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门萨那古城与中国平遥古城比较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门萨那古城与中国平遥古城比较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世界遗产是指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萨那古城作为伊斯兰建筑的典型代表,于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作为我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城镇,是明清县城的杰出范例。虽然两座古城所属的文化环境不同,但都展现了过去某一时期的整个城市风貌,特别是两座古城内保留的大量传统民居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价值。通过与萨那古城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历史城市保护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萨那古城;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伊斯兰建筑;民居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4-57(6)

萨那作为也门首都距今已有2 500年的历史,被誉为“阿拉伯明珠”,是伊斯兰教重要的传播中心。历史上,萨那先后受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经自然或人为灾难多次毁坏并多次重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也门现代化发展,萨那古城再次面临保护危机,在也门政府的请求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发起萨那古城保护行动。经过大量保护和修复工作,萨那古城焕然一新,并于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目前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城,也是目前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遗产成功的古县城。随着现代化发展,目前两座古城都面临着如何保护的难题。由于两座古城有着相似的建筑和历史文化特征,因而有许多方面可以互相借鉴。

1 萨那古城与平遥古城的地理历史概述

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南部,境内多高原山地,整体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萨那古城位于中部高原地区高山之间的一个盆地里,萨那城周边的地势由东向西倾斜,萨那古城位于现今萨那市区的东部。

萨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的萨巴王国,当时萨巴王国控制着阿拉伯半岛南部的贸易通道,萨那就位于高原地区的盆地里,扼守着通往北方的贸易路线,萨巴人在此修建要塞并逐渐发展起来,“萨那(Sana'a)”在古代阿拉伯语中有“非常坚固”的意思。2世纪末期,希米叶尔人萨巴王国建立了希米叶尔王国 ,他们在萨那城堡的西面修建了雄伟的古丹宫(ghumdan),萨那逐渐成为阿拉伯半岛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平遥在上古时期称作“古陶”,原址在今平遥乔头村,西周时期为防范猃狁族在平遥(今平遥古城南军寨村)设立大军前营,双方百姓来此贸易而形成集贸市场。北魏时平遥因避北魏大武帝拓拔焘名讳,改名为“平遥”。明洪武三年(1370)在旧城垣基础上重筑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看到的砖城。平遥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贸易集散地,特别是在清代中期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2 萨那古城与平遥古城的民居特点比较

民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为“官署、宫殿以外的民用建筑”,能够反映出所在地区的建筑特色及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萨那古城和平遥古城比较,两座古城内的民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历史性

萨那古城内现存有6 500多间塔屋,大多数修建于11世纪前,直到今天很还有人在居住。古城内中世纪时期修建的道路和街区依然保持原有的风貌。除塔屋以外,古城内的集市,商旅客栈,浴室等建筑在历经数百年后仍发挥着最初建造时的功用。

平遥古城现有的城墙及城内建筑均保持着明清时期风貌。清代中叶平遥票号得到极大发展,古城之内集聚了大量当时富商、地主建造的豪华宅院,这些宅院保存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2.2 整体性

萨那古城由多个街区组成,每个街区有着类似的空间结构,但是在大小和形状上存在差异,每个街区内的建筑按照功能分为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古城内密集的道路网把不同的街区连接在一起,同一个街区也被道路分割成很多部分,每个部分与集市、清真寺等公共场所通过道路相连接。这些道路通常被设计得很窄,人们可以在通向公共场所的道路上进行各种聚会和社交活动。每个街区里都有几座清真寺,通常街区就以区域内最大的清真寺命名。有些大的街区又会分成若干个小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均围绕公共建筑修建。

平遥古城内,古城墙、古民居、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等各类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这种古代左文右武的封建礼制格局;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地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古城内拥有3 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平遥古城的所有这些特征,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发展中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2.3 多样性

