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RFWQ―1有机硅凝胶微粒的研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RFWQ―1有机硅凝胶微粒的研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冀东油田部分区块由于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进入高含水期后,注入流体选择优势通道,造成注入流体波及系数小、油藏采收率低。合成一种与其孔喉尺度相匹配的聚合物树脂凝胶微粒,当此微粒随水注入油层后,数量庞大的微粒可以广泛的分布在油藏岩石孔隙中,并在岩石孔隙中吸水、运移、膨胀、封堵,有效增大油层波及体系,实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树脂微粒可根据封堵目的层孔隙度大小,调整微球粒径,粒径在500-10um可调。并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了有机硅树脂官能团,降低常规凝胶密度,防止颗粒的堵塞井底。

关键词:凝胶微粒;孔喉尺度;堵水调剖剂;有机硅

1 引言

冀东油田部分区块注采管网密集,油层连通性好,单层突进现象严重,注水井与油井井距较短,注聚过程中常常出现窜聚现象。所以合成的微粒除具有微米级粒径、与良好的弹性、强度外,还应具有很好的油水选择性,防止出现微球油井窜出的情况。该技术首要的问题是对能用于地层中的、具有选择性能的物质材料研究,并在物质的分子结构上进行改性设计、合成,引入分子特性官能基团,使其亲水、亲油性发生转变,达到堵水不堵油的目的。研究选择性吸水孔喉尺度抗高温树脂聚合物微粒的合成,对建立孔喉尺度弹性微粒调剖堵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有机硅树脂凝胶的合成

2.1 合成分析

2.1.1 综合考虑AA/AM共聚可弥补单独反应不足,所以以AA和AM为主要合成单体,按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所需凝胶。

2.1.2 引发剂的选择

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有过氧化氢-亚铁盐、过硫酸盐-亚硫酸盐等,其活化能较低位63-110KJ/mol,可在-10℃-30℃下引发不易控制。试验中选择过硫酸盐类作为引发剂,其活化能为140KJ/mol,是以中等的使用温度。

2.1.3 交联剂选择

(1) 醛类

该反应的发生时由于酰胺基氮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而醛基的羰基上氧原子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电负性,其双键电子在靠近氧原子处电子云密度最大,碳原子核周围电子云最小,因此酰胺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可进攻醛基上的碳原子,进行亲核加成-取代反应,将不同的线性分子共价链接起来,使其具有较强韧性。

(2) 有机硅

聚合物线性分子链集团中的氧与氮原子提供电子对,与有机硅形成配位键,增强其柔性,控制其吸水量与密度。

(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

NMBA两端都有乙烯基团,使其可参与共聚,在共聚过程中可起到链桥作用,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增加凝胶吸水能力与分子量。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以醛类交联剂时,其C-N键交联后,键能较强,为345KJ/mol,因此受热后不易断裂,具有较高强度与稳定性。有机硅配位交联强度虽较醛类较低,但可控制凝胶吸水量与分子量,易于控制凝胶吸水量与密度。

NMBA交联后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不易控制凝胶吸水量与密度。

因此,以醛类与有机硅为交联剂的凝胶更适宜于制造微粒。

2.2 合成方法

采用水溶液聚合反应,先将上述几种单体、交联剂等配成20~30%的水溶液,经抽真空和通氮气、脱氧、升温至50~60℃时,加入引发剂即开始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8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后期放出的反应热可使聚合体温度升高,然后保温静置反应12小时,所得产物为多元共聚交联结构弹性体。将弹性体放入120度烘箱,烘干24小时,可得到黄色聚合物树脂块。

2.3 凝胶吸水度

称取干燥凝胶胶块,在95℃下放入评价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重。根据膨胀前后质量计算膨胀度。

R=G1/G2式中,(G1、G2分别为浸泡前后质量)

2.4 优选均聚最佳方案

2.4.1 主剂浓度对性能影响

设计有机硅浓度0.1%、引发剂浓度为0.02%,醛交联剂浓度为6%分别加入以下浓度AM单体。

表 主剂浓度对性能影响数据

注:“-”代表不能形成凝胶

实验可发现随AM浓度增加成胶时间缩短,且胶体强度逐渐增加,吸水倍数随浓度增加而减小。

2.4.2 交联剂优选

将有机硅与醛类交联剂进行了性能对比:有机硅和甲醛的膨胀度分别为370%、1050% ,凝胶密度分别为1.05g/cm3、和1.37g/cm3,膨胀强度级别分别为C级和D级。

这说明有机硅与甲醛所得产品均较好,相对甲醛交联形成强度更大,但吸水量上升较多,有机硅虽强度略低,但能更好的控制树脂密度、吸水量,防止其过度膨胀。

实验在不同交联剂条件下合成了凝胶,在室温下用蒸馏水浸泡,评价其强度。结果如下:随醛交联剂浓度增大,凝胶强度增大,随有机硅浓度的上升,密度变小,吸水性降低。

2.4.3 引发剂浓度优选

根据配方的引发剂浓度改变,引起的效果为:随引发剂浓度的加大,吸水性变差,强度变大。室内分析结果是引发剂浓度在0.012-0.015%浓度较为适合。

2.4.4 反应温度的选择

反应温度也是合成树脂凝胶的重要因素,经典聚合温度应在60-80℃。本实验按配方5合成凝胶,调整合成温度。在较低温度下,产品强度有所下降,在较高温度下,产品吸水量上升。由于80℃下,产品产状与强度、吸水性均满足要求。选择在80℃进行药剂生产。

2.5 微粒的制作

将烘干的凝胶颗粒放入球磨机粉碎造球,使用振动筛,振动并筛取所需粒径微粒。使其粒径在500-10um可调。

3 结束语

3.1 根据油田现场情况,合成造粒凝胶,通过调整对其分子结构进行改性设计、合成,引入有机硅基团等方法,使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3.2 优选性能优良的凝胶,将其烘干,使用球磨机造粒并控制粒径,使其粒径在500-10um可调。

3.3 目前使用的凝胶多为钙离子骨架,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了有机硅树脂官能团,降低常规凝胶密度,防止颗粒的堵塞井底。

参考文献

[1]张桂意,高国强,等.预交联水膨体调剖剂的室内评价与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4).

[2]王健,徐国勇,等.两次成胶的聚合物凝胶堵剂的研制及应用[J].油田化学,2003(4).

[3]李克华,赵福麟.冻胶堵剂堵水作用大于堵油作用的原因[J].钻采工艺,2000(3).

[4]张小平,罗跃,等.高渗透地层选择性堵水剂JTD的研制与应用[J].油田化学,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