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照片里的北京夏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照片里的北京夏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经历3年经济困难时期之后,北京出现了两件对人们生活产生实际影响的“好事”。这两件事都可以从这些照片中寻得蛛丝马迹——人造棉的大量上市和纸杯冰激凌的出现。

最近收拾东西时,我无意中发现10张拍摄于1963年8月的照片(为120胶片冲印而成,无底片)。照片记录了北京当时的市民生活,组照题为《北京的夏天》。

凭我的经验,这些照片很可能在当时已经发表,但日后被人淡忘。从内容看,它们属于纪实类,背景无突发新闻事件,忠实记录日常生活;从摄影器材看,照片由120胶片相机拍摄,能使用这么精良的装备,拍摄者应该是专业人士。

50年前,120胶片相机的拍摄成本较高,因此并不普及。一卷6×6画幅的120胶片可以拍12张,而 6×9画幅的只能拍8张。相较之下,120胶片相机装胶卷也要比135相机麻烦些。

从拍摄技术上看,这10张照片的作者应该是行家里手。看上去,室内使用的好像是自然光,明暗过渡柔和,其中一张还使用了“接片”的方法。整体来看,“手工”冲洗痕迹十足,这或许正是胶片照片的可爱之处。

跟数码照片比起来,胶片照片基本可以算是手工产品。一张照片要照得好,后期还要制作得好,才能称为上品。以往,不少摄影师拍完照片都要摸着黑将胶卷一截一截从盘盒里抻出来,亲手冲洗,然后显影、定影、放大、漂洗、干燥、裁剪……摄影师必须掌握整个流程。实际上能将这套本领学到家的人很少,往往会拍摄的人不一定擅长制作,而擅长制作的人不一定拥有昂贵的摄影器材。

在1960年代,胶片相机可不是普通人玩得起的。当时,我在单位食堂里吃一盘素菜只需3分钱,而买1个胶卷差不多要5角;照相馆冲洗费大约是每卷2角,并且除了在大城市,小县小镇都不太容易寻得照相馆的影子;洗印照片则每张至少要3分。一来二去,想要看到照片成品(以135胶卷,每卷冲印36张为例),需要花费近2元。现在看来这点钱可能没什么,但在50年前,一个小学生每学期的学费才2元5角。那时,我在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第五小学(1969年与和平里第三小学合并为北京东城区和平里学校),许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愣是交不起这笔学费。所以说,摄影在以前是件很昂贵的事。

同时,这10张老照片也向我们传递了许多当时的社会信息。由于拍摄地点在我熟悉的北京,其中很多场景都让我记忆犹新。1963年,我正在上小学,那时课业负担不算太重,不像现在的孩子要被圈在家里写作业,所以课余时间有机会到处乱跑,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较多。当时,在经历3年经济困难时期之后,北京出现了两件对人们生活产生实际影响的“好事”。这两件事都可以从这些照片中寻得蛛丝马迹—人造棉大量上市和纸杯冰激凌的出现。

在当时,人造棉被看作中国化学工业进步的标志,其最大特点是售卖不受布票限制,花色品种也多。记得在课堂上,老师还特地向我们介绍人造棉,说这是党的关怀、国家的体贴,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的商品。

实际上,当年买得起人造棉的市民也不多。捎带提一下,到了1967年,一种叫“的确良”的布料闪亮登场,以白色略透明的为“至尊至贵”之首选。当时,十几岁的小青年如果穿件白色“的确良”衬衫独自出门,还真要小心被抢。

再说照片中的冰激凌。在街头有纸杯冰激凌出售以前,在北京能吃到冰激凌的地方不多。其中一个地方便是莫斯科餐厅,地点在北京动物园附近。这里出售的冰激凌是装在高脚玻璃杯里的,我印象价格好像是5角至1元。大人带小孩去那里,一般自己舍不得吃,只给小孩点一杯。

图08的图片说明写道:1963年,北京副食品行业的鸡蛋和牛奶供应充分,开始批量生产纸杯冰激凌。因为冰激凌需要冷藏,所以售卖地点不多,整个和平里地区只有稻香村食品店出售。如果没记错,纸杯冰激凌刚上市时简直是“贵族”身价,1角1杯,相当于条件稍差家庭一天的菜钱。小学生要去春游,家长只会给一两角,给3角的在同学中就算得上“富二代”了。所以,那时儿歌唱:“我在马路边捡到1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那时的1分钱可比现在有“分量”多了。而且在当时,也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冰激凌出售。

在这10张照片中,还有1张反映夏天北京市民在东安市场买“撮堆菜”的情形。在1950~1970年代,北京有四大综合卖场,即百货大楼、西单商场、东四人民市场以及照片中拍摄的东安市场。其中面积最大,销售货物品种最齐全的就是东安市场。当时东安市场只有一层,里面店铺林立,通道如蛛丝密布,是老北京人淘货的好去处。1966年,市场更名为“东风市场”,清理掉一部分不合规范的摊位,但从此渐失老卖场的味道。现在能看到关于东安市场的照片极少,一来当时摄影资源少;二来在我的记忆中,市场内光线不佳,拍摄难度大。

顾名思义,“撮堆菜”就是按堆卖的蔬菜“尾货”,通常是菜贩快收摊时还没卖出去的菜。以前,“撮堆菜”的售价都是以分计算,每堆一般不超过1角。夏天多是黄瓜/西红柿/茄子一类的“大路菜”。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西红柿和黄瓜,通常是3分或5分一堆,由于这两种菜经常被当水果生吃,所以颇受欢迎。不夸张地说,当时大部分条件稍差的家庭都是“冬天依靠大白菜,夏天指望撮堆菜”。相比之下,撮堆水果就要贵一些。

时过境迁,虽然现在市场上还偶尔有“撮堆菜”卖,但当年大多仅仅是因为品相不好,质量并无太大差别;而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惴惴不安,真不敢在市场上买最便宜的菜了。

以上这些老事儿,要是没有这些照片佐证,恐怕难有人相信。50年真是个不短的时间,尽管回过头一看过得也挺快,所以甭管你现在多大,请珍惜当下的好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