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有关后进生的教育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有关后进生的教育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们通常把班级中品德和学业两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的学生称之为后进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让这些学生也得到发展是教师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成因;对策

我们通常把班级中品德和学业两方面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称之为后进生,他们对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让后进生得到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后进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1.智力因素方面。有些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稍微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在学习上感到吃力或明显赶不上。尽管学习态度较端正,但多次努力,成绩却不见起色。这类后进生容易对学习产生恐惧。

2.行为习惯方面。有些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正常,能迅速接受新的概念。虽然学习态度端正,但他们行为习惯差,缺乏自控能力和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致使学习效果不明显,成绩徘徊不前。这类后进生容易对学习产生焦虑。

3.思想品德方面。顾名思义,就是思想表现较差、不良习惯较多、虽经教育但收效甚微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纪律观念淡薄、行为放任,心理波动较大,情感淡漠甚至心理扭曲。

二、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1.学校教育方面。当今我国的教育并未彻底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来,致使部分教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沦为后进生。另外,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直接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

2.家庭教育方面。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致使有的学生埋头苦学而不注重思想品德修养。另一方面,家长教不得法,娇严失当。再一方面,由于家长自身不完善,导致子女对生活失望,对学习淡漠,不思进取。

3.社会教育方面。在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中,仍存在着一些“不洁净”的因素,这种社会错误导向直接影响着后进生。还有社会不良风气,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不高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道路下滑而成为后进生。

4.学生自身方面。学生自身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没有养成进取精神,对学校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自甘堕落。

三、后进生的教育对策

1.培养师生情谊,消除后进生的对立情绪。爱心教育是转化后进生的首要环节。后进生因为品德和学业不好而遭歧视、冷遇,他们缺乏关心、帮助,往往有意无意地拉开自己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从学习、生活、家庭情况等方面了解、关心后进生,并尽可能利用集体力量帮助他们,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建立起深厚的同学间和师生间的情谊,使他们在多方面都得到“感化”。教师只有对后进生多倾注一片爱心,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偏爱”后进生。后进生往往偏激固执,逆反心理强,如果我们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全班每位学生,在尊重他们人格和权利、意愿和情感的基础上,真诚地“偏爱”后进生,就能很好地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实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使后进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只要真诚“偏爱”后进生,必然会取好的教育效果。

3.在信任的基础上安排后进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安排后进生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体现出教师的期望和信任,往往能使他们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和同学信任程度加强。慢慢地,他们体会到肩上的责任,从而学会自律,由“后进”变“先进”,提升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和价值。

4.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用其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是在后进生身上,也有某方面的特长和优点。因此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知识水平、不同个性的后进生,教师必须全面研究他们的优缺点,因材施教,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展示舞台,让他们解决不同问题,发挥各自所长,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个人都能为班级增光添彩。教育实践证明,只要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认真分析个体差异,挖掘优点,他们就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5.因人制宜,对“症”施教。根据后进生不同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育转化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聪明灵活但又贪玩好动的“顽皮型”后进生,应以疏导、迁移的方法,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对于偏激固执、刚愎自负型的后进生,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地看待自己,从而引导他们从偏激的死角里走出来;对自暴自弃、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的自卑型后进生,要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和信心,不断向他人学习,逐步消除其自卑心理,形成自强自信的健康心理品质。

6.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要彻底矫正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有效地形成和巩固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作为合力穿引者的教师必须做到勤家访,对后进生做长期的跟踪、引导和教育;必须做好笔录和总结,不断改进教育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确保教育效果;必须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未成年人,为他们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光清.爱心献给后进生[J].辽宁教育,1999(6).

[2]倪先聘,徐贵申.浅谈后进生转化[J].河北教育,2005(18).