萨那古城里最普遍也最具特色的就是塔屋。塔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大宏伟。塔屋最大的特色是“红石房,也门窗”,建筑材料一般采用青石、白石或红石,再以石膏装饰。阿拉伯著名地理学家伊本·鲁斯塔(Ibn Rustah) 有过相关记载:“大多数房屋是用石膏、粘土砖和对称的石头修建或装饰。”塔屋的外部装饰也各具特色,墙面上每隔一层有一排装饰过的石砖,每一层的花纹各不相同。也门窗是萨那传统房屋上最美丽的元素,每座塔屋上的窗户样式都不止一种。通常窗户的下面是由一个或几个大的石膏做成的百叶窗,上面是一个石膏做的半圆形窗楣,窗楣上雕刻着各种装饰图案,窗户之间和窗楣的镂空部分镶嵌着彩色玻璃。

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青灰色古砖砌成,高达7~8m,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 筑有花坛,置大鱼缸及花盆。平遥传统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的垂花门,连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门窗均为木樘木棂,大多花纹繁巧,且图纹案各异。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甚至三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雕刻有彩画。有些室内墙裙上也有壁画,更有讲究的人家还用浅刻石雕做护壁。沿街巷的宅门特别讲究,门顶形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大门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覆蔚”等字,寓意深远。

2.4 实用性

萨那古城由于阿拉伯半岛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当地人在建造房屋时不仅要考虑持久坚固,还注重实用性。塔屋高层设计能够满足当地人频繁的社会交流需要,既方便了房屋向各个方向的联系,也保护了居民的生活隐私。传统塔屋的垂直设计还体现了明显的生物气候优势,高层设计有利于顶层房间的采光,厚重的外墙在冬季可以抵御严寒,夏季则可以阻挡酷热。传统塔屋的垂直设计有利于房屋内部的空气上下流通,需要保持低温的储藏室和工作间位于底层,起居室则位于上层。平遥传统民居在二进或三进院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功能需求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出现了其他形式:(1)前店后寝式,这是沿繁华街道建筑的店铺商号,四合院的倒座作为店铺,一进院作为经营管理和接待的场所,二进院作为住宅及贮藏室,这些宅院前是商业街,后门接巷道。(2)中端过厅式,是在大宅院中轴线中端设立过厅,为会客及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3)并联院落式,这是大户将几个三进院或多进院横向并联,组成一个超大院落。(4)一进院式,这是一些小户人家受用地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建成的相对简陋的宅院。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砖券式锢窑,墙体厚达1.5m。这种锢窑墙体及屋顶厚,室内顶部呈圆拱形,隔热保暖好,冬暖夏凉,适合居住。

3 萨那古城与平遥古城内的民居面临的问题

3.1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近代伊玛目叶海亚统治时期也门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萨那古城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项目十分落后,1962年也门共和国建立时,古城内没有任何现代基础设施,很多住宅区和商业区十分破旧。由于古城人口增多和城市发展,城内落后的排水系统无法满足需求,大量污水沿街排放,致使两边建筑的房基受到严重侵蚀,这严重影响了传统建筑寿命。

平遥古城也面临着城市基础设施简陋的重大难题,由此引发了城内居住环境的“脏、乱、差”。1999年的数据显示,平遥古城内有65.28%的道路为土路,给排水设施严重缺乏,雨污合流,50%的居民靠集中供水点取水,水源严重不足,主要街道上的水泥电杆严重影响了历史街道的景观。古城内至今还没有供暖系统,冬季居民们多使用柴火和煤取暖。

3.2 城区人口负载过重

1962年也门共和国建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萨那寻求工作,这使得萨那城区人口呈爆炸式增长。根据当地统计显示,1934年萨那古城人口仅为18 000人,1972年则迅速增加到91 795人。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城市的迅速扩张,萨那的城区面积已由1962年的100hm2扩展到现在的3 000hm2,增加了近30倍。

人口过多给平遥古城的文物保护带来巨大压力,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时,面积仅有2.25km2的古城里有5.5万常住人口,其人口密度甚至高过北京和上海。

