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改革下文言文教与学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改革下文言文教与学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研究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改进方法,是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朗读语感,接受审美熏陶,发展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语感;想象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52-01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应付大量的练习,适应各种考试,提高考试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将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肢解为一个个字、词、句的枯燥语言零件。解释、翻译、语法分析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求“字字清楚,句句理解,篇篇背熟”;甚至在学生中还出现了只做练习,只读(背)译文而不读(背)原文的怪现象。这样,使得原来血肉丰满的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挖掘不深,只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内容,把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的层面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语文教师发现自己不会教学了,面临很大困惑,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有的老师脱离了“双基”,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也很高兴,但一节课下来却收获甚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当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下面谈谈这几年我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许多学生讨厌学习文言文甚至惧怕学习文言文,是因为文言文离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及知识“存贮”相差太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法上灵活多变。在学习之初就需要吸引学生,要设计一个精彩的导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导语的设计形式可以是成语故事、传说、名人轶事、地理历史……导语设计的原则要体现目的性、趣味性、针对性和简洁性。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挖掘教学内容,赋予其时代气息特征、延伸新颖有趣的内涵,紧密围绕学生实际,努力激发兴趣点,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学生们往往会自觉主动的去研究学习。

二、注重课文朗读

朗读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过程。朗读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记住一些词、句、篇、章,而且在于培养学生自身语感,还在于接受审美熏陶。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剥夺这项特权无异于剥夺了学生的神性,剥夺学生基于内心视像的审美愉悦。这样也就无形中缺失了对文本想象朗读的语文教学,无疑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又怎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览胜探宝,“熟读之,深思之,明辨之”呢?

三、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语文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阵地,也就是培养并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学习中就必须以本为本,尽管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他并没有轻视小瞧这个例子的作用,因为这个例子恰恰是一座桥,有了这座桥我们才能由此及彼,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只有做好了以本为本然后才能真正实现超文本阅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注重师生交往,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教学中一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都大加赞赏。毕竟语文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表中答案的课程。交流的对象可以是多样的,可与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交流……交流的形式也可多样,可口头交流、互通短信、写作等等。交流虽然最终不一定能彻底解决问题,但它却一定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给予适当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熟读文章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一些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联想和想象力。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意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之中的“亡”通假字,它通“无”“没有”的意思。语言文字能够激发人们内心视像和想象力的功能,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品尝自主阅读的快乐,领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喜悦,从而达到能在教师点拨下吃透课文,汲取文章精华的目的。文言文中有许多东西颇有生命力,它们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这些并不陌生的内容一经点拨,学生会倍感新鲜,并且无形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在做题的时候,即使碰到不理解的词,只要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联想能力,能把知识迁移到实践中,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要渗透人文性

新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阅读一片名著实际上就是进入一个伟大作家的精神世界,跟一个伟人进行心灵交流和精神对话。也是学生深入文本,解读作者内心情感世界及学生对文本揣摩、品味、领悟的必由之路。正是这样的参与、体验、感悟、内化和提升的机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精神陶冶,思想境界获得提高。同时,在讲课中,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一些传统习俗的文化渊源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精神、人格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