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区分组教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现在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班级大、学生英语基础薄,找寻教学理念与实际课堂的切合点,开展教学探究,势在必行。学区分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更注重单个学生的学习与整体学习的统一,既助推了中下学生的持续发展,又促进了优生的台阶性进步。采用4人制而非双人制或6人制,既避免了双人制班级分区基数大,学生交流、讨论范围窄,又避免6人制分组形式虽然分区基数小,但学生交流、讨论范围扩大、不利于各项活动充分开展,甚至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等局限。
关键词: 城市集中区;中学英语教学;学区分组教学;4人制
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教师在英语教学一线刻苦钻研,积极开拓,从语法翻译理论(Grammar Translation Theory)、听说理论(Audio―lingual Approach)、情景理论( Situation Method )、交际理论(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实践到“三位一体”教学法、“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应用等。这些教学理念对我们的英语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这些理念,变教法为学法?现在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班级大、学生英语基础薄,教法和学法的探究更显迫切。经调查统计,80%以上的班级学生人数在50-60之间,越是名校,越是名班,人数越多。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带来的中学入学高峰的到来,大班教学肯定还会持续一段时期。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于这些几十人的大班又怎么能有效地践行系列教学理念,实现学生人文、学科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找寻教学理念与实际课堂的切合点,开展教学探究,势在必行。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开展了“学区分组”教学法的实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既能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成绩,又能极大地激发单体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学区分组教学法要求:教学伊始,把班级分成10-15个“学区”。每“学区”容纳4个学生,即相邻的前后位。4人一组的“学区”制打破了英语传统教学中的以一个横排8人或一个纵排7-8人的分组模式。以排为单位的分组模式是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了整体学习的功能,学生集体听课、集体思考、集体阅读、集体回答,难免出现思维的差异。学生回答时,异口不同声,也没有矫正和思考的机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知识的输入成为单向输入。教师成为灌输的机器,学生成了呆板的“容器”,永远成不了“发动机”。学生缺乏学习的灵活性及能动性。老师讲多少,他们就要自己记多少,会多少,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久而久之,书本成了负担,课业成为累赘,厌学、弃学思想日益严重。再加上教师的粗涉:必须记什么,必须背什么,必须会什么等,剥夺了学生的天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学区分组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特点。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指出:语言存在于言语中,要从言语材料中找出语言的层次结构。语言是有声的,学习外语必须学听和说,在听说的基础上有效地学习读和写。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高度的条件反应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刺激――反应――强化”三个要素上。因此,外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模仿和操作,大量实践来养成新的语言习惯。社会语言学则提出:学生应在一定的情景呈现中进行结构练习和交际活动。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和语言练习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一系列交流、讨论和研究,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对输入信息的有效接收。而学生在学习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和研究中,充分展现自我,在愉快的语言情境中激发语言学习的热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单体接受教学内容,又能对所教内容进行操练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每个学生都会自觉地投入到语言的接受中,感受到小组的一分子的喜悦。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反应、争问抢答,培养了深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我能动性。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竞争活动,培养了竞争意识,树立了竞争观念。以组为单位的竞争机制,使得小组成员不得不加强团结与协作,对输出信息进行归纳、筛选、补充。再从正确的结论中分享知识获得快乐,培养了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学区分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达到立体教学的效果,整体提高了学习成绩,保证了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学区分组教学法采用4人制而非双人制或6人制,避免了双人制班级分区基数大,学生交流、讨论的范围窄,达不到分区教学的目的,而6人制分组形式虽然分区基数小,但学生交流、讨论的范围扩大、不利于各项活动充分开展,甚至影响课堂教学进程。
学区分组教学法的分组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一、上、中、下成绩结合原则
任何一个班级总是有上、中、下成绩之分。在小组分组时,要把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均衡,这样,在小组活动中,成绩上的学生带动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使得优生在与中、下等成绩的学生的交流中补充不足,接触新思维、开拓新思路,体验协作学习的乐趣;中、下等成绩学生在与优生交流中掌握学习技巧,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完善知识结构,吸取营养信息。
二、性格差异合理搭配原则
一个班级里学生性格千差万别:有的好动而活跃;有的好静而沉稳;有的贪玩,有的好学;有的表现欲强烈,有的含蓄不露等等。在学区分组时,注意使性格不同的同学合理搭配在一个小组中,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与交往中,建立良好的感情,互相补充气质,借鉴学习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只有具备完善的性格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丰富中学生活,才能在今后人生发展中,学会与人相处,适应社会。
三、单科成绩与综合成绩兼顾原则
中学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思想和方向。任何一门学科的偏废,都会在现在和今后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学区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科成绩,尽量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互相补差补缺,达到各科均衡发展。
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原则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性格、意志、情绪和理想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作用;这些因素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参差不齐。在分组教学时,要统一调配这些因素,使之有效组合,共同作用,达到逐步提高学习素养,提高学业自信心。
4人为一组的学区分组方式不仅在英语大班教学中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在小班教学、其他学科教学及班级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充分展现其巨大的潜能。4人一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互相切磋、交流、共同提高;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爱护、鼓励,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的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素质教育的“共同发展”、“不让一人掉队”的原则在学区分组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学区分组教学法”理论来自于“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和“交际法”,它和分排、分组教学方式都是英语教学的方式之一,只是学区分组更注重单个学生的学习与整体学习的统一,既助推了中下学生的持续发展,又促进了优生的台阶性进步。而且,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阳光、大气、探究、协作等优秀生命品质。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完美生成,也是我们教与学共同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