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异地务工农民工储蓄行为及政策导向干预实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揭示异地务工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偏好、收入支配的偏好,以及政府政策导向对其行为偏好影响的证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70-04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Savings Behavio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Policy Orientation
WU Wen-feng ,WANG Jian-qiong
(School of Economy &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overies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preferences which include choice of banking service, revenue controlling, and evidence of government policy orientation effects on their behaviors based on a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will be advantageous to bank’s differentiated service and to the positive government policy orientation which will be a direction for the social idle capital, so that coming into bette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ffects.
Key words: rural migrant workers; savings behavior; positive policy orientation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进城务工,其主要目的就是多挣钱,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自身生活条件、投资理财的理念差异,进城务工农民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甚至高过城镇居民的储蓄水平,导致用于农业生产投资的比例逐渐下降,对这些矛盾的认知和解决,在现阶段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减缓等形势下显得更为紧迫。王曼(2005)的调研表明,北京市有大约400多万的农民工,占据了北京市人口的1/4,他们在北京的衣食住行等所有活动都将会对北京各大市场产生影响,同时他们的储蓄行为对北京以及其家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会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储蓄行为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学者也就此问题展开了相应研究,Pradeep Agrawal(2009)综述了南亚国家居民的储蓄行为及其成因,Patti J Fisher(2010)研究了储蓄动机和期限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但国外尚未有针对异地务工农民储蓄行为的研究。
1 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选择偏好及成因分析
1.1 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偏好分析
本次问卷在成都地区进行,获得有效样本268份,分别对被试者选择服务银行的偏好进行了调查,统计描述见表1。
上述统计描述表明,在随机调查的农民工中,有11.2%的人选择了建设银行接受服务,18.3%的人选择了工商银行接受服务,4.9%的人选择了中国银行,29.5%的人选择了农业银行,2.2%的人选择了交通银行,29.9%的人选择了邮储银行。其选择服务银行的分布见图1所示。
由此可见,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时,邮储银行(6)和农业银行(4)所占比例较大,表明农民工对邮储银行(6)以及农业银行(4)更为偏好。为进一步揭示农民工在选择服务银行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0: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无差异;
H1: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存在差异。
对此,本文选择了卡方检验来揭示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偏好总体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见表2。
统计检验结果P值=0.000
H0:农民工在任意两家银行间接受服务的选择偏好无差异;
H1:农民工在这两家银行间接受服务的选择偏好存在差异。
两两比较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分别选择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与其他银行、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以及交通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否意味着这些银行的服务之间存在显著的同质化呢?这为“同质化”服务的银行实现差异化服务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针对农民工在选择某些服务银行时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认为,很可能是由于各家银行的特点不同所导致,譬如说由于排队时间的长短、服务态度的好坏、办理业务的方便性等原因造成的农民工对银行的偏好存在两两的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相应题项,便于进一步分析。
1.2 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成因分析
笔者随机对268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