3.3 当地居民保护意识不强,传统建筑损坏严重

萨那古城内很多居民因为诸多不便而陆续搬出古城,将房子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或外国人,由于租金十分低廉,无法支付维护费用,房屋日益破败。另外,随着萨那的经济日益发展,当地居民引入了各种现代建筑工艺,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不仅与旁边的传统建筑显得不协调,还会对传统建筑材料造成危害。

平遥古城内的民居按所有权可分为公有、私有和公私混三种类型。公有和公私混占多数,私有占少数。私房由于属于私人财产,一般保存相对较好,公房房屋由于住户多,居住拥挤,搭建严重;房管所长期执行的低房租也不足以养房,房屋漏淋破损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古城风貌。

4 萨那古城和平遥古城的民居保护措施对比

4.1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萨那古城保护行动首先解决的问题包括古城区的排水系统、交通堵塞及公共设施不足等,也包括整治一些不美观而且不利于古城保护的现代化项目。也门政府已拨款1 100万美元,安装和改善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并计划在城区的大街小巷铺设黑色的玄武岩和白色的石灰岩。为了改善交通阻塞的现状,也门政府对过去混乱的公共集市进行大力改造,拓宽道路的同时增加了停车位,使车辆的进出更便捷。传统社区内修建了画廊和工艺品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使很多传统工艺得以继承下去。

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2004年平遥县先是对古城内30余条中小街巷实施了消防安全及基础设施改造。2006年《平遥古城市政管网综合规划》编制完成后,平遥县政府计划对古城内80余条重点街巷进行市政管网综合改造,改造内容涉及电力、通信、广电、移动、供水、消防、排水、供热、天然气等管网工程及路面改造。到2007年已完成改造长度4 950m,改造面积2.4万m2。由于历史性“欠帐”较多,古城内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城内电力、电信、电视线路等纵横交错,与古城风貌很不协调。

4.2 控制古城区人口,发展新城区

萨那城市主要沿着城区向外的道路辐射扩张。如图(图1)所示,通向荷台达的道路从萨那老城出发,把荷台达与萨那联系起来,这条街现已成为行政金融活动的中心区域,很多重要的政府或商业建筑都在这条街上。通向瓦迪的道路将市区与郊区机场联系在一起。通向环形路跟通向荷台达的道路一样,是政府部门和各种商业活动的聚居区。通向塔兹的道路两边主要是一些普通旅社和商店。通向哈达的道路,周边主要是一些休闲场所和商业区,也有一些政府部门跟使馆建筑设在这里。通向沙特的道路两边主要是文教区,主要包括新建的萨那大学主校区和一所医学院,还有一所科技大学和单独的学生公寓。

1997年平遥古城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平遥县为解决城内人口问题开始规划向外搬迁。1997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

4.3 鼓励支持居民保护和修缮传统民居

1986年萨那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也门历史古城保护组织GOPHCY(General Organiza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Cities of Yemen)对萨那古城进行了全面调查,统计显示古城存在1 800处问题,有300处属于亟待解决的。萨那政府还鼓励房主在也门历史古城保护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对房屋进行翻修,并在翻修中使用传统材料和建筑工艺。那些被遗弃的老房子被改造成宾馆、文化中心和私人住宅,焕发了新的生机。经过政府和私人的共同努力,萨那的建筑保护初具成果,除改善了古城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很多居民还自觉行动起来保护周边的传统建筑。

目前平遥古城内的民居主要用作住宅和商业性铺面。商业性铺面是沿主要街道的民居利用其倒座开办的,此外还有如下几种利用形式:(1)民居旅游,如侯殿元旧居及南大街传统小吃店;(2)博物馆,如日升昌票号旧址已开辟为日升昌票号博物馆;(3)展览馆,如百川通票号旧址开辟为古家私展览馆;(4)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5)手工艺作坊。

