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概括评价了当前错误记忆的几种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基于实验室情境的对单词和事件研究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和基于日常生活错误记忆研究的想象膨胀范式。

【关键词】集中联想 无意识知觉 误导信息 想象

对错误记忆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词和对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但近期,众多研究者将研究的关注于一个新的错误记忆的研究领域――想象膨胀。与DRM范式相比,想象膨胀有更高的生态学效度。

一、对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一)联想研究范式

集中联想范式也称DRM范式,该范式的经典实验过程包括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学习阶段让被试学习某些具有关联性的词,这些词称为学习词,它们与一个关联词(也称关键诱饵)相关联。关键诱饵在学习阶段不出现,在测验阶段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被试表现出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回忆或错误再认。此项研究将学习―自由回忆扩展为学习―回忆―再认,并最终形成DRM研究范式。在DRM范式中存在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记忆是有关联的,如果两个事件有语义相关 ,那么加工一个事件的同时就会激活另一个事件。

Hintzman(1988)向被试呈现一个包含熟悉名词的多种类别的词表,每个类别中含有1个、3个或5个范例,在学习中随机呈现。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发现 ,被试对于学过范例的再认要高于对未学过的相关范例的错误再认,但正确和错误再认均随着学习过程中同一类别范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Seamon等(2000)在其研究中将同一类别中的各个范例按照从高频到低频排列,同时考察了对图片和单词的错误记忆,结果发现被试对高频范例的错误再认要高于低频范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形式的学习当,被试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一个类别的多个范例后,都可以错误地再认出未呈现过的类别范例。

(二)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

Jacoby和 Whitehouse (1989)使用特定的实验程序观察到了在无意识知觉影响下发生的错误再认现象。在实验中先向被试呈现由一系列单词组成的学习词表,并告之随后将进行再认测验让其判断每个测验词是否先前在词表中呈现过。在词表再认测验阶段,每个测验词呈现之前先以短暂的时间闪现一个背景词,并在视觉上对它进行掩蔽以防止被试看到,还区分了两种呈现时间条件:有意知觉和无意识知觉条件。结果发现,背景词对测验词的影响依赖于背景词的呈现时间长短,当背景词的呈现时间较短时,一个没学过的测验词在匹配背景下比在不匹配背景下更有可能被给出“旧的”反应;而当背景词呈现时间较长时,则出现相反的效应。

二、对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一)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Loftus向我们提供了在实验室中对另一种类型的错误记忆(即人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进行研究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误导信息干扰范式。该范式的一般程序为:先让被试观看关于某事件的录像或幻灯片,然后向其提供含有误导信息的关于该事件的其他描述或问题,在一段时间间隔后:要求被试根据记忆回答一些问题,最后对被试回答的准确性和自信水平进行分析。

(二) Kassin - Kiechel研究范式

Kassin 和 Kiechel (1996)提出了KK范式,主要研究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记忆是否会受到外在信息的干扰。该研究中有三个重要的方面:社会依从对于人们是否承认其做过某事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被试对细节的虚构表明他们的记忆被改变了,在错误记忆的形成中,社会压力具有一定作用(这是在前几种范式中过没有考察过的机制) 。

三、想象膨胀的研究范式

Garry,Manning,Loftus 和 Sherman 最早提出了想象膨胀这一概念。想象膨胀是源自于生活的一种错误记忆现象,它是指个体通过对童年生活事件的想象,会增加这些事件确实发生过的信心。想象膨胀范式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随后许多研究者都运用此范式对自传体记忆、近期记忆以及简单行为记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想象膨胀的研究范式是典型的实验前后设计,其经典范式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供给被试一份列有多项童年事件的生活事件清单,要求被试判断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每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采用等级量表来评分)。至少间隔两周后,被试进行第二阶段实验――想象清单中的某些事件。第三阶段:要求被试再次填写生活事件清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特别指明是否要完全按照第一次填写。实验主要根据想象事件发生过的可能性评分值的前后变化,来分析想象膨胀。

目前关于想象膨胀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两种,源检测框架理论和熟悉感归因理论,二者对想象膨胀产生机制的解释有明显不同的侧重点:前者注重细节记忆特征的错误归因,后者侧重整体熟悉感的错误归因。

研究者多次复制想象膨胀,并引发了相当多的附加研究,包括对想象膨胀影响因素和特征的探讨。通过采用想象膨胀范式的多种变式和控制各种不同的实验变量考察了多种影响因素,发现被试的个体差异、想象次数和程度以及想象事件的熟悉程度和难易程度等都会对想象膨胀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从 Garry(1996)等提出的想象膨胀范式以来,许多的研究者都运用此范式对自传体记忆、近期记忆以及简单行为记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外对想象膨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用自传体记忆来复制与验证想象膨胀效应;第二,对简单行为的想象膨胀研究;第三,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第四,想象膨胀的特征及其内在机制。

想象膨胀是错误记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关于想象膨胀效应的研究目前还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存在的内部机制,理论的完善等等方面,均存在疑问,均值得我们探讨。想象膨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研究,摆脱了实验室研究脱离实际的尴尬,真正步入人们的真实生活,极大地推动了日益高涨的日常生活错误记忆研究。由于研究取向、方法以及研究材料都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因而所解释的记忆现象和记忆规律不仅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记忆,而且在商业、法律、教育等诸多领域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1]杜建政,杨治良. 当前记忆错觉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 心理学动态,1998(3):19-22.

[2]杨治良,郭力平,王沛,陈宁. 记忆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91.

[3]郭秀艳,周楚,周梅花. 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应用心理学,2004,10(1):3-8.

[4]周楚,杨治良.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 心理科学,2004,27(4):909-912.

[5]李林,郭晓蓉,杨靖. 错误记忆中的新领域――想象膨胀. 心理科学,2005,28(1):138-142.

[6]杨淑云. 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 河南大学,2006.

[7]钱帛. 想象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8]Sharman S.J.,Garry M.,Beuke C.J. Imagination or exposure causes imagination infl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117(2):157-168.

[9]Garry M,Sharman S.J,Wade K.A,Hunt M.J,Smith P.J. Imagination inflation is a fact. not an artifact:A reply to Pezdek and Eddy, Memory & Cognition, 2001,29(5):719-729.

[10]Hyman,Billing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 Creation of False childhood Memories. Memory,1998(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