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听什么,怎么听,你会听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听什么,怎么听,你会听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听过不少课,也被别人听过不少课,对于听课,很多人说听课也就那么回事,然后不以为然,可“听课”这只“热带雨林中的蝴蝶轻轻扇动的几下翅膀”被人忽视的时候,或许很多课堂本应刮起的那股“求知好学,积极向上的龙卷风”被扼杀在了摇篮里,且不说专业能力提升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即便是敲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应该撞的响亮吧?我们说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就是听课,具体听什么又该怎么听,如何才能真的达到最优化的老师专业成长呢?我这样认为:

我们一直在讲教学活动应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探究其源,把握重点,一个在于“人”,一个在于“材”,“人”为根本凸显价值表现可塑性,“材”为对象显示差异表现个性化,表面上教学“教”与“学”齐飞,本质上却是“可塑性”与“个性化”并存,所以整个“教”与“学”,“人”之“可塑”与“材”之“个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听课这一环节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听课讲究“听课”与“评课”,听课“听什么”侧重表现,评课“听到了什么”侧重结果,听课以“课堂”为本,评课以“听到了什么为”准,不管听课亦或评课,在根本上都与“教”与“学”的本质不谋而合,强调“听”之可塑与“评”之个性相结合。

何谓可塑,可塑即为可提升性; “听”之可塑意思是说我们在听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自身的可提升性,具体而言就是从讲课老师角度出发对比发掘自身优劣,我们举个例子:

记得有次听温文尔雅的王春艳老师讲《一株紫丁香》,接触过这篇课文的老师都清楚,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优美感人。

前面说听课讲究把握“听”之可塑,在听这堂课的过程中,我着力发现假如我听完讲王老师这堂课之后重新讲,相比自己的课堂设计,会有哪些提升呢?问题出现了,想起当初我自己讲的这堂课,虽然说自己的教学流程比较清楚,生字教学、说话、朗读、拓展等环节也都具备,学生上课也很积极投入,课堂气氛也相对较好,然而听了王老师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课堂有这很大的提升空间,自己的课阅读中只停留在表面、夸张的朗读上,那教学真可谓苍白无力。没有能够真正让学生进入学习,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朗读,从而在朗读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反复深思之后,我发现相比王老师的课,我的课存在着明显的教材把握深度不够、对学生认知不够的毛病,此后我在后来类似的课堂教学中加大了对这方面的关注力度,果然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何谓个性,个性即为差异性;“评”之个性意思就是能够在评的过程中学会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评课来时以自身独特思维视角发掘讲课老师讲课过程中的优劣,同样我们还以王老师的《一株紫丁香》为例:

在针对王老师《一株紫丁香》的评课中,虽然说王老师的设计一路走过来,虽然各个环节、各个流程清楚整齐,但给人感觉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评课时当李老师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提出“诗歌的教学应该与其它体裁的课文教学有所区别,应体现出诗歌独特的意境美和整体感”的独特性意见,我便豁然开朗:如果我再讲这堂课我一定把它设计得诗情画意点,此时李老师的意见深层次体现了“评”之个性,给人一种创新性的思考,从而深层次的将“听”之可塑中的可提升性有效的强化了,无论是对我还是王老师的日后课堂教学完善,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综上所述,结合“听”之可塑与“评”之个性,当思维在讲课老师与自己之间完成一次完美的角色转换之后,通过交流学习,通过每个老师不同的角度分析与意见整合,通过两者结合的“议课”,从而有效的发现了课堂设计的优劣所在,对于老师的专业成长提高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