统计描述表明,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频率优先序依次为:网点办理业务方便、网点多、服务态度好、营业环境好、排队时间短、其他、手续费少。说明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时最看重的是该银行办理业务的方便性和其网点的多少,即银行提供服务的便捷程度;而农民工在选择服务银行时觉得最不重要的是手续费的多少,很可能是因为各家银行的手续费的额度都相差不大,而在为农民工服务的便捷程度、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差别很大。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0:农民工对服务银行偏好的原因不存在差异;
H1:农民工对服务银行偏好的原因存在差异。
本文将农民工对服务银行偏好的原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5。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P值=0.000
结果说明,农民工并不是同等地看重所有的原因,而是对其中一个及几个原因最为在乎,为了更清晰地探明农民工对各成因侧重程度的差异,本文对所有原因进行了两两比较。提出如下假设:
H0:农民工对这两个原因看重程度无差异;
H1:农民工对这两个原因看重程度有差异。
将上述7个原因两两比较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6。
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分别对1和2,1和4,1和7,2和4,2和7,3和4,3和7,4和7,5和6这几组原因的看重程度无差异,即他们对银行的排队时间短与手续费少这两个原因看重程度相当;同样地,农民工对排队时间短与营业环境好、排队时间短与其他原因、手续费少与营业环境好、手续费少与其他原因、服务态度好与营业环境好、服务态度好与其他原因、营业环境好与其他原因、办理业务方便与网点多这几组原因的看重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1.3 对银行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偏好及原因都存在差异,他们在接受服务银行时更偏好于接受农行和邮储银行,而他们偏好某银行的原因又大都集中于办理业务的方便性和网点多的特点上。这也是农民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之所在。从统计学上说,对于社会所有大众而言,他们在选择服务银行应该是无差异的;而对于农民工而言,就不是所有的银行对他们的意义都一样了。之所以邮储银行和农行能博得广大农民工的青睐,是与这两家银行的特点和优势密切相关的。
(1)邮储银行
董玉洁(2011)的研究表明,邮储银行于2008年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截至2010年10月16日,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2100个县市及主要的乡镇,4500多个网点已开办这项业务。2010年,小额贷款发放量突破1000亿元,从业务开办至2010年10月,全国累计发放贷款近400万户、金额2300多亿元,平均每笔贷款约5.9万元。因此,对于在外地自己做小买卖的农民工来说,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明显很具吸引力。
正是由于拥有大量的基层网点,邮储银行在农村发挥着其他银行无法替代的作用。邮储银行已经利用这种优势为农民们提供了许多便捷的服务,除储蓄业务之外,他们还提供汇兑、代收农村电费、电话费和电视费等服务,其中代收农电费解决了农民长期存在的实际生活问题。可见,邮储银行在农村开展了众多业务,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并且由于其他银行在农村的网点较少,因此对于外出务工且需要汇款回家的农民工而言,网点多、办理业务方便的邮储银行是他们很好的选择。
调研中也发现,邮储银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网点的窗口太少,排队太久,ATM过少等等。希望邮储银行能在保持住优势的同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2)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之一,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恩施州分行课题组(2005)的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所有金融机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资产质量低。但在县域经济中,农行的金融债权维护比其他商业银行境况要好。农业银行在县、乡镇等地也设有网点,为农民工及其家人的服务提供了便利。
另外,在政策上,农业银行无疑拥有较大优势,因此为农民工服务有了政策指引和扶持,农民工也会更加放心。农行县级网点的贷款审批权虽然额度和范围有限,但毕竟还有信贷审批权,这比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要好。二是一些县域经济内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获得了高等级信用资格,成了省级以上农行直接授信授贷对象。
农业银行目前虽然在乡镇设有网点,但是并不多,因此不够深入基层,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不健全,小额贷款力度不够,ATM数量太少。
(3)其他银行
对于其他银行,如中行、工行、交行、建行等,其共同的优势就是业务范围广,业务量大,业务品种丰富,技术先进,客户量大。但是共同的劣势就是在乡镇农村等区域设置的网点很少,有些几乎没有,而且多数在农村的网点自己没有信贷审批权,因此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较差。而且在大城市的这些银行也很少有针对农民工的产品和金融服务,并且由于客户量大,排队时间久和服务态度差也饱受诟病。
因此,本文建议这些商业银行能适当在县、乡镇等区域设置网点,并且给予一定的信贷审批权,这样农民工汇款回家家人取款或者在老家储蓄都会很便利。同时,在大中城市开发一些针对农民工的理财产品,并简化办理业务的手续和流程,方便农民工储蓄。
2 政策导向对农民工储蓄与消费行为的干预分析
不同的政策导向会对农民工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吗?对此,本文设置了以下三种政策情境,对农民工做了相应的调查。
情景1:国家将给予外来务工人员一笔额外津贴,将在一年内按月支付,每月200元,12个月合计2400元。
(1)您每月会增加[CD#5]元的消费?
