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青霞 美人不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青霞 美人不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台北西门町,这是一个容易上演神话的地方,三十几年前,就是在这里,星探发掘了林青霞,那时她刚刚高中毕业,不到二十岁的年纪,清纯稚嫩,如出水芙蓉,是未经雕琢的美,却已不可方物。

于是便有了《窗外》里的江雁容,在情窦初开之时初尝爱的涩果,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那是只有少年才有的倔强与勇气。戏里的林青霞,娇羞中透着一股任性,披着梦的衣裳,展开了一场超脱世俗的爱恋,连哀愁都是淡淡的,像含苞欲放的茉莉,在清晨氤氲的雾气中缓缓绽放,不疾不徐。

金庸说:“青霞的美,无人可匹敌。”

她是琼瑶剧中的第一代玉女掌门人,成就了多少少女遥不可及的梦想,林青霞三个字,就是台湾文艺片的标志,几十年过去,江山易老,美人迟暮。在新人辈出、美女如云的娱乐圈,她站在岁月深处,纵林花谢了春红,任岁月匆匆,皱纹爬上了美人的眼角,她却依然不老。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便成就了一个传奇。

青霞之美

林青霞的美,那叫真的美。

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美的彻底而敞亮。在涂脂抹粉的娱乐圈佳丽中,看多了,便觉得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色的巴掌脸、美瞳、长睫毛,完全没有辨识度,让人直觉腻味。这时,再看林青霞,顿觉眼前一亮,这才叫真的美人,不施粉黛,素颜上镜都对的起观众。重要的是她的眼神,即使在复杂的演艺圈闯荡多年,依然不改当初的清澈与纯净,简直令人惊叹。

林青霞头上有很多光环,导演徐克说她是50年才出一个的美女,作家亦舒说她最美的地方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美。连张艺谋第一次见她都惊诧于她的美貌。以前拍照片流行打柔光,妆也化得比较重,其实不太适合林青霞这样的清秀佳人,她的美就在于不腻,每一种美,都有它的局限性,妖艳的女人可能低俗,清纯的女孩可能看起来比较呆,丰满的太过肥腻,苗条的又骨瘦如柴。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美而不自觉,更不当做卖弄的资本,这是一种修为。林青霞是有智慧的女人,她太明白,再美的女人也会在岁月中无情地老去,她想用另一种方式让自己青春永驻,于是,她选择了写作。

“窗里”的岁月

从影22年,林青霞拍了100部电影。在最初的7年里,她完成了其中的55部――相当一部分是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文艺片,而她,是其中清纯飘逸的女主人公。

她的起点是高的,没有跑过龙套,没有在底层苦苦打拼的经历,因而,她离演艺圈的烟火气较远,可以“不染”。这一方面拜上天所赐,另一方面归功于她的家教,以及禀性中的谦卑、朴素、不张扬。

从骨子里透出的羞涩也保护了她。因为版权问题,《窗外》一直没在台湾公映,她却暗自庆幸,因为里面有一些感情戏,她觉得,让熟人看到,难为情。早年面对男生追求,林青霞说:“要交朋友,我至少得认识他3年。”她至今不喜应酬,怕见生人。

最忙的时候,林青霞同时应付6部戏,有一次在片场靠着墙就睡着了。

长期过着日夜颠倒睡眠不足的日子,加上得失心重,在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下,林青霞崩溃了。1979年冬天,她离开了复杂的电影圈,到美国进修。与其说是进修,不如说是“疗伤。”“复杂”二字背后,是当年黑社会涉足台湾电影业、强迫艺人拍片的艰险。

林青霞在美国“透气”了15个月,1981年夏天回到台湾,发现电影圈已经换了人间:文艺片不再受欢迎,喜剧片大行其道;英俊小生不如从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喜剧演员、功夫演员和搞笑明星;女主角们也纷纷凛着一张粉脸,施展拳脚起来。

回顾当年,不是不委屈。她说:“我这个素来演爱情文艺大悲剧的演员,竟然也要戴起眼罩扮独眼龙,穿着高筒靴拿着长枪,一脸冷漠,学人家打打杀杀的。”脸上闪过一丝苦笑。

从1981年到1984年,林青霞拍了14部戏,除了一部琼瑶的文艺爱情片,其余13部都跟“情报”、“刀剑”、“警匪”、“枪战”有关。这些戏,多年以后她的女儿们都不大喜欢看。

这些戏看起来热闹,拍起来实在有些凄凉。半夜三更在山顶演戏,被大雨浇得瑟瑟发抖;荒郊野外,半夜在休息车里迷迷糊糊醒来,只见窗外烟雾迷蒙,满眼武师跑来跑去,只她孤零零一个女子。想着一会儿要去跟他们厮杀,林青霞心里有说不出的悲戚。

一个好演员犹如一把好琴,遇到高明的琴师,方能奏出好音色。林青霞在表演上的突破,还要归功于徐克。

1983年与徐克合作《新蜀山剑侠》时,林青霞扮演瑶池仙堡的仙女,后来中了邪魔。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她站在潭中的大石佛像上,挥舞着一身大红色衣裙倏然转身,中了邪似的狂笑。这个造型开启了徐克的某种灵感。待林青霞从石佛上下来,徐克以一种冷静又坚定的口吻对她说:“青霞,将来我一定找你拍一部戏。”

8年后,这个角色来了――一个男人,企图一统江山的教主“东方不败”。林青霞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对他有信心。”

