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聋生语文教育中视觉情境价值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聋生语文教育中视觉情境价值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聋生来说,视觉是他们认识世界最主要的途径,语言却是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障碍,视觉文化可以突破语言交流屏障,使得信息得以有效传播。因此,在对聋生的教育中充分发挥视觉的作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视觉情境教育的概念,继而详细分析了视觉情境的情感作用以及视觉情境的教学作用,以期对我国当前的聋生语文教育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视觉情境教育的概念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普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充分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而对于聋生来说,听力的缺失使得接收信息的主要通道只剩下视觉,因此,在聋校教育中,所有教学情境的构建都必须以视觉为中心,根据聋校教学的特殊情况,笔者提出视觉情境的概念。

二、视觉情境的情感作用

1 增进师生交流

聋生由于身体的残障,都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因此非常需要别人的鼓励。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给予聋生口头表扬,在私下,老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多与聋生接触,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兴趣、想法和愿望,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视觉符号来传达情感。视觉符号也称为“图画语言”,主要是一些不使用文字,也能让人了解其内容意义的图形‘。这些图形将事物形象化,在特定的人与人之间当做约定的事情来传达。聋生是一群缺乏安全感的人群,因此更需要别人的情感交流,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许包含情感,可是文字的表达方式并不能直接表现这种情感,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是一行行冰冷的印刷体字符。图像则不一样,图像本身具有一定的含义,往往人们在看出图像所表达的含义之前,首先,图像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其内容,特别是在操作领域,对于聋生来说生硬的语言文字很难使其领会其含义,然而通过图像展示,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其次,生动的图像可以使聋生感受到其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因此,挑选一些饱含情感的“视觉符号”穿插在与聋生进行的书面交流之中,可以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良好的品德

聋生走出校园之后必然要走上社会,而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前提是必须成为一个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聋校的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之中,充分利用现实中的语文资源,使教材生活化,让生活成为聋生学习的教科书。聋校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都具有比较高的地位,因此。培养良好的品德的重要一步就是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老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聋生的道德认识。老师要做好聋生入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在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张贴如表现友爱、讲卫生、不打架、讲道德、具有风趣的艺术画片。新生入学时,就给学生一种心理定式和道德认识的心理影响,符合聋生认识道德的规律,由具体、形象、浅显、易懂到概括、抽象。教师在生活中要做聋生各方面的榜样;要抓住聋生爱模仿的特点,发挥好师表作用。以便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除此。老师在课堂上、日常生活中都必须及时指出聋生错误的地方,向聋生传输正确的品质。由人和视觉媒体共同构建-的视觉情境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在培养聋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视觉情境的教学作用

1 为课堂带来直观效果

由于听力损失的影响,聋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有着正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他们的感知觉活动缺乏语言活动的参与,虽然每天也接触到很多事物,但是反映事物性质的声音信号和表达这些事物的词语往往未能同时感受到。这样,他们的感知觉活动与学习语言的活动就没有同步进行,第一信号系统(客观事物)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出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不少,但会说的不多。视觉情境可以为聋生提供一个直观了解的机会。在这里以词语的学习为例。聋人的书面语储存量非常少,而且聋人与聋人之间有着自己的语言体系,每个聋人小团体之间,对于某样事物会有特定的称谓。比如“烧卖”,Z老师班上的聋生称之为“棕色的米包子”,这是一个多么形象的比喻,可惜,这样的语言无法被正常人的社会所容纳,也同样无法被团体之外的聋人所理解,所以,必须进行词语的练习,让聋生可以分清哪些是词组,哪些是词语,并且理解这些词语词组相对应的含义。因此,利用创建的视觉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词语的效率。

2 增强聋生的记忆

聋生的记忆力表现得比较差,很多聋生在日记里都写道:“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很多东西总是记不住。”很多聋校老师也觉得聋生由于听力的残缺,导致他们的记忆力不如常人,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记忆是信息的贮存与再现,通俗地讲,就是过去经历过地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感知越全面、越系统,记忆也就越深刻。聋生感知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文字材料等抽象事物的记忆要困难得多和容易出错。然而,聋生头脑中视觉、肤觉、运动觉的表象比较多,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东西记得快、保持得也较好,并容易再现出来。

针对聋生的这个特点,可以将聋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视觉化。在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具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物、幻灯、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让耳聋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如果单纯地讲解,学生不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我们把这种植物的实物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实物去了它的叶子,了解它的茎、脚,学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聋生的记忆效果。

3 疏导思维

在笔者与聋生的接触中发现,聋生的逻辑思路不是十分清晰,他们急于把自己看到的事物、现象一气表达出来。聋生通过视觉接受大部分的外界信息,而视觉接受信息的习惯是突出重点。忽略细节。因此在聋生表达信息的时候也受到这个习惯的影响,先表达重点,对于一些细节则一带而过或者省略。这个现象不仅表现在手势语中,也同样表现在聋生的文字表达中。

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确是如此,聋生用文字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将事情的重点词语表达出来即可,甚至重复表达,或者同时表达两件事情的重点,而忽略这些词语和事情间的逻辑关系。聋生这样的文字表达方式既然是与视觉通道接受信息的习惯有关,那么也可以通过视觉的方式对聋生的思维进行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