暖。

陈秀燕女士细心收藏了少许书画家为表感谢而相赠的字画,但她并非将之全部纳为己有,而意在妥善保管,以备较有社会意义的活动举行之时,可和盘送出,派上用场。真正的服务并非是简单的口头表达,她俨然在用事实证明。

真心实意 快乐之旅

时光荏苒间,陈秀燕女士秉着一腔真心实意,带领许多书画家踏足了不少祖国的秀丽山川,广东的深圳、广西的南宁、浙江的绍兴、繁华的上海,足迹之深、广,恐连“当事人”也已记不太清,但值得一提的是,她始终客观地站在推动者的位置,细致地制定路线,安排行程,而从未收取任何费用,有时甚至还要为书画家提供贴补,只为“文化之旅”顺利进行。

“和书画家熟识以后,也有人说想教我,可惜,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几乎都拒绝了。”她仍旧醉在推广交流之中,正因为这样,陈秀燕女士十年如一日地为他人奔忙才显得更加难得。辛苦大概是必然的,但她轻描淡写地带过,而将快乐的体验摆在首位。“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就是我的开心之处。”开朗豁达的性格让她博得了大家的广泛尊重,各种书画团体纷纷邀作顾问,一同协作,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在一来二去的交流中,有些年轻一辈还受她的乐观和积极所吸引,把她认作干妈。“我只认男孩,不认女孩,怕我女儿吃醋,现在我有21个干儿子了。”说完,幽默的她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在耳边回响,这种快乐,非当事者不能体会吧。

早在2006年,陈秀燕女士便已退休,这才得以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文化的推广之中。如今,在少有的休息日子里,她就以练习气功为主,已授徒开班,但亦是象征性地收费,一般十多块、数十块一堂课,并不为盈利,而只希望将健康送入社群。每个星期三的晚上,她会准时为学员上课,调整呼吸,放松身心。端详眼前的她,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着实教人羡慕。

陈秀燕女士的骨子里饱含乐天向上的活力,又有随兴所至的澹然,或许正是两者结合,相互辉映的缘故,令访者眼中的她显得率直又真实。似乎很少有人和她一般,为了一件与兴趣相左的事,坚持如此之久,并且这般快乐。这样的执着,还在延续……

【陈秀燕女士,香港传统文化交流协会主席、香港文化瑰宝交流协会主席、少林寺易筋洗髓功导师、油尖区文化艺术协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硬笔书法艺术协会荣誉顾问、中华陈氏书画家协会荣誉顾问、香港中国美术会名誉顾问、香港美术研究会名誉顾问、江门市海外联谊会荣誉顾问、江门市珠海政协书画院顾问等,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社区服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