这部《东方不败》引领了武侠刀剑片的潮流,也成为林青霞的代表作之一。90年代大部分电影公司找她演的,都是反串男角的戏。

之后的《滚滚红尘》让林青霞拿到了22年演艺生涯中惟一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也让她与三毛结下一段缘。在台北宁安街4楼的小公寓三毛的家里,林青霞听三毛一页一页地读剧本,看她在民国年代的曲子里翩翩起舞――电影公映后,许多人被那个唯美的阳台起舞镜头打动,那是属于三毛的镜头。三毛身后,林青霞3次梦见她,那个见面不超过10次但彼此惺惺相惜的浪漫女子。

1992年与赖声川合作的《暗恋桃花源》将林青霞的演技推上一个新台阶。参与这部由舞台剧改编的电影之后,林青霞感觉“表演变得容易多了,因为我真的学到演戏的方法”。她又说,“在那之前,我没有机会学习表演。第一部电影在香港上映时,我一夕成名,成了明星,从此以后我不断工作――我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人教我。”

演员演戏,好比 “代人生活”。有悟性的人,能从中洞察世情,汲取智慧,让智慧接替美貌,在脸上再荣光一场。

窗外的世界

在徐克夫人施南生的心里,林青霞“甚至有些老实”――她骨子里是那种想着存点钱,跟爱人一道过安稳日子的女子。

关闭娱乐圈这扇窗,窗外的林青霞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她有自己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女儿,每天出门买菜,香港巴掌大的地方,经常会有影迷在菜市场碰见她,与她打招呼,就仿佛街坊邻居见面,随意自然的有点不真实,然而,这就是林青霞,不食人间烟火,却又活在世俗之中。

1994年6月29日,林青霞同港商邢李源结婚。完成了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从恋爱结婚到为人妻母,短短十几个字就说尽了,但个中滋味,是言语难以表达的。从万众注目的大明星到如今的家庭主妇,个中滋味,非常人所能体会。

“在影圈工作了二十多年,每天紧张,每天曝光,忙于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在人前表现,睡觉时间很不规律,睁开眼睛便是拍戏、出席记者招待会……晨昏颠倒,永远不知何时是尽头;每天的生活都有人替我安排,自己完全是被动的。直到现在,我才可以享受平淡的生活,才发觉这样的生活是属于我的。”找到真的自己,做回自己,是她婚后修行的一大主题。她的青衣本色,令她圆满。

好的女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一大包爱。孝顺父母,敬爱丈夫,疼爱女儿,她都身体力行。父亲在台湾住院期间,她常常带女儿去探望。有一次在飞机上她对女儿爱林说:“姥爷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要让他笑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是他最疼爱的孙女,最容易逗他开心,只要你为他做一件小小的事,哪怕是递一张纸巾给他,都能令他笑开怀。你要帮妈妈孝顺父亲,也要为自己孝顺姥爷。”

不计较,常常怀抱感恩的心,遇事“要用情操,不要用情绪”,还有圣严法师赠她的12字箴言,都令她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为她贤良的底色平添了几分人格魅力。

对于自己家庭主妇的角色,林青霞很喜欢。

作家林青霞

“不要叫我大美人,请叫我作家”。林青霞说。

2011年7月,林青霞携新书《窗里窗外》再度出现在公众面前,只不过,这次她的身份是“作家”。

“有一次从外面吃了晚饭回到家,经过梳妆台,突然想到什么,怕一会儿忘记,马上伏在桌上写,不知不觉坐了几个小时,窗外传来鸟的叫声才知道天已亮了。看看镜中的自己,不觉失笑,原来我脸上的妆还没卸,耳朵上的钻石耳环正摇晃着,低头一看,一条蓝色丝质褶子裙,脚上竟然还穿着高筒靴。时钟指着六点半,正是女儿起身吃早点的时候,赶忙下楼陪女儿。两个女儿见了我,一点也不惊讶,只淡淡地说:‘妈,你又在写文章啊?’”

就是这样一段文字,林青霞将它放进随笔中,作家董桥看了之后,赞不绝口,只觉得好!

林青霞是一个认真的写作者,她像做学生一样虚心向龙应台、金圣华和董桥讨教。对方的每一句鼓励或者赞叹,都会令她像孩子般兴奋。在过去的6年里,她常常为写作废寝忘食。

作家止庵从《窗里窗外》读出的是“干干净净和真实”以及“文章本身有思想”。他说:“林青霞的这份角色和文风都相似的格调,对于现代的作家来说,都并不容易。坚持自己是最难的,可林青霞做到了。在众多的职业中,写作很特别,他没有退休的时间,也没有学位等更多硬性的要求,只要有天赋,有能力,想写都可以,但落笔的过程需要积累。读她的文字可以发现,她是一个有积累的人,可以说是一个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写作的人。”

她从来不可以保持自己的曝光度,就像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美一样。只是顺其自然、认认真真地做好上天交给她的每一件事,无为而治,却已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演戏与写作,是她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两种方式,人生的每一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她轻松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换,许多人赞她低调,其实所谓的“低调”都是他人刻意给予的称谓,对于她本人来说,不过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方式。

此刻的林青霞斜倚在花园的木椅,沐浴在初春的阳光中,眼梢嘴角洋溢着暖意,轻轻说着她如何做好生命中不能重来的角色,以及家居生活中的点滴。悲喜都在轻言笑语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