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作物品种纯度检验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作物品种纯度检验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农作物品种纯度检验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为农作物品种纯度检验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纯度;检验;误差;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S33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051-01

众所周知,种子高产的基础除物质投入和自然条件外,最重要的是种子质量。而种子质量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千粒重等,其中以品种纯度与产量因素关系最大。所以评价种子质量时,都把纯度指标作为主要依据[1-2]。因此,科学准确地做好品种纯度检验是正确评价种子质量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

1 目前品种纯度检验方法及误差分析

种子纯度在目前种子检验中是相当难的问题,国内外对纯度鉴定尚没有一个较为理想可靠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品种纯度的检验主要以田间检验为主,其次是室内检验,在开具种子质量合格证时,往往以田间检验纯度为主[3]。根据理论和实践,此种纯度鉴定方法还很不完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误差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1)当代检验误差。因为当代检验只能看到性状的表现型(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看不到遗传的异质性,即在表现型里面有潜在的性状查不出来。当代性状的检验,同生产的下一代检验差距很大。从当代来看,种子的质量标准化水平很高,而从下一代来看标准化的水平就相当有差距。据试验,玉米、高粱的杂交制种田,当代田间检验杂株率一般在0.2%左右,而在F1代进行纯度检验时,杂株率则达7%~12%(其中自交苗占10%)。造成杂株率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异质性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田间去杂、去雄不及时。所以这样检验的结果,造成当代检验出现一定的误差。

(2)检验人员在抽检时很难掌握田间的全部情况。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间。检验员到田间检验仅有3~5次而已,常常是检验员到田间,杂株已经除净,但在这以前或以后杂株或母本已窜粉,不纯的因素已经潜在种子之中,造成评价种子时的误差,形成弊端。

(3)抽样误差。无论是田间检验的取样,还是进行室内检验的扦样,都有误差存在,这种抽样误差主要产生于4个技术环节,即检验单位大小的划分,抽取样品数目多少的确定以及抽样比例和抽样方法。据笔者对100袋种子扦取5袋和30袋进行检验,前后结果相差约30倍。

(4)认识误差。不同的知识层次,不同的专业化训练水平,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造成确定纯度标准时一眼看高一眼看低,出现误差。

用当代检验来推断下一代种子的纯度,必须有相当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因为当代影响纯度的因素很多,所以单凭当代检验结果评定纯度等级,并不能反映一个品种的真实纯度。

2 提高品种纯度检验准确性的措施

(1)控制种子的繁殖世代。种子在繁殖过程中,除机械混杂可以人为的避免以外,异交作物花粉侵染是不可避免的,就是自花授粉作物也有一定的异交率。由于繁殖世代的增加,这种生物学的混杂代代积累是造成种子严重混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给纯度检验造成了困难[4]。许多人认为,两杂种子繁殖时设置安全隔离区就可解决混杂问题,但据科研部门和笔者试验,高粱制种设置400 m隔离区,其天然杂株率为0.28%,玉米制种设置500 m空间隔离区,杂交结实率为5.8%。如果多代繁殖,势必增加混杂的因素,所以生物混杂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母本或杂株在种子田里散粉,则直接影响种子纯度。因此,减少种子繁殖世代,以高标准原种为基础,实行高倍繁殖,一年繁、两年用是提高品种纯度和检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2)坚持搞好当代性状的检验。在品种的典型性检验中,应以品种质量性状为重点进行检验。主要质量性状发生变异要列为变异株。并在开花授粉前除掉,除掉的程度作为定级的重要参考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繁殖、制种田田间的回交株和变异株是很难区分的。似是而非的类型,造成纯度检验判断上的困难。此种情况下,要承认株间、系间微小差异的存在。同时,同一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也不尽一致。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只能引起表现型的某些变化,但不能引起基因型的变化。即品种的遗传本质很纯,环境不同造成表现型的一定差异。因而,当代的检验,不能在数量性状上要求过死过严,在一块繁殖田间,只要具备某一品种的真实性,某一个与产量关系不大的数量性状(如株高),就可以按田间绝大多数的植株表现性状为标准,来确定品种纯度和种子的使用价值[5]。

(3)搞好繁(制)种技术的检验。从整地播种到收获脱粒各个环节中,检验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和熟悉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繁育技术以及田间记录,进而进行监督和检查。特别是影响种子质量的关键性措施,像杂交制种和亲本田花期相遇情况,去雄去杂的时间、次数、繁种单位的质检结果、生育情况等。另外,对种子的收获脱粒、贮藏等环节也要特别注意。

(4)建立种子纯度鉴定田,搞好F1代的种植鉴定。种子收获后销售前,要对种子进行统一抽样编号。在海南或在当地建温室或塑料大棚进行种植鉴定。然后结合当代田间检验结果及有关因素,综合评定品种纯度。

(5)提高检验人员业务素质。检验人员要深入研究种子理论和检测手段,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检验准确性。

(6)建立种子检验标准化体系。根据不同需要配齐检验必备仪器设备,制定种子标准鉴定图谱,如染色图谱、品种形态图谱、生化指标图谱(电泳图谱),制作保存各类种子标本,供检验人员参考,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权威性。

(7)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田间检验或室内检验,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同一种子田中,取点要均匀,抽样要一致,使每个小样在平均样品中占有相同的比例。

3 参考文献

[1] 陈芳芳,陈青,王惠英,等.作物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科技,2007(2):13-16.

[2] 丁锐学,胡军祥.SSR技术在作物品种纯度和真伪检验中的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08(6):98.

[3] KELLAF,丁效华.农作物品种纯度的测定[J].种子科技,1993(5):42-44.

[4] 颜廷进,孙长明.农作物品种纯度鉴定技术的发展[J].山东电大学报,1998(1):14-17.

[5] 蒋昌华,王和勇,翟志扬,等.作物种子纯度常规检验方法及其评述[J].种子世界,2000(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