平遥古城采取居民自行维修、政府出钱补贴的办法,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城内传统民居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补助的适用对象是古城内产权明晰、居住性质的传统民居,申请修缮保护的传统民居经审核通过后,相关设计单位为民居的修缮进行总体规划。修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由平遥县政府、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和产权人三方共同承担。其中,县政府和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的补助资金占到修缮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二。

4.4 加强相关立法,规范具体保护行动

1998年也门政府制定了《也门建筑规则》,该规则将建筑分为8类,共77条,其中第三类第三章专门规定了要保护城市和建筑原貌,原文如下:也门每个城市或地区在具体建筑规划中,必须要保持传统建筑的原貌和装饰,即在不改变建筑本身的前提下,精良保持原有城市景观。在建筑过程中要遵循建筑规则,要求规范设计并注重考虑传统工艺特色。

1998年11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这是第一个针对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立法。根据此条例,平遥先后出台了《平遥县城总体规划》、《平遥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管理办法》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方案和规章,促进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

5 结语

萨那古城跟与平遥古城,从文化背景上讲,一个属于伊斯兰文化,一个属于汉文化;从城市规模上讲,一个是也门首都,一个是山西县城;从建筑特点上讲,一个是阿拉伯石头建筑,一个是中国传统木质建筑。尽管两座古城存在这些差异,却同为世界遗产名城。通过对两座古城民居保护的比较,我们可以从萨那古城的保护行动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保留古城文化传统。萨那古城在保留整体原貌的同时,城内的传统也延续下来,古城内居民依旧保持过去的风貌和生活方式,穿着民族服饰,依照传统风俗参加礼拜或集会。平遥古城虽然也在每年的六月举办盛大的古城文化节,但其商业气息过于浓厚。若深入挖掘平遥古城内在的晋商文化、儒家文化,可使传统文化活动真实贴切。

其次,解决保护资金问题。也门经济极度落后,萨那古城保护行动的资金主要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基金会的援助,通过保护行动提升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平遥新城建设、古城搬迁和改造的费用需要20多亿元,而平遥全县2009年的财政收入只有7.3亿元,严重局限了整个保护行动。为此平遥县政府一方面拓展融资渠道,如拍卖招商、吸收国家银行优惠贷款、设立基金会等;另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鼓励和帮助低收入群体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最后,保护过程中要吸收外部力量。20世纪80年代初,无力保护萨那古城的也门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求助,教科文组织随即组织大量专家学者参与萨那保护行动,一方面为也门政府提供了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当地人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平遥县作为一座普通县城,在资金和技术经验上都存在不足,无力负担整个古城保护,因此应当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总之,平遥古城的保护任重而道远,当地政府应不断努力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对于世界遗产而言,保护好每一座传统建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要让当地人们认识到努力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份财富,这才是世界遗产保护的根本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希提.阿拉伯通史[M].北京:世界出版社,2008.

[2] 郭宝华.中东国家通史[M].北京:务印书馆,2004.

[3] 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国旅游出版社,2003.

[4]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 刘家明,陶伟,郭英之.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案例[J].地理研究,2000,(9):264-267.

[6] 崔凤君,蒙吉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J].人文地理,1999,(2):6-10.

[7] 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J].城市规划,1999,(10):50-53.

[9] Lewcock, Ronald B. The Old Walled City of Sana'a[M].Paris: UNESCO, 1986.

[10] Yasser Elsheshtawy.planning Middle Eastern Cities[M].London: Routledge,2004.

[11] Lewcock, Ronald B. The Campaign to Preserve the Old City of Sana'a.[R].Paris: UNESCO, 1986.

[12] Gunter Zeug,Sandra Eckert. Population Growth and Its Expression in Spatial Built-up Patterns [J].The Sana’a.Yemen Case Study 2010,(6):45-49.

[13] Michele,Lamprakos. Rethinking Cultural Heritage: Lessons from Sana'a, Yemen[R].Cambridge: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