(2)您会将多少额外津贴用于储蓄[CD#5]元?
情景2:如果国家改变了额外津贴的支付方式,在每年春节前当月一次性支付2400元。
(1)您会将额外津贴中的[CD#4]元用于增加消费?
(2)您会将多少额外津贴用于储蓄[CD#5]元?
(3)如果不在春节前当月支付,您预计将增加[CD#5]元消费?
情景3:如果您的津贴以一种5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发放2400元,即5年后您将收到2400元和利息。
(1)您每月会增加[CD#5]元的消费?
(2)您现在会增加[CD#5]元储蓄?
2.1 统计描述
根据268份调查问卷,本文分别对三个政策情境的消费和储蓄金额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7。
同样是2400元,但政府不同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时点对农民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
支付方式导向:在情境1中,政府分月支付的方式使得农民工大约每月增加97元用于消费,增加854元用于储蓄;情境2中,政府一次性支付2400元,使得农民工在当月的消费增加了502元,储蓄金额增加了929元;情境3中,政府将2400元及利息于远期支付,农民工预计现在每月消费会增加98元,储蓄金额增加617元。由此可见支付方式的不同导致农民工消费和储蓄行为也不同。
支付时点导向:在情境2中,笔者还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农民工在春节前夕拿到钱的当月消费即增加了502元,而在春节过后的其余月份,每月只增加了132元,这似乎说明了长、大节假日与其他时点相比,农民工更倾向于消费和储蓄。
2.2 不同支付方式下农民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分析
(1)消费行为
为了考察不同支付方式下异地务工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的本质差异,本文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此提出如下假设:
H0:μ1=μ2=μ3,即政府三种情景的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H1:μ1、μ2、μ3不全相等,即其中至少有两种情景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统计检验结果(P
(2)储蓄行为
同样地,针对三种不同支付情景。本文就储蓄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假设如下:
H0:μ1=μ2=μ3,即政府三种情景的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储蓄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H1:μ1、μ2、μ3不全相等,即其中至少有两种情景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储蓄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9。
统计检验结果(P
2.3 不同支付时点下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分析
从统计描述结果表7不难发现,情景2中的问题(1)和问题(3)在消费规模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分别为928元和132元),对此,本文设计了一个配对样本的T检验。提出如下假设:
H0:μ1=μ2,即政府支付时点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H1:μ1、μ2不相等,即政府支付时点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统计检验结果(P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消费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储蓄则是社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储蓄与消费既是一对矛盾也是经济增长动力和源泉之所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揭示了异地务工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选择偏好以及偏好成因的证据,同时,还深入比较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干预对异地务工农民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证据,为深层次地掌握农民工的储蓄与消费行为、改善银行差异化服务、制定合理的政策导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针对目前我国的金融形式,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基层服务,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实质性贡献。当前,仅靠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是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服务需要的,不仅要延伸服务层次,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比如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扶持体系;
(2)加强对异地务工农民工的专项金融产品开发,培育他们的金融理财理念;
(3)提高异地务工农民工的资金使用效率,在其务工地增加储蓄或理财投资与资金回流户籍所在地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期产生最大化的经济金融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曼.北京农民工消费与储蓄选择—基于实证基础上的理论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20(6):76-80.
[2]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恩施州分行课题组.论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银行优势发挥[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4:22-25.
[3]舒朝晖.中国储蓄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城乡居民为例[J].时代金融,2008,9:28-29.
[4]董玉洁.邮储银行的民生之路(下)[J].世界知识,2011,2:64-65.
[5]Pradeep Agrawal,Pravakar Sahoo, Ranjan Kumar Dasha. Savings Behaviour in South Asia[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9(31): 208–224.
[6] Patti J. Fisher, Catherine P Montalto. Effect of Saving Motives and Horizon on Saving Behaviors[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0(31): 9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