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来了,“学困生”走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何认识学困生,怎样转化学困生,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问题,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关注很大一个群体的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问题。在这一节课中,笔者就注意尊重了学生的感受,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进程,使得课堂充满了生成的活力,师生快乐地学习,师生眼中的“学困生”,亦不再困难。
关键词:新课程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87
1 新课程视野下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顾名思义,(亦称“学习适应不良学生”)是指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中,较为持久地有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学困”是相对的、可变化的。“学困”的标准主要是统计学的,也可以是生理的,社会的,其成果是综合的。
关注学困生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期待,也是新课标的理念,关爱生命之本质的需要,更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认识学困生,怎样转化学困生,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问题,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关注很大一个群体的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问题。
2 学困生的现状
英国心理学家帕西・布克说过:“衡量你是否成功的真正尺度是看你把多少数目的学生从困境中解救出来。”通过一堂《猎人海力布》课是的“学困生”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6课――《猎人海力布》。简单的开场白后,让同学们认真读文,看看能读懂哪些内容?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十分钟后,一只只小手都陆续举了起来。学生甲说:“我知道了海力布最后变成了一块石头的原因是他为了帮助乡亲们脱离危险而说出了动物们的话。”学生乙说:“我知道了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是多么的舍不得呀!从文中‘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才给他’可以看出来。”学生丙说:“海力布死得不应该,他为什么不编一个善良的谎言,既能让乡亲们搬家而自己又不牺牲呢?”学生丁辩驳:“海力布从不撒谎呢!你没看书吗?”……学生的讨论异常激烈。“老师,我说。老师,我说……”声音越来越大,坐在墙角边的一位同学竟下位跑到了笔者的面前,“老师,我能提一个问题吗?”说真的,当时真没想到这个平时胆小、大家眼中的“学困生”,今天能有这个举动!该不是有什么恶作剧吧?但转念一想,无论怎样,应让他说话。于是,示意同学们停下来,听听李同学的发言。此时,有同学蔑视,有同学讥笑,有同学窃窃私语……总之,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会有什么“高见”!只见李同学却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说:“我读书后,发现海力布是得到宝石后才可以听懂各种动物的话,但文章的开头却写他还没得到宝石时,就忽然听到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这不是有矛盾吗?”听完李林同学的发言,同学们满不在乎的表情顿时惊诧起来,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依赖性强、心理波动比较大、习惯差、自卑、心理创伤多、容易自我封闭。在思维上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差、思维模糊、发现问题不敢轻易回答。总是思前想后害怕出错。
3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第一,拉近师生距离。具相关调查显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对学生的态度和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到两米会大大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常调换座位,避免“学困生”产生被孤立被遗忘的感觉。孤立“学困生”积极参加教学中的各个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作为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学习机会。
第三,培养“学困生”的“成功意识”。教师应当认真观察,发现学生的发光点,适时进行表扬,让学生有成功的感觉。通过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和体验。今天的教学,正因为尊重了学生的感受,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进程,使得课堂充满了活力,师生快乐地学习,师生眼中的“学困生”李同学的发言,更是震撼了我的心灵,让笔者深思:作为教者,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家陶行知的忠告:“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确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希望,让我们用真心去尊重他们,用爱心去感动他们吧!
参考文献:
[1]丁红娟.与学困生成为知己[J].现代教学,2011,(6).
[2]马春凤.多把掌声献给“学困生”[J].学苑教育,2011,(13).
[3]黄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困生切实得到发展[J].新课程(中),2011,(6).
[4]柳红娟,赵丽.让“关爱”的阳光照耀“学困生”[J].新课程(中),2011,(6).
[5]杨灿洪.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5).
[6]钟美春.关于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的一点感悟[J].吉林教育,2011,(5).
[7]赵艳平.“聪明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学习(上),2011,(6).
[8]许基书.转化“学困生”的工作策略[J].学周刊,2011,(21).
[9]屠锦花.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1,(7).
[10]霍建林.学困生教育之我见[J].科学教育,2011,(4).
作者简介:向春燕,广西桂林市穿山小学,广西桂林 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